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寒门也能出“贵子”
 
 
修改时间:[2017/04/13 22:07]    阅读次数:[562]    发表者:[起缘]
 

  几年前,网络中关于寒门与“贵子”的讨论沸沸扬扬。有人甚至悲观地提出“寒门再无出贵子”,原因是教育成本过高,或者教育公平问题。有人善意地建议读高职,培养技术工;有人说农村孩子不必上大学,上了大学也难就业。更有个别奇葩者,荒谬绝伦地提出禁止农村孩子到城市接受教育的提案,避免农村孩子的一些不良*气传播影响城市孩子,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这种歧视行为遭到严厉批评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感叹在全面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却有人在无视法律与道德。

  诚然,虽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现在教育成本仍然很大。国家调整生育政策后,从现实看仍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主要根源是还是精力与经济问题束缚。当前,最大困扰低收入人群的仍然是住房、医疗、教育。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在宏观政策上,国家下大力推动城镇化,实行医疗、教育改革,更多地让改革惠及普通民众;另一方面,全国上下同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而努力,千方百计增加民众收入,*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同步小康不能丢下任何一个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也更有充分理由持乐观的态度。

  “山山有猛虎,寨寨有能人”,这句谚语是老百姓的人才观;“姜还是老的辣”,是小的对年长的敬重、敬仰;“嫩笋高过竹”,是年长的对年小的鼓励、褒扬;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指在体制、机制上的用人观;“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罗马”,指人的成长不拘泥于单一方式。在我所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贵子”,他们出生贫寒,但通过自身的辛苦努力,家庭的支持和学校的培养,已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好友外甥,4姐弟全师范毕业,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好友z某,3兄弟,全部大学本科毕业,都是单位业务骨干和部门领导;亲戚p某,兄妹5人全大学毕业,并且有2人是硕士研究生;初中同学y某,孩子大学英语系毕业,现在我国驻非洲某国一机构工作;老兄x某,孩子在邮电学校毕业进一家电信部门工作,后放弃工作参加成人高考脱产学*,并到国外留学,现在瑞典工作;堂弟w某,中学时因患风湿,父亲亲自背他进考场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一所中学教英语,后来夫妻双双考研深造,毕业后在省城工作。

  高尔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知识是改变命运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人所获取知识的渠道,不是唯一的,知识也不全代表文化。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没上过大学,屠呦呦还是“三无”科研人员,但全凭对人民、国家、民族的一片深情和辛勤的劳动,最终问鼎世界最高奖。自由职业者苗族青年吴陈宝,受苗族刺绣启发,首创“针画”,作品《苗族的记忆》在美国获金奖,个人作品在16国巡回展出,被林肯艺术中心授予“终身艺术成就奖。”

  世界许多顶级大师如罗丹等,他们的成长过程都极其艰难,并非都是钱“养”出来的,靠的是人生价值理想、顽强拼搏精神。相反,生活过于优裕,也容易滋生懒散、庸碌、享乐,丧失意志、目标,甚至还随波逐流,走上违法乱纪的境地。

  寒门,也能够出“贵子。”不过,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