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炊烟袅袅催人归
 
 
修改时间:[2017/09/04 10:07]    阅读次数:[436]    发表者:[起缘]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真真切切地道出一个游子之心,也把我带进了思乡的梦里。曾经的岁月,带着浓重的泥土味,带着父母的叮咛,带着家乡人的嘱托,也带着自己对人生的追求,走出了那个养育我长大的地方。时光快得让人来不及捉摸,已然离去,在许多的日子,总是梦想着游子的归去。昔日的乡下土包子,现已是社会一角的士人;昔日的风华正茂,现已是两鬓白发上头。日升月落,春去夏至,世事的变迁,时光的流转,一切都是变化着,不变的是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真所谓是岁月催人老,炊烟催人归。

  食得人间烟火,守着人生淡淡的味道,时光的彩笔,总是书写着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那些散漫,那些轻盈,那些收获,那些快乐,所有的一切,都已归于人生的行囊,满满的人生,无悔,厚重,又是精彩。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到家乡,我总是用这样的诗句调侃自己。走进曾经是那么熟悉的村子,现在却是那样的陌生,仿是村子里的一切都在变,变得有些不认识似的。

  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直达村子,四个轮子的汽车替代了我们的双脚,祖先留下的那些青石板小路,早已是长满了杂草,许多地方已是下不了脚,进不了身,一切都成为深根蛰伏的故事。前些年,总是想体会一下小时候走过的那条路,放弃好好的汽车不坐,硬是从城里走到自己长大的那个村子,只是村子里的人,都会有一种异样的目光投来。这些年来,走路的越来越少,那些路也就不成为路了。也许,“走的人少了,路也就没有了。”

  到了村口,见得原先的村貌几已变换。祖先种下的那些参天大树,不知何时被砍去。小时候,大树下,孩子们三五成群,坐在那些高高拢起的树根上玩耍,抓蜻蜓,捉蚂蚁,过家家,快乐的童年,还是在眼前,那些欢笑声,无时不在响起。原先来到村子,从外面是看不到村庄的,全被那些大树笼罩着。在过去,有文化底蕴,有历史渊源的村子,都会是这样子。听父亲说,这是中国几千年风水观的一种内涵,说是风水,也是深藏着许多科学道理的。在过去,一个村子,一家农舍,总是不会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中,村口总是会有大树森林罩着,家舍一般会有照墙挡着,就像是一个人的胸部,不可以直接裸露一样。村口是一个水库,记得小时候,每年冬季,放完水抓鱼,家家户户还能分几条,成为过年餐桌上的美味。村口的大树被砍伐后,水库堤坝完全暴露着,坝面现已被砌成了石坝,看上去漂亮了许多,只是完全没有了先前的那种韵味。

  站在村口,整个村子尽收眼底。就山沟沟来说,这算是个大村子,有着上千的人口。整个村子是清一色的江南木结构瓦房,看上去很是整齐。偶尔会有小间的茅草房见着,那是在角落里,作柴房用的。这样的村子,防火是所有村民的共识。早些时候,或是田间地头,或是外出归来,总是会看村子里的炊烟升起,催促着人们回家。那时候的村子,许多家舍都是几十年不变,居住在这样的一个角落,无争无患,无忧无虑,人生的那么一种满足感,都会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些年,好像村子每一天都在变。外面的世界总是那么精彩,人心变得活络起来,村子里的年轻人,总是向往着走出去,现在的村子已经留不住人。村子原先的样子,完全变了。先前那种整齐的农舍,不复存在,没人居住的旧宅,年久失修,有些已经倒塌,村子显得七零八落,给人以败落的感觉。靠村口不远处,有几幢房子特别显眼,三层、四层的水泥结构,外墙贴着色彩艳丽的墙砖,看上去很有些档次,这些,让人感觉到村子的变化是向前的,让人们看到了某一种希望。

  走进村子,原先那些石板与鹅卵石铺成的道路,许多地方被水泥所覆盖,变成了古今结合的村路,与那些古色古香的老宅,显得格格不入。最大的变化,大概是山山水水的变化。村子里,曾经养活过多少代人的几眼水井,已经废弃,被山上引来的自来水所替代。祖辈人留下的大片水田,几乎没人耕种,有些地方已成为山林一般。记得小时,长辈们总是说,做人须是以勤为本,切不可让田地荒废。那些年头,走在路边,看到哪一家的田地长了杂草,定是被人取笑。曾是稀稀拉拉的山林,现在变得郁郁葱葱。世事的变迁,透过缝隙间的阳光,透过迷雾中的时空,透过那些残墙碎瓦,斑驳的旧宅,感慨不已,祖辈人用一生,诠释地老天荒,将岁月书写在那一片土地上,续写着自己的勤劳过往,留给后人将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几经岁月,现在的村子里,也是难见过去炊烟的升起,农家的许多烧柴灶,已经用得不多,液化气灶具家家有,大概,旧的,总是会被新的来替换,无论我们心里是多么的不情愿。

  炊烟升起的地方,便是一个家。小时,*惯等待着缕缕炊烟的飘起,想象着每天坐在灶前那一个人,升起人间烟火,因为有这样一个人,才有一个完美幸福的家。多少年过去了,盘旋在屋顶的丝丝炊烟,香气袭人的饭菜,桌上摆放的碗筷,一柴一枝,一情一景,一身一影,岁月是无法磨灭这些的。

  早晨薄薄如纱的炊烟,淡淡如诗般升起,伴着些雾气,在朦朦胧胧的天空中缓缓舒展,一天的开始,一天的希望。中午时分,风和日丽,炊烟细细绵绵,散落于大地,呼吸着带有草香的空气,让每一个人感到和和的暖意。每一天的傍晚,炊烟四起,轻轻渺渺,斜阳照射于村后的山上,一波波的金黄,伴着如洗的月华,晚归的牧童,吹响竹笛,劳作的人们,肩担着一天的收获,回归于炊烟升起的地方,浓浓的乡土味迷漫在空中,所有的一切,都在编织美妙的生活,也承载着每一代人的足迹。

  感恩生活,珍藏温暖,懂得去欣赏,安然释放美丽的人生。人生路上,无论走多远,无论遇上谁,无论看到怎样的风景,多少前尘往事,也会烟消云散,抹不去的是思乡情,忘不了的是那个炊烟升起的地方。时光流淌,人世漂浮,烟雨弥漫,总会超越红尘,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个心结。在这样一个老去的途中,每一天都在与时光挥别,几十年,太过匆匆,只是最初的模样,总是难以忘怀。一个人的时候,静静地站在窗前,想念曾经,想念回忆,想念走过的路,更是想念曾经端坐灶前燃起炊烟的那个人,不禁落下泪滴。人生确有许多的无奈,青山依旧,炊烟散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相思。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国人的那种叶落归根观念,千百年不变,离乡的日子,那种强烈的回归心情,无法用文字来写成。在时光深处,总是在追寻,追寻远去的记忆,追寻远去的背影,追寻故去的亲人。在花开花谢的轮回中,在春夏秋冬的往返间,尘封了多少过往,读懂了多少故事,一份情谊存美好,一份墨香写春秋,时光流转,岁月如梭,心存初时,眷恋远去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