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
 
 
修改时间:[2018/03/18 09:07]    阅读次数:[450]    发表者:[起缘]
 

  ————刘禹锡《陋室铭》赏析之二

   本人之前一篇《原来“陋室铭”如此美,如此好记》,从正向欣赏了刘禹锡这篇作品,其记叙与其“铭”符实,将他的老屋刻画得入木三分的“简陋”,继而又升华为让人心服口服的“何陋之有”。能流传千年,成为经典,可谓妙手才得。

   本人反复研读之后,惊喜地发现,如果将《陋室铭》的所有句子通篇完全颠倒过来,亦是一篇美轮美奂的好文章。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如果保持是记叙文体裁,则依然是一篇生动的《陋室铭》,如果当作一篇议论文,则更适合标题《陋室论》,就不知道刘老先生是否同意。

   我们现在来分别按照记叙文和议论文欣赏其美之所在。

   记叙文,颠倒的《陋室铭》,是从里写到外,从近写到远。

   首先是借圣人之言,内心感触“何陋之有”,接着用一庐一亭作比。接着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内心绝唱。然后是写居住于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谓是从心写到外。

   接着是走出屋外的直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逐渐远离老屋,离开院子,回头指着老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下山之后,到了又水泊的位置,观水,又回头看山,写出点睛之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作为议论文的《陋室铭》(或者《陋室论》)会不会给我们呈现别具风格的另一番美景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用圣人的“何陋之有”作为论点。

   引入诸葛庐与子云亭作为旁证。

   接着展开用足够有说服力的论据,从“两无”到两可的高尚素雅恬静生活,再到“谈笑有,往来无”的清高环境。

   当然作者也承认“屋陋”的事实,并借此与“德馨”的巨大落差作对比,收到欲进先退的效果。

   议论文的最后下了千古绝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深有龙则灵”的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顺读是经典,倒读亦美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