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采访的收获
 
 
修改时间:[2017/11/20 15:07]    阅读次数:[551]    发表者:[起缘]
 

   近日,从新闻媒体欣喜地看到:“‘胶东王都•大美平度’2017(北京)文化展览周今天在民族文化宫盛大开幕。开幕式上,近500名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农民刘元久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家庭生产生活明细账本;这是继2007年刘元久的账本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后,第二次成为“国家记忆”,也成为该馆在国内收藏的唯一一本由农民自己记录的家庭账本。”

   刘元九,何许人也?曾是我2008年的采访对象,观看了他的报道,我非常激动,重新查找了当年的采访报道:7月20日,我慕名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这个村座落在山脚下,因提前预约,刘老汉已等候在门口,见我们冒雨赶来,他十分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了屋,这是一套比较讲究的房舍,而且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一见刘老汉就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中等个儿,黑红的脸膛,十分朴实,他自我介绍叫刘元九,今年56岁,改革开放前,一直担任生产队里的保管员、技术员,因刘老汉外出有事,我们寒暄了几句便直入采访主题。

   “刘大哥,听说您一直记着账本,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

   “是啊,中央电视台1套、7套,还有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市委组织部等都来采访过。”

   “您当时为什么想起要记账本,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是一种什么精神打动您?”

   “闲着也是闲着,记着账本看看大包干后每年收支有什么变化,自己心里有数,也有过去当过保管员的原因吧。”

   “您是从哪年开始记账本的?”

   “是1982年,俺村开始实行大包干时。”

   刘老汉说着就把一大摞账本拿出来,按年份分的很详细,我看了看,全是过去记账用的账本,记得密密麻麻的,我认真数了数,共28本,装了两大方便袋子。

   “您通过记这些账本,有什么感触和收获?”

   “我就因为记了账本,被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后,接触到的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都很多,我经常对他们说,我就是要通过记这些账本,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感受到对未来的希望,增强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当时的采访虽然是短暂的,但刘老汉和他的账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更带给了我深深地思考。采访后,曾发表于《中国电力报》、《山东电力报》等新闻媒体,2012年11月30日,又以《刘老汉的用电账本》为题,发表于《工人日报》,曾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重温刘元九老汉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家庭生产生活明细账本的消息,重新唤起了我的兴趣,他接受新闻媒体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刘元九拿着近年来的账本激动地说:“老少爷们儿,大家都看看这就是我记账用的账本。2013年俺家的收入是45426元,支出是26020元,这一年手头剩了19406元。到了2016年俺家收入了95645元,支出了42448元,剩余53197元。增长了近2倍。咱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

   有了先前的采访,我便感到了由衷的亲切,有了第二次“国家记忆”,我便受到了震撼。刘老汉35年如一日,他让记录成为一种*惯,确实不简单。一摞摞记账本,留下了他一行行笔迹,记录着家庭的收入、支出,记录着农村的印记,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每每翻动着这些账本,都会产生联想和对比,都留下了他的无限感慨和思索,留下了他对党和国家的感恩,留下了他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增强为实现中共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

   刚才,我乘着兴致向刘元九老汉表示祝贺,并询问了他的一些情况,这位65岁的采访对象依然那么谦逊和朴实,我却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采访对象的账本再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刘老汉记录账本有收获,我采访刘老汉也有收获,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