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葛彦散文系列:冬日信札
 
 
修改时间:[2018/04/17 01:07]    阅读次数:[392]    发表者:[起缘]
 

  风低低地吹着,如果不是窗外的飞雪,根本看不出它的痕迹。像这样的天气一年只有几天,四周静谧之极,大自然让整个世界静了下来,放慢了匆匆的脚步。

  乌龟、青蛙、蛇都开始在安睡中静待春雷敲窗,湖边小鼠在地洞里安然入梦,精灵似的蚂蚁也在自己储藏的食物堆上打起鼾来,麻雀在冬夜来临前已经找到了避风的港湾,老屋门前的狗在炉火旁打盹,大地在辛苦了一年之后,沉沉睡去。半夜十分,只有几盏路灯孤独地睁着朦胧睡眼,老城街巷中店门的招牌偶尔发出咯吱、咯吱几声,大地在一片苍茫寂寥中回味着阳光的甜美,就像暮年怀念曾经的一场恋情。天地之间只有空气中的雪花充满了活力生机,纷纷扬扬的下落,如女神为人间撒下的麦粒,颗颗晶莹,像初心。

  不知不觉,我们也睡着了,冬日对于棉被的感情像初生婴孩依恋母亲一样,不舍,留恋。醒来应是冬日的早晨,窗外密密的飘雪,时紧时慢,静谧无言,如一个深沉的人。推开窗,雪让天光透亮白皙,大地折射出一种玉的光泽,纯洁,坚定。来到屋后的湖边,远处两只小野鸭在湖面上一前一后的走着,头不停地摆动着,在努力地找吃食。走一截,一只会回头等待另一只的脚步。看着嘴角轻轻一扬,多像街市搀扶过路的夫妇俩,身体慢慢弯曲变形,头发在岁月的风中渐渐花白,如暮秋的霜。老,像闪电一样击中他们,在一起磕磕碰碰,半生风雨,最难熬的低谷也是最修心的时刻,就像冬夜温暖的一双手,牵着我们穿过风雨,穿过人潮……说是野鸭,其实就是水鸪鸪,在秋天的芦苇塘里经常可见,它灵巧的身影,在水面上漂浮,一扭头整个身子就消失了,留下一圈涟漪,悠悠地在那里散漫开去。

  忽儿想起,屋里文火上炖着白水豆腐,前一夜它被放在后院的窗台,早起已经有了孔洞,现在它在透明的白水中蒸腾,想把昨夜与大自然的蜜语一股脑地倾诉,真诚,直白。出来是为它找个倾听对象,质朴无华,就地取材。记得在窗下仅邻湖边,初春时撒了点青菜籽,已经长出了一茬又一茬,这几天落雪之后,菜价飞涨,这些平时的鲜蔬更是如此,窗外的风景虽好,但还是这块泥土让我们心存踏实,不用忧愁,每每想起便是满满的自足感,瞧,露出来的菜尖就像小动物的脚印一串串的走远。

  渐渐地,雪越下越大,空气稀薄而有弹性,眼前像拉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帐。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根枝条也变了形状,笨拙而可爱。树的样子在雪天更明晰了,大地像重新铺上一层厚厚的底色,枝条轮廓在新铺的画纸上更有节奏感,像精炼了一生的人间画师,最后的力作,带着血液的奔流,带着满腔的热忱,寥寥几笔,笔力老到,无需多言。

  雪让湖与岸的界限模糊起来,原先的样子已经消失殆尽,在大自然的魔力面前,湖面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平原腹地,和岸连成一体,何止是岸线,整个天宇就像一个大教堂,世间万物都似虔诚的教徒,等待着大自然的洗礼,周边已连成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长长的小溪或是一两个小水洼,那是湖水没有结冰的空隙,冰封的湖面幻然成了白色的岸堤。远处对岸的景物更是越发迷蒙起来,天地万物,皆成一白,极简的生活,从此开始,无欲无求,回归静寂,感恩自然的馈赠。

  大雪纷飞三日,人声鸟声俱绝。水鸪鸪的叫声是没有了,记得秋日荷塘边散步,经常可以看到它们,“谷谷……谷谷……,”在水面上飞过,那是天放晴时的信号。此刻雪里的水鸪鸪沉默了,它们为觅食而烦恼呢!不多时,湖面的水鸟聚在一起了,像是年末聚在站台的民工,等着末班车回家过年,家人的目光似一盏明灯,照彻归程。一只从中飞了起来,绕行了一圈像是勇敢的探路者,失望而归。这边一位老人从屋里抓了米粒,撒在湖边,因为雪地是白色的,他特意铺了一层黑色的布,老人安排好就悄悄地退离。不一会儿,鸟儿们纷纷飞过来,开始了一顿饱餐。这个瞬间击中了我们,它的温暖像一股无尽的力量,让凝固的世界瞬间融化,更多的善行正在无声地上演。

  寒风吹彻一切,一扫心湖的陋室。在湖边的雪庐里,我们也在品尝最质朴自然的味道,它有泥土的气息,有季节的恩赐,更有人间烟火的情谊。

  作者简介:

  葛彦,安徽芜湖人,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出生书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在《散文百家》、《安徽文学》、《时代文学》、《未来》、《作家选刊》、《青年作家》、《岁月》、《作文与考试》、《中国供水节水报》、《合肥晚报》、《安徽老年报》、《江淮晨报》、大型文学网络《作家在线》(中国作协主办)、《红袖添香》、《榕树下》、《且听风吟》(登上月度热榜)上发表个人文集,至今在各种媒体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分获《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2015年《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的散文集和《芜湖作家散文选》等,并被专业文学杂志选为优秀范文和高中写作素材。个人散文集正在编辑出版中。祖父葛召棠先生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曾是审判“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一案的五大法官之一;安徽繁昌柯冲窑的第一发现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古韵芜湖之青白瓷”专题中有详细记载;民国著名书法家,曾与郭沫若、沈尹默、于右任、张大千、齐白石、马公愚、徐悲鸿等诸位先生联袂展出。父亲葛文德先生为著名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安徽芜湖书画院专职书法篆刻家,安徽省篆刻研究会理事,芜湖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擅书法篆刻,尤精草篆,独步书坛,自成一格。曾出版《葛召棠文德乔梓书法篆刻集》,安徽省电视台曾多次为其拍摄艺术专访,曾获 “梦画奇缘•中国年度优秀书画人才”——“最受欢迎的书画人才”的殊荣。并成功举办《葛文德书法篆刻艺术展》,受到各界人士广泛赞誉,其书法及篆刻艺术被国内外诸多藏馆、庙宇和碑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