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百世之德非一日修
 
 
修改时间:[2017/12/07 16:07]    阅读次数:[448]    发表者:[起缘]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说某某人素质如何如何,这是对有教养的人的一种褒奖。其实素质最为主要的就包括道与德的修养。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注重平素的行为规范,是很难被众人褒奖的。滴水穿石,涓涓细流成江河,百世之德非一日修。

   道德乃“道”与“德”的组合。“道”是领域范畴的发展与表现;而“德”则是个人行为规范的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曾对“道”与“德”进行了详细阐述。 “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天下之道贵在选择。人生只有几十年,而宇宙空间确是浩瀚无垠。正确的抉择之道,是一生的方向,决定着德育范畴施展的环境。纵观身边人,身边事,多数人都将道化为势力之门,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不顾道德的谴责,做出有悖道德范畴的事情,导致“德”意忘形,最终是德不配位。

   上世纪,当年笔者参军的某都市,一位官至厅级的女领导,曾经为拆迁事项,与百姓大动干戈,对百姓扬言就强行拆你家,爱哪告哪告,我有尚方宝剑。这个不可一世的的舌头立即引起众怒,且有心思缜密之人,偷偷取证录音录像并举报至纪委。时隔一个月,该官员被双规,不日又被双开。

   厚德尚能载物,身为百姓之官,口无遮拦,做事不守道之规范,为人不厚,德与善远离其身,德不配位,最终必定身败名裂,这是苍天有眼。

   人若修得百世德,其言善矣口留香。解析道德容易,身体力行难得一见。

   道与德的修炼是修身养性最好法宝。现实中总是市侩对于真诚。古训有曰: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这是修不厚的体现,人无完人,世界观与思想意识决定着人的品行。有人无故关注他人之行踪,好奇心的驱使并搜集他人各种隐私。无故诽谤和否定他人,若否定他人,首先定位自己。善良是本能,伪善是后天。你的意识形态有问题,品行不端,一双伪善的是非眼睛总寻觅着他人的内心,就是不见自身的毛病。

   怀才不遇,机会多多;遇而不才者,笑柄传天下。伪善、市侩者多为遇而不才,他们道之领域往往走了路线极端,此等人常常“官星”吉旺。马屁拍得响,早晚当个长。果不其然,金钱上的贪婪者就是道德上的小人,贪者与伪善者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贪者无德,伪善者取官有“道”。

   人贵有自知之明,涵养是人与动物的区分。涵养是德智修养的最高境界。某位同事因与另一位聪慧有加的同事有思想纠葛,某日另一位同事调离,她欣喜若狂,不能自制,流窜各科室进行口头庆祝。这些就足以充分暴露其内在的险恶之道,也足以证明另一位调离的同事冰雪聪明的涵养。君子不屑与小人斗,小人阴谋诡计昭然若揭。从中透露着道与德的修养。

   老子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只要人类存在,道与德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平民平实的素养,需要在阳光下进一步滋润,永葆春色;为官不仁者还是目中无人者,抑或是自以为是狂妄之徒,需要回炉深造,走进道德,持之以恒去修德修身。

   百世之德非一日修,道德无需推销,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修德立本是人生必修之课。谨记:目中有人,口中有德,行中有善。

   文/原利隆

   2017。12。4。

 
 
 
下一页:老婆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