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坚守与超越 ???? 文学讲座后的一点心得
 
 
修改时间:[2017/04/13 13:07]    阅读次数:[436]    发表者:[起缘]
 

   昨听完三位大家的讲座后,对文学有了另一番的感慨,估且算是一种心得,现奉呈如下,接受大家敲打。

   一、文学的神圣性。文学是神圣的,是对文字的敬畏,也是对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学的敬重;文学并不是神秘的,并非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一般人很容易涉足的。如登山一样,别被其雄伟吓倒,需自己抬头看路,低头放脚。

   二是文学的自由性。该走的弯路必须走,别人走的路大多不适应你,必须有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孔子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如书法中的入帖与出帖、临摹与独创一样,这个修炼过程必须有,否则会轻浮张狂,无厚无实,沐猴而冠。

   第三文学的思想性。文学是“灵魂深处闹革命”,是心灵之间的对话,所以思想性重于文字功底、表达方式、谋篇布局等。但也不是说不重视这技巧与功夫,只是说思想是统帅,是领袖。高考的不少零分作文,不少写的不是才华横溢么?所以必须有一个高尚的、健康的“三观”,方可“入围”文学的圈子。

   第四,文学的普遍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仅是指文采,其内涵与深度也决定了其的传播性。没有这些就根本激发不出大家心中的潜在的共鸣,是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的。即表达出的东西必须是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必须是民族、阶级、社会的共同追求与希望,否则小打小闹,儿女情长是“行之不远”的。

   第五,文学的残酷性。文学是世界上最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之一。在文学创作中,说“呕心沥血”并不过分,说旰食宵衣也并不夸张。没爬过格子的人是难懂其艰辛的。路遥的“日他妈的文学”与陈忠实的“你懂个锤子”,说明的不仅仅是这一点。站在干岸上的人,难以体会水中波澜的;光环的背后隐藏了多少绝望、无奈与歇斯底里,大多是无人知晓的。

   第六,文学的返青性。不少文学作品,当时并未认可,直到作者死后若干年后才发扬广大;也有不少作品受编辑、时代、潮流的影响,不被看重与青睐,但后来却被大众认可与赞赏。从历史的长河看,任何褒贬的评论,不会引起作品的贬值的。

   所以要爱好文学,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一定要不骄不馁,走自己的路;一定要坚守到底,方可最后超越。

 
 
 
下一页:雨后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