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酸溜柳叶手擀面
 
 
修改时间:[2018/01/28 16:07]    阅读次数:[392]    发表者:[起缘]
 

  北方人爱吃面条,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长大后在外地看到手擀面馆总是忍不住跑去喝一碗,虽然喝不出儿时的正宗味道,却想起奶奶做的手擀面,油炸花椒香葱放点醋即使是不放卤酱汁、菜浇头,那种滋味喝着也是个爽口饱实。

  那时候是2002年,我十二岁,上初中。我在后街奶奶家住。我们学校有早读,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特别是冬季天还未亮,就会听见其他同村小伙伴喊上学,会惊得几条胡同的狗乱,在屋里听的叫格外清楚,小村庄“也醒了”。当然农村里很多大人也都要起床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门口打煤球的大爷已经打了好大一片煤球,他比我们小学生早读还起的早,路面上雪化水上冻特别滑,奶奶每天在街口都叮嘱我,路上慢点小心着点,许久望着我……

  到学校就开始跑步早操,早读40分钟后放学。我每天都能看到奶奶在街上的门口代销点接我。我三婶子给我说,你奶奶每天都是你上学走后便是睡不着了,她心里想孙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可不能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

  早晨奶奶用煤火做好米汤,蒸上腌好的鸡蛋,馒头。奶奶说冬天吃白萝卜好理气,会变着花样炒萝卜、蒸萝卜包子。奶奶是靠三个儿子每月给的家用钱不多120块钱,其实奶奶自己没有经济来源,爷爷病故去世的早。奶奶有个小黑白电视,是三叔买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电器了,奶奶会用小电视机看个戏。虽然和三叔三婶子住一个院子,三婶子爱干净。冬天奶奶手洗衣服也不舍得用她的脱水机,奶奶显费电。奶奶是个热闹人是个热心肠人,邻居串门常常来家。

  冬季的农村是安宁的。这时候农村人多数在家做棉鞋,街上会有走巷子炒干花生的,叫卖豆腐的,打爆玉米花、大米花,这些可以说说就是那时候冬天的零食了。家家烧着小煤火一边可以取暖做饭,小麦冬眠已被一层一层大雪覆盖着,大多人家烧地锅,几缕炊烟随风飘摇,不定方向。

  半晌午奶奶开始做手擀面,先和面。合面是很费力气的,合面大概要一个小时。然后醒面。醒半个小时然后再和面。奶奶说面的劲道才是好吃。把面筋醒出来,最后是复杂的擀面,要把整个面团擀成柳叶般厚度。面团擀开了,整整铺开整个案板。然后切成柳叶状。水烧开下面。待面熟透了,倒入炸好的热花椒葱油。往锅里一浇。捞出一碗,放入陈醋。一碗酸香手擀面。

  三婶子说她从小不爱吃面条,喜欢吃米饭,和邻居议论婆婆做着饭还不够费劲的。奶奶说孙子喜欢吃就好,因为此事结婚后不久和奶奶有过争吵,然后因为些吃食方面和奶奶分家了。那时候我听邻居说,你奶奶是想中午孩子就喜欢吃面条,一喝就是两碗,冬天中午放学只有面条热汤热水能让孩子吃的饱才暖和,奶奶是为孩子着想。我也很少见三婶子做饭给老人送,即使是炖肉炖鸡也很少给老人吃,可能是因为此事为老人气愤,我小时候爱发脾气把米汤摔了,有一次闻到婶子屋里炖肉,奶奶说和咱没关系你叔婶子吃的,奶奶给你炒鸡蛋吃,把我哄住了。下午放学后我看到奶奶饭柜里一碗满满的鸡肉。

  我的二叔三叔姑姑都从小爱吃奶奶的手擀面,我也是吃面上隐。姑姑在北京郊区开了家柳叶手擀面馆生意红火。手擀面传统的做法不变,食材简单。唯有浇头得以创新。

  如今奶奶早已病故,一碗热气腾腾的柳叶手擀面承载着半个多世纪血浓于水的亲情记忆。

 
 
 
下一页: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