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为惆怅客。这其实思考起来,总有一种年少知愁的印象漂浮在我的大脑中。再认真思考,又觉得那是对本身孤独又不甘于现实的沉沦。 已二十之至,百岁光阴已过五分之一。这样想来,觉得自己成熟又不算过早。不知与年龄有关,亦或是作为一个青年对未来的迷茫,总有某一时刻多愁善感。有时一个天气就能把自己置身于自己所营造的氛围中。我总能在自己喜欢的天气中去陶醉,我喜欢刮风,喜欢多云,更喜欢下雨。站在风中总觉得自己伟岸,奔跑在多云天气中觉得自己活泼,坐在台阶儿上看雨又觉得自己安静。我这种性格,有时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为何鼻子发酸。 成长过程中,我理性的发现自己身边有不少同类。每次发现性格相似的人,与其交朋友的欲望便会高涨几分。有时也会失望,发现我们之中会存在某一点的不同。 我也挺讨厌自己的。因为我觉得连自己都看不透。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不知我喜欢同类还是异类,我是接受同类同样的敏感还是异类的异样的开放? 我喜欢“惆怅客”这个词,“惆怅”是一种性格体现,而“客”则潇洒。“惆怅”无关乎多不多疑,而惆怅的人总会有恰如其分的温暖与体谅。所以“惆怅客”就有一种矛盾性,既想惆怅,又想潇洒。既想事事关己,又想事事不关己。我总是直面“事事关己”的事情,有一种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面对不公,我可以做到剑拔弩张,事后且做到拨云见日。听起来身怀大义,实则不过是一种做人素养。某一刻也会有坚强过后的脆弱,油然而生的另一面——事事不关己。年前我写过一首诗: 北方的冬天 行人匆忙 车马慌张 冷色下 凡事不关己 在我看来,“事事不关己”是对生活的疲惫感。道理讲开,“事事关不关己”应是行动前的考量。而对于我这种“惆怅客”而言,“事事关己”更多一些,也就是更倾于“客”。这是我的血性,为人处世的杀气。 “惆怅客”是我的为人法则。这篇文章写了自己,权当一次自我解剖。正如词所言: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这也就是有强有弱的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