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修改时间:[2018/02/01 01:07]    阅读次数:[410]    发表者:[起缘]
 

   我。一个生在和平年代,没有荒唐的青春,没有错位的梦想,不知道该以怎样的笔力去抒写“文化”二字。可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字对中国社会的意义。

  《中国文化史》里讲: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我想提到文化二字不说孔子是不行的。

   先来谈谈他的文学贡献。孔子具有丰富的文学情怀,他编纂的《诗》是洋溢着鲜活的人性的人学,贴近大地与河流,富有音乐修养和艺术境界。他的弟子编纂成的《论语》,体现了“仁”的哲学核心,弘扬了“忠”、“恕”的人格理想和伦理责任。他晚而喜《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把卜筮之书改造成了哲学之书。如此等等。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知老之将至”成为古代亘古长夜的明光,在千秋万代的沧桑巨变里飘摇到了今天,仍旧不熄不落。这一系列造诣都体现了孔子曾经的政治构想和蓝图。

   有人说他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修自身为仁,他做到了,改造社会政治为仁,他失败了。他所倡导的仁,是象征着公正公义的社会政治理念,而绝非仅仅是人格修养。而他给予我们这个民族的,绝不是一条简单的理念,而是一种文化的魅力与精髓,需要我们传承。就实际来说,新时代下的中国将扶贫落到实处,把经济社会民生紧密勾连。我们的大国不再是唯君主是尊,优质资源唯中央享用,而是精确到面、线、点。仁的理念已经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把就业、融资、医疗、教育、工艺、文艺、人民生活串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而指挥这个系统的内核就是孔子的人类共存意识。在他这个意识的指导下,社会像一个庞大高速运作的机器,从中央到地方成为了人民的领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为它注入新的活力。这个“仁”让政治法律铁面无私,这个“仁”让社会生活拥有人情味,这个“仁”让中华文化得以复归,得以传承。

   在那些个文化蛰居的岁月里,他用他越发远去的背影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正大光明。而我,也逐渐在飞速前进的中国里懂得,文化就是温静的观音,只有在有所皈依的传承里才会慈眉善目。

   说到他的人格魅力,我想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痴”字。他对语言文化是痴迷的,对道德教化是执拗的。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还说:“《诗》可以怨!”他的文学里流动着音乐与艺术的血液,他个性中的敏感细腻也融合进他的三不朽中。因子夏吝啬,他甘冒淋雨之苦而不借伞。这个一生抱知人恕人的伟岸的身影背后,是怎样一颗温软关怀且宽广博大的心。我们民族最古老最本质的东西,都积淀在他的文学里,积淀在他的人格中。也许我们一直追求着的文化传承的意味,就是把这背后人性的光芒糅合进文化的骨肉中,把他的精神气魄也统统传承下去,让人格塑成文化,让孔子的高风亮节化作新时代的血液,再次流动。

  辛格说:生命是坟墓上的舞蹈。他开创着、等待着、叹息着,所有的结局都在入土过后一一展开。在他呕心沥血的忧愁和无法丈量的宽宏里,我懂得,文化就是永恒的乡愁,只有在有所皈依的传承里才会找到家园。

  守望者。拓荒人。斯人已逝,只剩下空洞的字眼异常醒目。而我自以为是的文化使命,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微弱敏感的神经。告诉我所有我爱的文字我爱的人都没死去。

  列宁说:国际的文化不是无民族的。谁也不需要求纯粹的文化,这不是波兰人,不是犹太人,也不是俄罗斯人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在封建统治的根基里作了这么多年的抗争,这个民族曾绞尽脑汁、笔耕不辍。只是谁也不会知道昨日种种是否都会被归结为一种妥协的悲叹,以此宣告某一场文化革命的终结。就好比这个信息化时代里的文化媚俗。

  也许提到“文化”,无论它取媚或正直,我都该是一个缄默又矛盾着的个体。但我依然对一切错位的文化现象暗自抗争。也许这就是我的自得吧——在并不存在纯粹的国际文化中,把它一心一意地传承下去,让它站在世界的中心,擎起生命的光源,照亮每一个中国人。并且让我们永远记得——中华文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下一页: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