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梨花依旧、岁月不老
 
 
修改时间:[2018/06/13 22:07]    阅读次数:[404]    发表者:[起缘]
 

   4月15日早上7点30分,驱车准时来到了工厂大门外的停车场,停好车之后匆匆的向厂内走去。按照预留的时间,8点钟开会不会迟到,从大门起始走进厂部约一千米的距离,十五分钟的步行时间足够了。对于这段路太熟悉了,尽管好多年再没有徒步走过这条路,但是它却像地图一样深深的刻在脑海里,不仅路两旁的建筑熟记于心,就连两路之间花园里的树木都能准确的叫出它们的名字,毕竟在这条路上走过了三十个春秋。

   还没有走进大门,就能猜到离厂门口最近的丁香花还没有开放,不然在这位置就能闻到它浓浓的花香,远一点的杏树应该是花满枝头,稍微晚一些的梨花也应是含苞待放。树木、厂房、道路,这些景色不用现场写生,在脑海里就可以准确的把它们绘制出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光阴里,所在的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品到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这里的梨花、杏花,却依旧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没有丝毫改变。可谓,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所在企业的原名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现更名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由前苏联援建,从1953年开始建设到1956年投产,历时3年,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设计年产解放牌卡车3万辆。该项目是当时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总投资高达到6。5亿人民币,所需的建设人才来自全国各地,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五十年代都曾经在此工作过。开工之前,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汽车厂奠基题词,书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毛泽东,这在当时是难得的荣誉,迄今为止,毛泽东手书题词的汉白玉碑仍旧矗立在厂大门中央。当时的项目引进是全套引进的,不仅是生产线引进,就连厂房道路都是由苏联专家设计,因此整个厂区都带有浓郁的俄罗斯建筑的色彩。南北走向的中央大道为中轴线,厂房沿两侧分布,中央大道由上行和下行两条道路组成,中间是绿化带,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道路两侧的厂房,都有高大的拱廊和宽敞的门厅,红色的砖墙、配上黄白相间的拱廊,典雅庄重,从外观上看不像是一个工厂,更像是一个博物馆或者是大礼堂。第一次迈进工厂大门,感觉不是来厂上班而是来参观俄罗斯建筑。

   我是八十年代初入厂的,那时的生产工艺还是建厂时的生产工艺,几乎没有改动,只有一条整车装配线,每日生产卡车只有一百辆左右。厂区分布有车身、底盘、铸造、发动机、总装、电厂、等十几个分厂,近八万名员工在同一个厂区工作。在我的记忆里,最壮观的景象不是繁忙的流水线,而是员工上下班,几万人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涌向工厂,就像湍急的河流汇入湖泊那样滚滚向前,场面蔚为壮观。由于自行车太多了,进厂之后无处停放,厂里规定不允许自行车入厂,一律停在厂外的自行车棚里,在那个自行车还是家中一宝的年代,外人曾经戏称,汽车厂有两大怪,上班还比兔子快,自行车放在大门外。放眼望去,成片的自行车看不到不到尽头,犹如今天堆放的共享单车。稍微大意,要在成片的自行车里找到自己的车子,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几乎每个人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早上八点钟之前,中央大道上人头攒动,大家拎着饭盒往同一个方向行走。八点钟一到,几万人已经在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中央大道又恢复了宁静,除了工艺车在道路上行驶,几乎看不到行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

   在那个通讯落后的年代,要在近十万人的大厂里,找一个人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为此,厂里的人事部门特意在厂大门旁设立了接待室,每一名员工入厂时都要填一张卡片,要详细填写所在的单位名称如分厂、车间、班组。员工的卡片按姓氏排列,以便外人查找。一次我好奇的进入接待室,看一下我的卡片在什么位置,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才从几千张卡片中找到。几万张的卡片里重名是一件寻常事,据说最多的一个重名卡片有几十个。九十年代末,自从有了手机之后,这个为员工服务了几十年的接待室,才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时代的进步,不仅仅是自行车、接待室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是厂里原有的工艺设备,也悄无声息的改变了模样。过去人员忙碌的生产线,被机器人所代替,偌大的厂房里很少能看到众多人员忙碌的身影。

   进入工厂大门,映入眼睑的景色依旧,红墙、拱廊、花树不减当年的风采,只是少了熙熙攘攘的员工,在宽阔的中央大道上,只有少数人匆匆行走。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厂房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扩产的需求,如何解决之一难题,厂里做出了一个相当完美的解决方案,保留厂房原貌、保留核心装备、其它设备迁出厂区或异地建厂,这一理智的决定,使得这一片美丽建筑和它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当一代又一代汽车人从这里走过时,他们的步伐是那样的坚定和有力,因为,他们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深厚的汽车文化底蕴。如今的汽车厂从单一的解放卡车,发展到卡车、轿车、客车、微型车等全系列车型,产量也从3万辆提升到300万辆,其子公司遍布大江南北。随着汽车产量的递增,员工的收入也大幅度的增加,其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开着汽车去上班,如同当年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一样,轻松自然,当年的第一代汽车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今天变成了现实。在偌大的停车场里找到准确的停车位置,同样也是一件耗时的事情,但是,找的内容却发生了质的变化,找到的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幸福舒适的生活。

   站在高高的拱廊下,看着花满枝头的梨花、杏花,闻着淡淡的花香,心情也和这些花朵一样阳光灿烂。当年这座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厂,没有辜负时代的重托,它与时俱进、拼搏进取,毅然而然的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高大的拱廊可以作证、盛开的梨花可以作证,梨花依旧、岁月不老。

   2018年6月8日

 
 
 
上一页:水塘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