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家书
 
 
修改时间:[2017/12/04 01:07]    阅读次数:[417]    发表者:[起缘]
 

  南方也渐渐进入冬季,晒太阳成为人们的奢望。迎着阳光,手捧书本静静阅读,身心暖哄哄的,也算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就在昨日,静坐窗边,看了多时,忽感腰酸脖子痛,想伸个懒腰,仰头望去,忽见衣柜上的一只旧箱子。箱子不大,但很精致,几经迁徙,几经搬家,没舍得扔掉。箱子跟随我二十多年了,刚当兵那回儿,在每月七元钱的津贴中省下来买的。许多地方都已被磨得露出真容,看来是货真价实的牛皮。

  箱子装着家书,一些在我看来是值得珍藏的家书。十九岁从军来到了部队,写信也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保存下来近三百封家书,不曾遗失。只是后来有了电话,写信越来越少。

  说起家书,许多人会想到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家书,而在我脑子里,永远抹不去的,那就是父亲的家书。“见信如见人”,都是过去写信常用的开篇语。父亲虽已过世多年,时代也变了太多,每当打开那些家书,内心对父亲那种感激之情由然而生。

  父亲属于有文化之人,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用得一手好算盘。过去说的叫“左手算盘,右手笔”。早些年,上学,大概是两件事,打算盘那是基本功,做一个小学徒,要是会打算盘,也会弄个账房先生做做。能写得一手好字,弄口饭吃吃总是有的。或是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很容易弄个“师爷”做做的。称绍兴人为“师爷”,大概是相传已久的事了。古代县官老爷身边总会站着一个人,县官老爷办案,还时不时地转过身去与这个人嘀咕什么,这个人就是“师爷”。“师爷”虽无官职,亦是能养家糊口的。父亲这个时候,早没有了“师爷”,却也是年轻有为,做过一些革命工作之人,懂得一些为人之道。

  自从我到了部队,父亲对我这个放牛娃出身的毛小伙,总是不太放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写信。在那个年头,写一封信也算是高成本了。八分钱的邮资,加上信封信纸,也得一毛钱了。当时的一斤大米,也只要一毛三分八厘。

  打开书信,望着亲人写成的文字,激动得流下眼泪,也是常有的事。回忆起这些事,既是心酸的,也是温暖的。家父有知识,不用求人写信,倒是经常帮别人写信。也许,当时的一封信,比现在的苹果手机要稀罕得多。那时送信做投递的,被美称为“绿衣天使”。在农村,每天步行跑几个村,也是很辛苦的。在一个小山村里,有子女在部队的,那“绿衣天使”最明白,把你的家底弄得很清楚,“绿衣天使”会把信直接送到家里来的。一个家庭,能收到从部队来的书信,与挂着门口“军属光荣”的牌匾一样,也是荣耀的。

  在部队的小伙子们,极少会把家书随意丢弃的,那至少是对亲人的不尊重。父亲的家书,一直视为珍宝。我是一个做事很细心的人,拆信也不会随意撕开了事,而是会找剪刀或是刀片,割开信封。看完以后,又会原样折叠,装进信封。父亲的来信,一般会看上两遍,有时会把重要内容用笔画起来,甚至抄写在笔记本上。

  父亲是认真的。父亲的来信,很少写些家常琐事,大多言辞比较重的,只是每一次的书信总会带上几句暖心的话,“训练要注意安全”、“晚上站岗放哨不要冻着”,等等,显得特别的亲切。父亲的来信,也会有意无意的,用母亲的口气写上几句,也就知道那是母亲的叮咛。母亲总是提醒父亲,给儿子写信不要讲家里的烦心事。“部队不是能随便回来的,说了也没有用,反而分心”。母亲不识字,总是说自己为“亮眼瞎”。在养育子女的时候,无论多穷,母亲总是说,书一定要读,不能像我这样,看一封书信也得求别人。事实上,那个时候,不识字的也是不少的,许多家书会让别人去读,可见当时人与人间的真诚与友好。

  父亲是有要求的。“要认真学*文化知识”、“要听首长的教导” 、“要练好军事本能”,诸如此类的话,总是经常出现在家书里。说起学文化,探亲回家,父亲拿出我写给他的书信,对我说,哪里有错别字,哪些语句是如何的不通顺,等等。父亲只是读过几年小学,而我至少也是高中毕业,想起来真是脸红。

  父亲是讲政治的。在离开父母从军的那些年头,家书是我成长的路标。有那么几年,任职于部队一家基层单位的财务主管,每年经手上千万元的资金。做财务,最重要的是懂得财务纪律。记得曾国藩老先生的家教,倡导的是表里一致,内心不存邪念,严谨的做事风格,懂得“慎独”。说来也真是这样,父亲的家教也与之相类似的。钱是好东西,看到我这手上那么多钱,虽是党国的,但也会有人来惦记的。只是我这个人死脑子,一直不开巧,为之得罪领导,穿了“小鞋”。想不通,心里一股子闷气,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父亲写信。

  那一年,恐怕是父亲给我写信最多的一年。对于一心想着进步的人来说,受到领导的打压,也是难以接受的,着实有些迷茫。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一直以解放军为榜样,他们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我精神世界低迷时候,父亲的家书让我走出了迷途。父亲信中,没有一句去责备那些领导的言语,总是鼓励我,要坚持原则,因为那是正确的,因为那是做人的本份。打开那些家书,字字有骨感,句句励人志。“做人要走正路”、“那是共产党的军队,听党的话不会错”、“只要是对的,就要认定走下去”。现在想来,这些话也是会让许多人脸红的。曾经,在“文革”的那些年头,父亲被错批,被关押,仍没有动摇他对共产党的信仰,与之现在,那些拿着共产党的薪酬,占着共产党的官位,又骂着共产党,甚至违法犯罪,父亲对我的教育实在是高见。

  人生的路不平坦,走过来了,就会有成就感。当我把一张张立功喜报通过当地政府送到家里的时候,认识到,父亲的教诲是多么的英明。在我成为这个部队的先进典型时,父亲的家书也就成为事迹材料之一。部队首长站在主席台讲:“在这位父亲面前,让我们感到惭愧”。表彰会上,当部队首长把金灿灿的立功奖章挂在我胸前的时候,我含着激动的泪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父亲。是父亲的片片家书,才让自己走正道,不信邪。这军功章,有父亲的一半。

  没过几年,我被保送上了军校,职务也随之升迁,待遇也渐渐提高。

  父亲是看得远的。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我进入这个年龄的时候,父母是第一高兴的事。当我打算结婚的那一年,父亲的书信也多了起来。生长在小山村,自然比不上自己工作的省城。向往好一点的生活,也是每个人的期望。只是父亲有自己的想法。记得有一次,我写信告诉父亲,准备点钱,把家里那破旧房子整修一下,添置一些新的家具,让省城去的女友看着也舒心一些。几天后,家书到了。满心欢喜打开书信,想着父亲肯定按照自己意思,把那些事做好了。

  父亲的书信,全篇都是言辞激烈的批评。当时,我已经是部队基层领导了,常常是批评教育别人的。时至今日,打开那些家书,想想父亲的话是多么的经典。“当了干部就想着享受是危险的”、“享乐主义要不得”、“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意味着倒退”。想想现实世界里,那些触目惊心的高官腐败,那些小官大贪,那些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的,父亲的话是那么的有见识。

  岁月见证了那些泛黄的家书是值得珍藏的。俗话说,做官先做人。一个普通干部,说不上是什么官,只是党纪国法的标准是一样的。人生要走远,没有一个高贵的品格,读书又有何用。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尽管多次遭贵族排济,被流放,最后以死相抗,成为千百年来做学问之英才的榜样。司马迁受宫刑,发奋完成所著史籍,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能史《史记》。 一代名臣曾国藩,一生写了许多家书,大多是写给子女家侄的,“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由此想到社会上那些败家子,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坑爹到了令人作舌的地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渐渐远去。社会进步了,通讯越来越便捷,已经不需要写信了。只是想起搁在那里的旧皮箱,保留着那么一段不舍忘却的记忆,感慨万分。每当静坐思父之时,看看那些泛黄了的书信,温*旧日时光,触摸曾经的真切,既是对父亲的怀念,又是对自己的警示,所有的一切,即是仰望星空,无愧于人生,让自己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