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秋天。每当秋天来临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总是会反复地吟哦这四个简洁的字。这四个字单单从表面去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要是将古今中外所有描写秋天的文字汇集在一起,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同我一样发出由衷的赞叹并且也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声:美了,秋天! 我们先从元人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说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个篇幅一共才二十八个字,却道尽了秋天的全部意象和韵味,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无奈和苦楚。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让他对秋天格外敏感垂青、体验也格外比别人深刻。是的,当我们闭上眼睛吟诵这首千古名作这时,安静的脑海里立马会出现一副长轴画卷,夕阳黄昏里,远山点点,若隐若现,一个漂泊的旅人站在驿桥之上,听河水远去,观两岸景色,那千年的枯藤和老树在风里默默饮泣,引来了一只孤单的乌鸦引颈悲鸣,声声叹息过后,西风吹紧,一匹瘦马冲天而起,带走了作者孤寂的灵魂……。好一个马致远,仅凭这副字画就足以让自己流芳百世,美名传扬!因为有了这副作品,不仅美了秋天,而且美了文化和整个生命! 说到生命让我想起另一个写秋天的人,他就是中国文坛大名鼎鼎的才子郁达夫先生,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把故都北平的秋意、秋味、秋韵和秋风以及秋雨都写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的地步,如果将生命置入其中,那一定是满身的秋味,与整个的文字是一样的充满韵致。老实说,我阅读过达夫所有的文字,无论是小说还是旧体诗当然还包括他的创作理论和书信等等,没有一篇象故都的秋那样让我痴迷,让我百读不厌,如果说马致远的小令曾经让我反复吟哦的话,那么达夫这篇美文更是让我生命倾倒!孔夫子闻乐有三日不知肉味,我读了这篇文字有不识自己之感,生命、灵魂、意识里都充满了秋的况味。哪怕是呼吸里也一样粘满了秋的味道。尤其到了面对秋天,一个人坐在天井里,望着一线蓝悠悠的天空,喝着漫不经心的苦茶之时,更是让生命多了一份对自然的崇敬、生活的热爱!心里泛起的潮涌与向往增添了与秋一样美妙的情致,我看着它婉转流淌,与沉静的月色一道翩翩起舞!我在想要是我的生命能化作文字里的一片凉雾或者一支残荷,为整个秋天守缺那该是多好啊!是啊,美了,秋天,那是由达夫带来的文字体验,也是我自己灵魂里领略后发出的小三和弦! 哦,美了,秋天!当心灵摆脱了文字的一路纠缠,来到现实的生活里,生命依然被秋天的美所包围,走进秋天,无论是眼前的田野还是远处的树木,都不得不令生命发出喟叹,天空、大地是那么地辽远而沉静,那黄昏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在秋风里变成了牧童短笛的音符,飘飘荡荡,与朵朵白云一起坠入河谷,露裸的河谷盛满绿肥红瘦,在夕阳里,一只归来的船浆带起的水声,让我禁不住畅想,如果真的有生命的桃花源,我愿意割舍生命里所有的一切,随从柳屯田去做一个不闻时世的渔夫或者山野樵夫岂不美哉!我记得他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那么,就让我在南山之顶种上朵朵霜菊,以此来表达我对他知遇的感情和追慕情怀!如果说柳屯田的心里盛满了菊花的清香,那么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对进入秋天的生命发出的感慨和领悟,而我也是同样来自心底里涌动的浅唱! 作为饱尝秋色秋味之美的我当然知道,面对一样的秋天感受和体验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时会天壤之别,就拿本文提到的两位名人而言,对秋的认识有着鲜明的不同,马致远通过老树与古藤,瘦马和昏鸭等景色将自己置身于无助和孤苦之中,而达夫完完全全是站在风景这边独好的角度来抒发对秋的赞美与向往,不仅如此,而且愿意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为什么会有怎么大的区别呢?其真正的原因恐怕就是性情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而我自己也许是出生于这个季节,或者是受了多年中国文化思想的浸淫,抑或是生命平淡的缘故吧,故对秋天里的一切感同身受,才使得生命与之发生联系,当然淡泊的性情也促使我与秋天里的一切亲近,长此以往,面对秋天,心里自然吟哦:美了,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