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创作需要坚守的灵魂高地
 
 
修改时间:[2017/09/26 09:27]    阅读次数:[475]    发表者:[起缘]
 

   创作需要坚守的灵魂高地

   文|冯军成

   我们是特殊人,也是一般人。特殊之处在于我们肩上扛的是记录历史的重任,一般之处在于我们和其它人一样都要食人间烟火。

   我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创作者,我很少自称“作家”。这两个字对于我而言实在是太过于沉重。创作者与作家的差距就在于,作家追求的是将自己的感受变为众人的感受,创作者追求的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前者建立的灵魂高地是人民的高地,创作者是朝着这个目标奋进的小木匠。此刻的你,或许因为不知何谓“灵魂”高地而焦虑。莫着急,请换种思维去解读它。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个极富神圣感的词语,即“魂飞魄散”。魂能飞,说明它最初存在于地。魄能散,说明它最初凝聚成团。按照这种思维逻辑,“灵魂”是具有生命的个体。

  我是一个带着背包和思想的创作者。我最早开始创作是在2007年,第一篇小说是母亲给我寄出去的,后被《少年月刊》发表。我记得收到杂志时的情形,班主任曹老师拿着荣誉证书给我说:“你获奖了。”傻傻的我,只是笑了笑,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此后,因为热爱文学我走上了创作道路。十年来,300多万字,12部小说,我用双脚行走在乡村与城市,小说依旧是我创作的主要内容。在我看来,小说比诗歌剧本更能承载和表达历史,它更能我独立地思考陕西。

  小说中的人物说什么话,穿什么衣,做什么动作都需要考证历史,在历史中看我们可爱的陕西。这种考证历史的做法是一种精神,该用什么样的名词与它连用呢?我选择了陕军精神。它源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陕军东征。那一代作家身上我看到意志与精神的交织。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恢弘大气、贾平凹先生的《废都》婉约细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高屋建瓴。他们是陕西人的精神名片,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名片。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也学到了怎么才算一个合格的作家?在此,我用三个事例做简单的描述。

  陈忠实先生是西安人,他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找到了写作的灵感。他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进白鹿原干裂的土地上。从田间地头的走访到庙堂之高的阅览,他也从童年记忆中找到了灵魂高地,即书写百年国史。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证明了陈忠实先生的创作是成功的。对于青年作家,他曾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大树底下难乘凉。”他对此也解释过,青年作家最初是模仿,但长此以往万万不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思想高地。至今,这些事我记得很清楚。

  贾平凹先生是商洛人,他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找到了写作的素材。第一次见平凹先生是在他的老家棣花古镇上。不瞒你说,我见到的平凹是照片中的他。照片是在离家不远的水潭前拍摄的,他严肃不喜言笑。第二次我有幸见到真人是在贾平凹文艺作品全国研讨会上,他在演讲时提到商洛的山与水,鸟与天。能够听出,他的作品已将商洛融入了,商洛也因为他的作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更多的人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秦岭之大美。

  路遥先生是榆林人。他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找到了写作的动力。没有去陕北之前,我眼里的陕北是荒芜的。去了陕北后,我发现陕北是旧颜换新貌。在路遥生活的年代是生存环境恶劣的年代,也是文学鼎盛的时代。路遥没有将文学神圣视为压力,而是从报纸中寻找写作的动力。阅读其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激情燃烧与困难辉煌因时代而变化。

   时代需要文学,文学需要时代。秉承陕军精神,青年作家有责任也有义务立足陕西,从一般中发现陕西的特色,记录好陕西历史,讲好陕西故事,实现由创作者向作家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