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谁来为罪恶买单?——《伊甸湖》观后感
 
 
修改时间:[2017/06/26 23:07]    阅读次数:[519]    发表者:[起缘]
 

  犯罪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部电影《伊甸湖》,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是压抑绝望的。无限美好的影片名字,与丛林中残忍追杀凌虐两位成人的那群“恶魔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简直难以想象,这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本该在学校认真学*的他们,却三五成群地四处捣乱,骂脏话,偷别人的东西还不知悔改,到最后甚至伤人性命,变本加厉。这是一个无秩序、无法律的地界,讽刺的是,坚守法律意识因而错失自我防卫最佳良机的主角们,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而这群少年中相比之下良心未泯的两个孩子,反而被绝望的女主杀死。影片最后的结局,女主被镇上居民所救,却惊恐地发现这些大人就是那群恶魔少年的家长。听着珍妮被布莱特爸爸拖走时发出的凄厉惨叫,内心深处涌现的是对人性的绝望,这是我们谁都不愿看到的结局,但也因为它的现实才显得更为心惊。

  本片讲述的是青少年犯罪。影片结尾那些家长在听了珍妮告知的真相时,轻飘飘地说了句“他们还只是孩子”。我们大多数人会误认为青少年只是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不会犯多大的罪。殊不知这样的纵容,会发展出多么可怕的结果。青少年们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分辨是非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较弱,加上法律意识淡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就会走上歧途,而他们所造成的罪行,比起成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个看不见警察的偏僻小镇,家长们的教育方法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采用体罚来管教孩子,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影片的最后一幕,布莱特戴着死去男主的墨镜,冷漠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看得人胆颤,我们可以预想,这次事件之后,布莱特将成长为比他爸爸还要残暴的人,这是罪恶没有被惩罚后的可怕延续。

  关于为什么取名伊甸湖,我认为这来源于《圣经》。经上记载说耶和华神在东方造了一座美丽的伊甸园,让亚当和夏娃管理这园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并嘱咐他们林中各样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生命树和辨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因为吃的日子必定死。然而夏娃没能禁住蛇的诱惑,吃了辨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还让亚当也吃。上帝知道后大为恼怒,将二人赶出了伊甸园。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原罪,即从人类祖先的血液中流传下来的罪恶。因而我觉得影片取名为《伊甸湖》,似乎也隐喻着这里即将成为一个制造罪恶之地。此外影片中被自己同伴烧死的小男孩名叫亚当,这似乎又是一个巧合,但我认为导演这么安排是有他的意义的。亚当经常被那群少年欺负,后来又帮助他们骗女主,使女主置于险境,这段场景照应着《圣经》中亚当被邪恶的力量裹挟,做出违背上帝的事,从而成为人类罪恶的源头。亚当最后被惨烈烧死,更助长了少年们心中的邪恶之火,他们变得更为狠厉无情,强大的恶势力最终让上帝都放弃了这里,所以影片那令人绝望的结局,虽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却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说,东方是耻感文化,西方是罪感文化,从这两个细节可以看到,影片有着浓烈的西方色彩,符合西方的文化背景。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犯罪,这是人类从祖先那里就有的本性,所以我们才需要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喜欢暴力体罚的父母更容易养出心灵扭曲、麻木不仁的孩子,尽管他们还只是一群孩子,但他们的破坏性,比起成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没有办法去选择自己的父母,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教育父母们采用合理的教养方式,改善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罪恶的苗头失去继续膨胀的养分,才有可能让孩子在清澈的天空下快乐自由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