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民族器乐曲《栀子花开了》的创新启示
 
 
修改时间:[2018/06/09 22:07]    阅读次数:[398]    发表者:[起缘]
 

  (本文人选《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术论坛文集)

   民族器乐曲《栀子花开了》的创新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观赏民族器乐组曲《栀子开花了》,从欣赏者的角度对作品三个方面进行了审美分析和演出评价。因而提出如下观点:《栀子开花了》摆脱了观众对民族器乐的传统声音概念,给予我们全新的启示,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走国际化、流行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民族音乐团队发展唯一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乐、创新、启示

   正文:去年10月,上海民族乐团多媒体音乐新形式《栀子花开了》,作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演。我有幸观赏了这台精彩纷呈的演出。

   《栀子花开了》是以民乐为主旋律的多媒体音乐现场,是众多音乐表达手法中从未遇见过的创新作品。各种音乐风格、各种配乐,配搭得大胆新潮,却又浑然天成,不同的曲风搭配,即紧紧环抱着民乐的精髓,又在民乐的带领下,叙述了一段段忧婉激情的乐章。

   《栀子花开了》用音乐与青年海派画家周倩的绘画作品进行了跨界对话。多媒体团队将周倩的画作进行了多媒体影像的设计和制作,用流动墨色晕染和笔墨纵横的影像衬托出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将现场雕琢成一个超感官视听空间。

   上海民族乐团2017年重点创作,主打“青春”概念的原创新作品——多媒体音乐器乐组曲《栀子花开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连演两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

   曾几何时,有人悲观的认为:民族音乐已开始走下坡路。改革开放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新奇感使一些现代人热衷追求新潮、新艺术形式,而忽视了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精粹。尽管民间音乐还在静静的流传繁衍,然而它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在一些层面已经 慢慢开始被淡忘忽视。面对严峻的现实,新一代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弘扬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神圣使命

   民族乐团怎样在改革开放的当下,求生存、求发展,怎样走向国际化、流行化,这是摆在民族音乐团队面前的严俊挑战,走创新发展道路是唯一的必然选择。

   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从创作概念上大胆尝试,力求探索民乐交响的演出形式,同时将跨界的创作手法融入到民乐创作的理念上。摆脱观众对民族乐器的传统声音概念,大量使用混合音色及民乐器新的演奏法的组合,并吸收世界优秀音乐元素加以创新,力争创造出新的民乐声音概念。力求在创作中利用一切可用的手法,打造出立体多维化的艺术效果。

   11位年轻的演奏家们坐在舞台上,高低错落,个个一袭白衣,如栀子花参差绽放。在音与画的交融中,一个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故事娓娓道来。

   观看演出的同学屏声静气,剧场内座无虚席、鸦雀无声,每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都保持着对演奏者基本的尊重,除了享受音乐盛宴更感受了对乐者的敬畏之心和美的滋养。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出场,数次鞠躬向观众致谢,同学们始终不肯离席。仿佛在期待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是?这恐怕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吧!

   我通过观赏民族器乐组曲《栀子开花了》,引发了一些追踪与思考,也带给我一些感慨和启发。下面从欣赏者的角度对作品三个方面进行审美分析和演出评价。

   一、创新思路

   《栀子花开了》的创意来源于乐团90后新人洪艺桐。2016年11月,进团不到三年的洪艺桐有了制作多媒体音乐会的创意。经过半年的打磨,她的创意呈现在了舞台上,洪艺桐同时担任了这台音乐会的项目统筹,而整个制作策划团队也以80后90后为主。团长罗小慈说,“尽管最初的提案还有很多稚嫩的地方,但是创意很好,所以还是支持她做下去。新的演出方式、年轻的创作制作团队,令传统民乐换了一个模样。”[1]

   首次以民乐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然而一开始,这场口碑爆棚的音乐会却并不被外界看好。“说民族音乐行吗?尤其是在上海,大家觉得主流的艺术形式还是以西方的艺术形式为主的一种格局的情况之下。”面对这种质疑,民乐团队义无反顾,精心打磨。每一首作品都要前前后后改十来次,反复联排。最后几个礼拜,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天天泡在一起,因为彼此之间有太多需要磨合探讨的地方。

   年轻的作曲家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远不如西洋乐器,抱着学院派的矜持,往往注重技巧,不太“接地气”。如何发挥出每种民族乐器的个性、如何平衡艺术性与可听性、如何让四个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这需要彼此激发,也需要相互妥协。直到正式演出的前一天,作曲家们还在调整细节。[2]

   四个篇章,12首曲目,几乎都是原创或改编的新作。音乐会里,一曲《凤舞》来源于《百鸟朝凤》,将唢呐和电声结合,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城市风格与时代律动。

   “很多人觉得唢呐就是婚丧嫁娶。大悲大喜他就是这么个形象。”唢呐演奏家胡晨韵说,“我们是把唢呐和摇滚乐队、电声音乐来做结合。让大家知道,唢呐不单是展现乡土气息或者民族的旋律,它也是有时代的律动的。”

   “上海民族乐团肯定是传承千年的文脉。而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这也是海派民乐的基因,创新融合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罗小慈说,建团65年,上海民族乐团始终是在用中国音乐的母语讲述中国故事。从《海上生民乐》到《栀子花开了》,传统民乐在寻求当代表达的同时,也是对民族音乐的望乡与回归。[3]

   二、审美分析

   上海民族乐团着力探索民族室内乐新的语言和美学理念。《栀子花开了》将“爱情的滋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为邂逅、相恋、离别、花开四个篇章,分别以柳琴、笛箫、二胡、琵琶为主奏,各种乐器,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篇章:《邂逅》,如同初夏邂逅栀子花一般,所有的缘分也是不经意中的惊喜,所谓爱情,也如栀子花一样的单纯美好。在中阮、柳琴演奏家的指尖??拨中,不仅有传统乐器的优雅,也融合了吉他一般的洒脱,表达了青春的浪漫与热情。

   第二篇章、《相恋》:盛夏,一段爱情也由邂逅的惊喜走向成熟,整曲通过洞箫和竹笛为主,筝与二胡为辅,表现了倾心之柔情与愉悦,感情由浅至深。各种乐器交相辉映,整体旋律也是轻快动感。笛 、 箫演奏家将爱情的羞涩朦胧与热情奔放都在笛声中完整表达出来。

   第三篇章、《离别》:走过热恋,告别年轻气盛时的兴致勃勃,也遇到了不知所措的时光,或许不是不爱了,或许不是胆小了,却有抹不掉的惆怅与悲伤。二胡演奏家发挥了二胡独特音色的叙事性,与古筝相呼应,表现了年少轻狂走向成熟世俗的无奈惆怅。

   第四篇章、《花开》:此篇章为总结篇章,在琵琶与全体乐器对话式的演奏下,表现出每个人虽然经历跌宕险阻,人生百态,但却依旧拥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与独树一帜的勇气。

   《栀子花开了》全面展示了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崭新风貌与时代气息,也有力地展现了上海民乐的最新发展水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乐团将传承千年的中国民族音乐,融入当代的艺术语汇,彰显中华文化的深沉与壮丽。在立体展现音乐之美的同时,体现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交织出动人的华彩乐章,以包容、开放、创新的格局使更多年轻人亲近民乐、喜欢民乐并为之自豪。同时,这也是乐团坚持“双百”“两创”,弘扬民族音乐的阶段性成果,未来将继续在保持民族乐魂的基础上,不断的吸收世界优秀音乐元素加以创新,使更多人看到民族音乐的无限春光,增强文化自信,体会民乐和天下之美。 [4]

   在浓郁的民乐韵律中融入强烈的时尚元素,为当代民族音乐的新探索“再添一把火”。青年海派画家周倩的画作,用色大胆现代,糅合了书法的意蕴和西方绘画技法,与海派民乐精神相通。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的代晓蓉团队将周倩的画作进行了多媒体影像的呈现,美好的青春时光、年轻人暗涌的情愫,在视听的交融中自然流露。《栀子花开了》用海派画家周倩的多幅绘画作品作铺陈贯穿,衬托了音乐的写意之美。

   然而创新形式,切不可喧宾夺主。《栀子花开了》虽然大胆使用多媒体音乐现场的表现形式,但设计十分简约,形式终究不能大于内容。主创们希望观众可以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安安静静地聆听,不被复杂的形式所打扰,因为音乐是脆弱的、敏感的、抽象的。[5]

   三、创新启示

   多媒体音乐现场《栀子花开了》演绎“民乐新势力”,用民族音乐来表达中华民族的开放、自信、传承与创新。民乐中蕴含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甚至是哲学思考;民族乐器,更代表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2017年9月13日至16日,上海民族乐团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送去了《栀子花开了》和《海上生民乐》两台演出。每每谢幕,掌声如潮水涌来。有学生迟迟不愿离去,排着队等“二胡姐姐”和“笛子哥哥”签名。中国社科大“00后”新生黄徐亮说:“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足以打破年轻人对民乐的刻板印象!”新的演出方式、年轻的创作制作团队令传统民乐换了一个模样。承担起传统和现代弥合转接的重任。传统民乐因为他们而更具生命力。

   中国社科大被称作“中国最年轻的大学”,去年9月迎来了首批392位本科生。开学第二天,“栀子花”就开了。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栀子花开了》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让新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这场演出也吸引了不少研究生和老师,1000个座位很快被坐满,连走廊的阶梯上也坐了不少学生。研究生院文艺部学生干部江菲菲说,“栀子花开了”这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名字和色彩斑斓又不失传统意蕴的海报一经曝光,就让大家眼前一亮。后来得知作曲家和演奏家都很年轻,现场灯光舞美也充满想象力,于是演出变得一票难求。江菲菲说:“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民乐,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让我们去接近它。只要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总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共鸣。[6]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永远四平八稳是出不了好东西的,我们需要一点冲动、一点冒险精神、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哪怕失败,也是有意义的探索。”青年演奏家们登上舞台,民族乐器与打击乐器、大提琴、低音贝斯碰撞出民乐新声音,既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又带有强烈的现代感。

   民乐时尚了,年轻了,好玩了。”这是不少观众欣赏完《栀子花开了》之后的心声。这场演出的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这群80、90后已经当之无愧成为了“民乐新势力”和民族文化的推动者。在去年5月15日的首演场就赢得了观众们持续不断的掌声。有年轻观众称,这场演出颠覆了自己对民乐的想象。罗小慈笑着说:“年轻演奏家们的表现让人惊艳。他们的技巧和颜值,都是世界级的。”

   无论是《栀子花开了》还是上一届的国际艺术节《海上生民乐》,都力求展现民乐的当代性。除了在音乐创作上要符合当下审美,还要在表达上体现当代风貌,要勇于推动中国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民乐的当代表达,让传统文化流行起来,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7]

   “民乐是还没有完全爆发的‘活火山’,有太多挖掘和创作的空间。”罗小慈认为,民乐是当下中国可以毫无愧色、自信满满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态。

   确实如此,据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晚,上海民族乐团在德国不莱梅结束了近20天的欧洲巡演,《海上生民乐》音乐会走过4国8城,余音绕梁。都说欧洲有着全世界最挑剔的观众,但在巴黎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等全球瞩目的舞台上,《海上生民乐》每每谢幕,总能听见观众席爆发疯狂的掌声和欢呼声。可见音乐无问东西,只要足够好、足够真诚,便能跨越文化的差异,直抵人心。[8]

   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上海民族乐团立足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乐团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理念融入创作和演出中,以“传承千年乐脉、致力当代发展、彰显海派风格”为主旨,委约创作了多部当代新作,成为新时代的经典民乐作品;策划演出了多台主题音乐会,将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精神融入音乐中,展现海派民乐的当代表达,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始终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2018年4月28日于上海

  参考文献:

  [1]、[2]、[3]王琳琳,何以繁花——上海文艺青春之歌,传统民乐的当代表达,看看新闻,

  [4]郑汝宁,海派民乐引燃京城学子,上海民族乐团献演首都高校,新民晚报,中华文化,

  [5]吴桐,《栀子花开了》颠覆了我们对民乐的认识,上观新闻

  [6]吴桐,上海民族乐团北京高校巡演,让民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7]打破年轻人对民乐的刻板印象,2017年09月17日,上海市政府网站,

  [8]解放日报,上海民族乐团结束欧洲巡演,海派民乐魅力惊艳欧洲、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