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死亡的思考
 
 
修改时间:[2017/12/07 16:07]    阅读次数:[421]    发表者:[起缘]
 

  死亡的思考

   文/廖超国

  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像生一样,死也只有一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像温疫一样,很少有人主动提及。但这又是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话题,人的一生,如何出生是不需要自己考虑的,但怎么死去却必须自己思考。而且这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普通人都不想甚至忌讳谈论这个问题,自自然然过人生,来了就来了,跨过母门就是生。不明不白度生死,走了也就走了。一气断绝便是死。一了百了。但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想活得明白一些,想活出自己的特色,想活出自己的精彩。真还得在进入中年的后半段,花些时间认真思考关于死亡问题。

  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足够精辟深刻,给我们启迪。

  中国古代谈论死亡最早也是算精道的要数儒家思想的鼻祖孔子他老先生了。他的弟子季路,就死的问题向他请教,他来了个言左而及右,没正面回答。说出了一个令人焦虑的答案。“未知生,焉知死”。

  被誉为西方孔子的古希腊那个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临死前一刻,当他镇定饮下毒药后,对他的子弟柏拉图等一班人说“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竞谁过的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他之前还说过“在死亡的门前,我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塞内说“人生不断学*生存,人生也不断学*死亡。每个人都需要一次次看透生活的本质,一次次学*死亡,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生是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死是一个人的旅行到了终点”。

  梳理归纳中外古今圣贤对死亡的论述,他们对死亡的认识,大致有四种:

  第一种是入世的态度。这种态度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受死亡的影响,人生本来就有意义,人生的意义与死亡没有关系。正如西方快乐主义哲学创始人伊壁鸠鲁所言的那样,我们活着的时候不知道死,等我们死了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没有必要去想它,过好每一天,享爱人生的快乐就行了。中国儒家思想也持这种态度,重生轻死,不想死,不谈死。孔子的言论也都是敬鬼神,勿谈死。这种态度本质上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眼前好好的活才最重要,管他死后怎么样呢!

  第二种是宿命的态度。这一态度本质上有些悲观。其认为既然死亡是自然规律,人就要顺从自然,服从自然的命,把被动变为主动就不那么痛苦了,如果老是抗拒自然,不肯死,那就痛苦得很。最具代表的是古希腊罗马的斯多噶派。斯多噶派人把死亡的代价看得太严重,并且由于对死亡所做的准备功夫太过隆重,从而使死亡显得很可怕。

  第三种是超脱的态度。就是超脱于生与死之上。这是一种既不乐观也不悲观的达观态度。庄子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在《齐生死》中把生死等同起来,认为生死是一回事。“生死为一条”“无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便是说人应该超越时间,无所谓以前现在以后,于是便能不死不生了。也就是把人与万物自然融为一体了,从宇宙自然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东西,自然也就能超然于物外,看淡生死了。他的妻子死了,他击盆而歌就是他对死超脱表现的例证。

  第四种是打破生死界限的态度。这一说法集中体现在宗教上。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派是永生论,即基督教的灵魂不死论。另一派是没生也没死,生死都只是一种幻象,即佛教的虚无论(四大皆空)。基督教认为人的肉身虽然会消亡,但灵魂却不会消亡,也就是把看待生死的问题超越于肉身之上了,于是人便获得了永生,即灵魂不朽。而佛教却连人的肉身、现世生活都一概否定了,认为那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幻象,无所谓生也就无所谓死。让人看破这种“生命”“红尘”之后达到“无我”的境界,也就是从“我执”中解脱出来。在这几种态度中,最悲观最消极的就是佛教的生死观了。不过佛教的生死观也是最透彻的。至于这几种态度哪种是对生死最好的态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生灵也有自己对死亡思考和认识。我没想的那么复杂,仅从生命这个过程认识出发,我以为死亡就如同有黑夜就会有天亮一样是一个自然过程。死亡就如同一个人要离开一个地方远行而不再回来是一种告别仪式。死亡就如同生活里难以找到真正的平等,而自然赋于我们一次绝对公平的待遇。死亡还是一种生命的更新形式。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生命的过程包括诞生、生长、成熟、衰亡。死亡是生命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节点。人类一直在与自然争抗,想尽一切办法延长其生命的长度。还有一些帝王将相寻求所谓的“仙丹”,企求长生不死。但只要是生命就没有不死的。无论以后科学多么发达,即使到了人身体上衰竭的器官可以像修理汽车换零件一样时,抑或克隆出了人,但我依然相信辩证法的力量,肉体的生命没有永远。明白了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自然过程,我们就会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就会以平静的心情对待死亡。我们会像对待出生一样,生之自然,死也自然。

  死亡是生命的告别仪式。理解这一点更多地强调了人文的意义。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与别的生命发生联系。你既是独特的个体,同时你又隶属于某一群体,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你与他们有着诸如亲性、爱情、友情甚至别的什么情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死亡便是你与他们告别的仪式。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要远行了,在他们为你举行的告别仪式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表现?人生有无数次的告别,这一次虽然是最后一次告别,你依然应像以前那样,除了依依惜别,更多的应是从容。急切哇哇声中来到这个世界,从容的转身离开这个世界。如汪先生所言“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把背影留给人们”。从容的转身,让我们的离去多少有些显得优雅。

  死亡是生命的公平待遇。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真正的公平,但死亡除外。一生中你见到了太多的不公平,但你都无论为力促其改变。当你思考死亡的时候,你感觉到了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布衣走卒,无论生前多么辉煌显赫,还是平庸低劣。每个生命离开这个世界时都是平等的。死亡是神奇的造物主赋予生命的最公平的礼遇。想到这点,你多少会有些欣慰和坦然,都一样啊,有何计较呢?明白死亡是生命公平的礼遇,你会淡然面对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更新形式。事物的更新从来都是以旧事物的衰亡开始的,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旧的灭亡,新的诞生是生命进化的必然。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个体生命不断更新的历史。人类代代相传让生命走向更高的文明阶段。如果这个地球只有新生命的诞生,而没有旧生命的自然消亡,这个星球承受的了吗?理解了这一点,面对死亡会少去很多不舍。

  思考明白了关于死亡的道理,真正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帮助我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自然、坦然、从容面对死亡,更应指导我们好好的活着,不辜负这生命一场。只有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特色,活出自己的精彩,才不会在离世的日子里留下太多遗憾。生不惧死,生而有趣。生而有趣,死而无憾。

  著名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而我想说,如果对死亡思考明白了,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2015年5月6日写于荆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