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东林广场,难以评说的东林党人
 
 
修改时间:[2017/10/29 17:07]    阅读次数:[463]    发表者:[起缘]
 

  东林广场,是因为附近的东林书院而得名的,附近还有一些名人故居和历史陈迹,比如王选事迹陈列馆,还有一侧的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于2006年恢复招生。

  沿着东林书院旁的小河向北行,在转角处有东林广场地铁站,这块不算太大的广场,就是东林广场了。

  广场由北向南,依次分为东林文化广场区、东林书院核心保护区和书院入口广场区。文化广场占地6000平米,用沿路的绿化带和水面分割过渡,把书院和开放式的广场区域分开。成片栽种的树木和水生植物,不仅分隔了两块不同的区域,也绿化了城市的景观。

  在连体的两个亭子里,老人们正在高谈阔论。或家长里短,或家国大事,真正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有的则成双捉对地围坐着小桌子打牌,神情或轻松或严肃,主要看个人的心态和手里抓住的牌是好是坏了。

  茂密的水生植物花序已凋,只有几株再力花,还顽强地挺立在河流的一端,肥大的叶子,配上细碎的小花,给广场带来了几分小清新的味道。

  一旁的马鞭草,也摇曳着风姿,配着蒲苇硕大而肥美的花序,仿佛又是一处园林小景,更矮些的黄金菊在阳光下金光灿灿,把这一方绿植也照得明艳起来。

  而一旁的那丛翠芦莉也是吸睛之所,配上同色系的细叶美女樱,深蓝浅紫,背景则是高林茂树,颜色相当冷艳。在初秋猛烈的太阳下,心里忽然就感到了两分清凉。

  转过一块影壁,才发现这里的翠芦莉开得更好。每位匆匆路过的行人,都会稍稍驻一驻足,这片蓝紫色,在秋天里开得实在太美丽。

  在东林广场的西侧,是浮雕墙,掩映在一片竹林里。浮雕当然是与东林有关,高冠广袖,是明末时期的装束,浓缩了东林书院的兴废历程。

  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一个“党”字,就是朋党的意思。顾宪成、高攀龙等讲学之际,正值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东林党人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的口号,这些口号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评判,也应该算是积极的。东林标榜气节,崇尚实学,对于扭转当时的士大夫风气,确实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他们在讲学中,经常会触及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议论如何改变政治腐败和民不聊生的现状。他们把读书、讲学和关心国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才有了那副家喻户晓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事实上,东林发展到后期,最终沦为了大地主和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当时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为政见的分歧,最后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东林党人代表的是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借崇祯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各种商业税收,使明末的财政收入不得不依赖于普通的农民,间接地造成明末农民大量破产。明朝最终走向灭亡,恐怕东林党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期以来,人们对东林党人的功过是非,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东林党人“表现出来的士大夫的耿直、勇敢、刚毅,为了理想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万古流芳”,是值得后人敬仰的。而最终导致的党争,只是“无心之失”,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责备。而反对者则认为,东林党人“缺乏治国才能”、“党同伐异”,所以最终东林党人的悲剧,也就是“咎由自取”了。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东林党人的创始人顾宪成和高攀龙等,在当时的士人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所以东林书院才会成为江南士人的舆论中心。

  东林广场的对面“人民中路40号”,有一处破旧的房子。我探头看了看,正在纳闷高楼大厦间的这座危房怎么没有拆迁,走进一侧的墙边,居然看到有两辆共享单车。难道这里还能住人?好奇地走进去,看到在很不显眼的地方,有一块牌子“侯桐少宰第”。原来是侯桐的故居!

  侯氏家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极深的望族,侯桐号玉山,字叶唐,无锡人,嘉庆四年秀才,十八年中举人,二十五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奉天学政。道光十一年陕西乡试任主考官,累官至吏部左侍郎。按照清代的称法,吏部侍郎为少宰,因此他的宅第就被称为少宰第。据说侯桐于道光二十五年告老还乡,有四十三只官船,因没有河道到家门前,还专门开了条小河浜,可见侯桐也是深受道光器重的。

  侯桐少宰第建于清道光初年,是一组规模较大,很有江南特色的官宦宅第。前后共有五进,面阔五间。抬头看了看头顶似乎摇摇欲坠的屋顶,还是胆着肚子往里走去。这里于2003年就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到现在似乎还没有修复的迹象。残垣断壁,荒草丛生。不管是院子,还是房间,似乎都荒废着,堆着杂物。上楼的门,被紧紧地锁住,却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的。

  隔着一堵墙,还能听到清晰的人声。是墙那头繁华的街道,还是附近的无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