关键字
文章内容
深思:有些人三十岁就死了,到八十岁才埋。
 
 
修改时间:[2018/07/21 01:07]    阅读次数:[524]    发表者:[起缘]
 

   有些人三十岁就死了,到八十岁才埋

   《七十七天》这部电影上映我就看了,今天又重温了一遍,我很喜欢里面的画面,也很钦佩杨柳松的坚韧和执着。上面这句话就是他说的,第一次听了很激动,今天再重温又看到这个画面,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整个电影的分都被拉低了。

   从小我们就学*坚强和执着,小学课文《海燕》里就写到“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由此人人都励志向海燕学*,这是对的。

   努力奋斗 / 坚韧不屈

   但是一位中年男人,将自己的这股子韧劲和生命寄托在一份兴趣爱好上我就觉得不妥当了,我没仔细去了解杨柳松的人物背景,不知道他有没有家庭责任或者工作需要承担,从整个电影情节中不难看出他其实经济是比较窘迫的,而且他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很缺乏技巧和专业度,只是出于一些求生本能或是拼命精神再加些运气,所以我觉得他应该只是一位徒步发烧友或者冒险者。

   在某些意义上我钦佩他,也很羡慕他,一个人穿越羌塘无人区,8次遇狼,5次遇熊,与孤独和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很男人的创造了77天无外援、无补给活着走出全球最大无人区的奇迹。可想那种高傲的飞翔感比海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三十岁就死了,到八十岁才埋
  
   其实,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也考虑过去挑战罗布泊来证明生命的存在,还特意买了台越野车,并且学*各种野外生存技能,也深深被罗布泊的神秘故事吸引。

   准备中,儿子出生了,我停了下来;工作忙碌了,我停了下来。不停在心里左右自己“万一没走出来,死了怎么办?得加把劲给儿子多留些”。

   有一天在新闻里看到罗布泊开发了全球最大的盐碱基地,心都凉了,还借着这个不快和朋友喝了一顿大酒。

   后来又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自驾西藏去看看珠峰。

   还是缺乏勇气,也许是害怕孤独,没敢一个人上路。这也是我很佩服那些孤身徒步者的原因。在朋友圈寻觅了一圈也没有人响应我,理由大多都是工作忙、家里有事什么的。拒绝中我也意识到很多,我和大家没什么不同,所有人的顾忌和压力也是我的顾忌和压力。渐渐劲也过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轻而易举的将我那颗躁动的心从川藏线上拉了回来。

   如今,我想去云南定居

   洱海边或者某个小山村,在风景间弄个小院,种花养狗、琴棋书画,用安逸了却此生。那时候可能就会自驾西藏了,因为真的很近很闲。

   目前,我只能执着于生活与未来

   我只为家里的一切顺顺利利而努力,只为儿女们有一天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而打拼。也许有一天儿子和朋友们在我的风景小院中集结要去自驾穿越,我也屁颠屁颠想上车,儿子却对我说“爸你就别去了,都这把岁数了,不安全”。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问

   三十岁的时候我已经死了吗?

   如果时光倒流,其实也不用倒流。如果我现在放下一切,孤身一人冲进茫茫戈壁或者驱车荒漠,难道一定走不出来吗?

   如果走出来了,在分享风景照片和说起历险故事时,我也许是儿子心里的英雄,他肯定会要求带我拍的照片去幼儿园给同学看。

   如果没走出来,我就实实在在是一位自以为是、不负责任、贪玩任性的败家爸爸了。

   是这个理吧?

   哎,我理解杨柳松说这话的意思,指的是人心死了。但是我认为生命意义的体现有很多种,没有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复一日,你穿越个屁,难道父母就没有梦想?就在学会下地的那天开始已经死了?那是你不懂他们,他们的梦想就是让你活得好一些。

   三十岁前不懂事,三十岁后懂事了。

   三十岁前瞎想瞎干,三十岁后就算瞎想也不敢瞎干了。

   其实,我也一直在努力文艺些,浪漫些,保持一颗澎湃的心。

   但是,过了三十的男人都该明白诗并不一定只在远方。

   因此,家里和办公室我都坚持放上一瓶小花,闲暇中透过窗户望望远方,记忆着心里那一个个未完成的梦,鼻息间流淌着花香,余光扫到花儿上,生命在潇潇洒洒的阳光里微笑。我确定我还活着,且活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