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太行西沟看冰挂
 
 
修改时间:[2018/01/17 16:07]    阅读次数:[391]    发表者:[起缘]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驴友来说太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而我,却为这次出行做着复杂的思想斗争,一年多来经历了大喜和大悲,喜的是二孩顺利出生后,整天忙于奶瓶和尿布;悲的是家父在医院救治半年有余,整天忙于端屎端尿,不想他还是撒手人寰。生活的担子曾一度压得我喘不过气儿,悲伤的心情还没有完全从生活枷锁中解放出来。这期间一直没能户外跋涉,好多装备也都散见于家中各个旮旯,找起来也颇为费心。有人在光明中注视着阴影,有人在阴影中眺望着光明。而我无疑属于后者,我深信“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我和“大河和谐之旅”户外队之间的缘分已有好几年了,从初次邂逅产生情愫,发展到对她情有独钟、忠贞不渝,之后从没有移情别念。虽然都是间断性的参与,但是只要去户外,首选“和谐队”。原因是这个队有个灵魂人物——“胸怀宽广”队长,在他多年的带领下,践行和谐、民主、文明、互助的作风,使“和谐队”的队风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时刻充满着和谐氛围,彰显出无限的凝聚力。

  和谐队微信报名群,一般每周二发召集贴。我在决定出行后,一大早就忙着关注召集帖,没想到还是“起了一个大早却赶了一个晚集”,因工作暂忙一不留神,召集贴刚放上半小时,大巴车的54个座位已被比我还热衷于户外的队友抢占了,无奈只好候补。一天后,候补成功,感谢那位临时有事的队友成全了我。我看到出行名单唯有我的名字后面添加了括号,备注了上车地点,看得出因我长时间没有在和谐队出现,管理员在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欢迎我的到来了。

  周日,我是清晨5:30就起床洗漱做早点的,生怕误了6:50的登车点儿,其实在头天晚上,我已查看好登山包内的几大件——炉具、水壶、食物、对讲机、护膝和手杖等。郑州的三九天,格外寒冷。登车的一刹那,大巴车玻璃上凝结的冰花和透出的热气,洋溢着队友们对此次太行西沟赏冰挂的无限热情。环视了一下车厢,除了认识几个老驴外,新面孔不少。这也不足为奇,户外驴队这样的组织本身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的特质,没有童叟限制、没有性别要求,没有身份贵贱、没有种族歧视,只有体力上的考验和爱好持久性的检验。在乐哥主持下,常规性的自我介绍后,大人们的放声歌唱无疑起到了抛砖引玉良好的效果,激起了孩子们即兴表演节目,把行程中的“开心一刻”推向了高潮,小男孩的单口相声,小姑娘的童声演唱博得车厢热烈的掌声。

  大巴车出了郑云高速后,又沿着位于新乡市辉县的太行山南麓一路蜿蜒盘旋。喀斯特地貌,峭壁如刀切、高万仞,使我把一不小心扫视出窗外的目光吓得赶紧收了回来。真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高山峡谷,气温格外阴冷,山外早已冰雪融化,而山内依然白雪皑皑。越深入沟壑,冰雪覆盖越厚实。约9:40分,车在水泥路面的尽头停了下来,之后全是冰雪尚未开化的仅一车宽的石子路面和山涧羊肠小道。队长说,此地距离西沟冰挂景点还有十二三公里,趟雪攀爬尚要三四个小时。

  这个十多公里长的深沟小山村,如果不是近年来兴起的驴友户外探险活动,发现宣传造就了西沟冰挂的火爆,那么这个小山村绝对称得上穷山恶水,山民会依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至于她有多封闭,从一进村口的景象就可新鲜见一斑,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不是像其它景点那样的高门楼大牌坊、别墅群和商业区,而是充满了岁月沧桑感的老房子,大约是修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砖瓦房的外墙上,赫然书写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在风起云涌充满铜臭味的景区开发的大环境下,能留住这些历史的印记显得难能可贵。村口的一家“百货商店”和另一家“小卖部”的称谓,让我感到格外亲切,竟然没有被“超市”和“便利店”的名称所取代。这里一到隆冬就会大雪封山,绝对是一副“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油画。也许在原著民的眼里,每年如期而至的冰挂,除了给生活带来不便和烦恼之外,几乎没有一丝经济价值,整日视觉麻木于这些造型奇异、银堆玉砌、晶莹剔透的冰挂。然而,正是这些原生态的美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今却成为众多驴友趋之若鹜的梦幻般的冰雪天堂。中原人民有福了,不出省就可以欣赏到原来只有数千公里之外的哈尔冰才有的冰雪世界。

  我们一行,三五成群,猫腰踏雪,咯吱咯吱的脚步声伴随着路边树枝不堪重负于积雪压迫的偶尔断裂声,蹒跚的向前挺进。其实不看冰挂,仅仅置身于银装素裹的山涧,就足以让任何人都能感觉到这里美得让人荡气回肠。山顶上积雪未融,如白银宫阙;向阳的山头上冒着乳白色的烟雾,缭绕,蒸腾,汇集成云朵,澹澹的几朵白云,一半镶在天空中,一半粘在山峰上,似乎是个安琪儿,展开了一幅冰绡,为这山加冕。山腰间,部分融化的积雪,汇集成潺潺的小溪,像一条银色绸带,时而向下钻入地表冰层,时而左右侵袭雪被,时而在乱石中蹦蹦跳跳,翻闹出洁白的水花,弹出动人的曲调。山脚下,除了一条蜿蜒盘旋的深深脚印,打乱了雪地的宁静而稍显零散外,孤石、树木、枯草全都为躲避凛冽寒气袭扰,索性把白色的棉被高高地蒙在头顶,连绵一片,煞是壮观。

  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在抵达林区护林站后,又深入了2公里,寻山涧溪流而上,路随溪走,溪水不深,水间不少乱石凸头露脸,队友踩石而行,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转,迂回而行,终于在晌午时分找到了此行看冰挂的最佳目的地。队友们几乎是在异口同声的“哇塞,酷毙了”的尖叫声中发现了她。在一处背阴的峭壁上,山间的渗水在此汇集,温暖时节原本是一匹不小的瀑布,然而,一到隆冬,这里的瀑布便停止了喧闹,它不再像难以驯服的野马,而像娴静的少女。山涧下,被瀑布砸出了一泓较大的水潭,此时潭水中间是窄窄的缓缓地流动的溪水,溪流两边却是厚厚的冰层,队友们小心翼翼的踩石趟过溪水,踏冰驻立,近距离欣赏这美轮美奂的冰挂世界。冰挂千奇百怪,有的像钟乳石,有的像皇宫的玉柱,有的像连绵起伏的水晶,宛若仙境,使人产生朦朦胧胧的暇想。冰挂晶莹剔透,此时一缕阳光抚摸在上面,发出炫目的光彩,十分迷人。冰瀑两旁灌木丛的枝头上挂满了冰珠,酷似披上了一件闪闪发光的银色玉衣,似玉树琼枝,又似梨花怒放。置身这个白色的冰雪宫殿,让人无不震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着形态迥异的冰挂,真想攀上去钩一节,留作纪念,回家孤芳自赏。正想着,只听“咔嚓”一声,一硕大冰柱被一好事者不慎折断,好在是人无大碍,又好在是冰挂具有再生功能,明天也许会生成另一样精彩。

  兴尽回返,顿觉饥肠辘辘。我和队友平湖一剑在护林站院内,映着皑皑白雪,点燃炉具,制作了一顿简单而又别具意境的雪地午餐,高昂的兴致让我们一时忽略了天寒地冻环境背景,惹得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回走的路上,认真察看了两处残垣断壁的石屋,石屋都依山而建,每处都有好几间,堂屋、厢房、猪圈、水窖依稀可辨,看来是被原著民彻底遗弃掉了。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这些两户居民不知是被政府精准扶贫搬迁了,还是因旅游开发成了拆迁户而一夜暴富了,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哪一种情况,我想离开这里毕竟方便了生活,与其长期视觉疲惫于这里的美景,还不如变换一下生活环境,偶尔再从喧嚣的生活区中来此短暂的欣赏美景,无不更符合人性常态和人类生存法则。

  来时,心里装着目标,路越走越有劲;返时,目标已达到,路越走越疲惫。队友们都尽显人疲马乏,为了不耽搁大家返程的发车时间,各自心理都憋着一股劲儿,向等车点一步一步的挪动。我在临近停车点的一处拐弯处,陡然发现路边的悬崖的峭壁上竟然刻着几个硕大的“陈赓抗战秘密小道”字样,忽然觉得西沟这个地方,不仅景色美,而且历史还很厚重,仔细一想,这也不足为怪,这儿毕竟是太行山脉,这儿曾是革命根据地。只怪我行前没有做足功课,要不这次白色冰雪之旅和红色革命之旅完全可以捆绑一起进行了。

  返程车上,部分队友们疲惫的昏昏欲睡,而我却依然心旷神怡,一年多来,积攒下来的生活压力和心情忧伤一下释然了很多。看来户外出行,接受天地间的大自然疗法,确实是敷疗心情苦闷的一个有效的药方。

 
 
 
下一页:回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