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官架子诌议
 
 
修改时间:[2017/04/14 22:07]    阅读次数:[485]    发表者:[起缘]
 

  文/张树岗

  传闻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西乡某公社干部下乡视察抬田修地,在一农舍打尖就餐。当女主人摆出热腾腾的饭菜,那位公社干部一碗白米蒸饭上手,发现米粒中黑星一点,疑是鼠粪,不禁勃然动怒,大发雷霆。女主人长于应变,神思机敏,连忙陪着笑脸打了个圆场,“好大书记哩,怎么官当的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了。那是一颗黑米。”那干部闻言回嗔作喜,将那粒“黑米”夹进嘴里细加品尝,却尝出了一种小动物排泄物惯有的那种异味,于是乎怒从中心起,恶向胆边生,抖手将米饭连同瓷碗砸向女主人面门。

  据文献披露,1958年11月,毛泽东主席来湖北视察。11月11日,专车途经孝感,在当地深入调研,稍作滞留。当时,孝感有一名叫作晏桃香的妇女代表也在现场作陪。当毛主席与她亲切握手时,晏桃香情绪十分激动,难以自已,猛乍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居然将满口的雾水喷了老人家一脸。在场的省、市、县级领导十分惊恐,莫知所措。晏桃香本人更是目瞪口呆,六神无主。毛泽东主席却灿露出慈祥的笑脸,一面揩着脸上的雾水,一面拍着晏桃香的肩头,和蔼可亲地说道:“小晏哇,你怎么雷声大,雨点小哇,干工作可不兴这样的。”主席一语即出,博得满场欢笑,晏桃香涨红着脸子,也忸怩地从尴尬的场面中解脱出来。

  有人说,官做得越大,其实才越没有架子。这话兴许有它的道理,因为毕竟时代不同了,封建社会呜锣开道,仪仗森严的八面威风,毕竟与当今社会相去甚远,真正的公仆并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官职的大小。再说,地位越高,官职越大,个人修养也自必相应地达到了一种境界。怕就怕的是有些领导干部地位并不怎么高,官职也不怎么大,却雄居一方,妄自尊大,老子天下第一,制下百姓稍有冒犯,便拿起官架子压人,摆起威风唬人,就像当年西乡县那位公社干部一样,那一碗米饭砸出去,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却留下了难以愈合的疤痕。

  其实,越是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越是直接,接触越是广泛,越能代表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当年毛泽东主席那样平易而亲切地与人民融为一体呢?

  窃以为,只要摒弃某种潜存的封建残余思想的作派,加强个人修养,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在行动上,某些基层干部自会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彻底放下所谓的官架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与民众融为一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用缩短与民众的距离来缩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里程。

 
 
 
上一页:灵猴谢罪
下一页: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