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说,有些岁月,我已告别,有些时光,才刚刚开始。 这是偶然从《见素》作者吧啦的微信分享里看到的一本书,认识的一段行于千万人之中,看似普通却走出不一样行径的旅程。《孤单的人,总会相逢》的作者名叫小寒。这本“用一年的时光去流浪,用半年的时光将这些珍贵记忆一遍遍在脑海中回放,筛选,研*,再打磨成一个个铅字”的书籍,看到只言片语就立刻想要下单,把它买回来。 经历的世故人情并不算多的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很少。其实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地点,而是心。内心所向,素履所往。旅行的地点不需要多远,景点不需要有多好的口碑,别人说好的景点你不需要都去看,不需要赶时间,不需要做计划,旅行不要约束,旅行本来就是意味着你拥有了一段时光,可以逃离开现实的种种束缚,开始一小段自由和洒脱的时光,当然在这段时光里你并不是无事可做,你要做的很多。 譬如学会收获,学会放下。 我知道越来越多的笔者,会选择在人群中隐匿,外出旅行一年半载,然后一边旅行一边写下许多文字,对于他们而言,也许他们是在现实的国度里找不到心灵归依,只有在漫漫旅途中才能找寻到震撼心灵的那部分。思想的吉光片羽都存在于陌生的旅途中。旅行是用智慧在行走,是放飞和回归。 也有文说,当代这种写手沉陷旅行写文的现象,是一种文学路上的偏离。我既不对文学大师的批判表示赞同,也不对这种方式作任何评价。我只认同,一个真正的作家,笔者,只要他的文字能抵达内心,能纯粹能有直通人心的温暖或是震慑的力量,这就足够了。 再回到旅行的话题,旅行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我最喜欢的一类人,一个是流浪的,一个是守候的。 流浪人里面有歌手有艺人,他们在旅途上的角色是漂浮着的,旅行路上流浪歌手的一首曲子往往就会让你的思绪和你的目光变得无限长远而柔和起来。你不需要去探求他们曾经的遭遇和心情,只要你见到这样的一张脸,听到这样深邃的一首歌,就能知道,陌生城里的这个人,经历的种种,或许有一种是与你相似的。在旅行类的节目上,曾听过纽约街头,随处可见的艺人,他们弹吉他的水平,唱歌的水平会比专业的歌手吉他手演奏的更好。但是谁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他们还在流浪。在人生这场修行中,有些问题永远也找不到答案。 关于守候,我希望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古朴清新的的江南古镇,随着商业化的越来越浓,古镇的街巷四处是商人和游客的吵闹,在一家石阶上长满青苔的黑瓦青墙人家家门口,坐着一个一手针线一手持绣布的老人。她在寻常人家的巷陌,穿着寻常人家的麻布青衣衫。这就是守候。在湘西凤凰城里,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老人,她们说不好普通话,与客人交流不多,眼神里满是慈蔼,脸上的皱纹刻录下岁月,然而我依旧能想象出来,她们年轻时背着竹背篓曼妙的走在巷尾的样子。每一个属于旅行的地方都会被商业化被现代文明所吞噬而失去它本真的样子,然而毕竟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坚守着最原始的部分。 旅行就是在寻找内心最初的光芒。生活中少了旅行的调剂,或许会变成木偶。日复一日的导出同一部戏,却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如果不是长大了,我还不知道,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无趣。于是旅行便成了我无限向往的事情。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内心的冲动,仅仅是脑海的一个浪漫的想法,仅仅是你的身边恰好有这样一个陪你上路的人。 生活中遇到的心乱如麻的事,工作学*上的精疲力竭,情感上的无端落寞,当你遇到旅行,遇到你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下决定也不会太难。旅行就如同人生。 关于旅伴,两个人最好,三个人太少,不如是一群人。不论是几个人,我都希望旅行路上彼此不要干扰太多,因为旅行是一件幸福而孤独的事,不论是幸福还是孤独,都不希望被打扰太多。彼此可以分享,但一定要有各自的时间去整理思绪。一起去的人,朋友亲人另一半都可以,但我希望在你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之前,一定要和一两个朋友或是独自去旅行。 孤单的人,总会相逢。我们要深信,这世上还有人和我们一样在旅行中寻找,在旅行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这一个小长假,我没有选择去哪里,而是坐上回家的列车,赶到家人身边。其实另一种方式的旅行,那就是没有目的。乘坐列车也是旅行。有一颗浪漫的行走的内心,车窗外迷离的夜色也和古镇的夜色一般迷人。小寒在书里说,其实旅行的费用不像想象中的多,他当初揣着三千块开始西藏云南等地开始一年的旅行,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饿死,并且在精神上他变得富有。总而言之,旅行最重要的是心。问一问自己,你是否孤单,你是否要上路? 经历过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再选择上路,你会明白,为什么花开的可以如此繁盛,河流为什么可以细水长流,人生为什么没有永永远远,从而学会收获珍惜,学会放手和温暖身边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