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透过布纹瓦的故事
 
 
修改时间:[2017/04/12 00:07]    阅读次数:[505]    发表者:[起缘]
 

  ——青冈县兴华镇通泉村金代遗址采风随笔

   ***

   朗日高悬照清明,一缕清风祥和日。2017年清明节前日,诗友群的部分文友在县文联的组织下,驱车前往我县兴华镇通泉村金代古城遗址采风。有关兴华镇金代遗址,2015年就在文友林广成老师的博客里看到过,后又听林老师多次说起,之后我又多次读了林老师写的《黑龙江青冈“通泉村古城遗址”考证》等系列考证文字。

   车窗外,人间四月天的景象铺满无限春光,春光笼罩着采风的车队。我的思路一直在想象着金代古城遗址的容貌,想象着曾经十几万人的古城,会是一些什么档次的人在此居住,还有他们的后人今在何方?

   因为我们走的路线不一致,中途一个小镇塞车,先头车队已到达目的地。后来待我们到达目的地时,他们早已开始寻古觅踪。

   刚走进兴华镇通泉村村口,林老师就指着远方的土丘陵说,看金代外城的城门遗址,他如当年青冈的城门楼子,这是外城,村里还有内城,就是外城套内城。

  恐惊古城地下客,带着敬意,带着探究,我们轻轻地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古城, 开始了寻踪觅影。先是文友红杰舅舅为我们讲述了金代古城遗址的方位,和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与古城关联的物件。据说,多年前这里的百姓在春耕时,常常看到田野里青砖、布纹瓦和金代的铜钱币;再有就是金代三腿行军锅以及其他金代工具等。当时很多群众文物意识不强,导致好多人将大量的文物廉价处理给废品站,现在想起来扼腕叹息。

   据辞赋家林老师查阅大量资料考证,遍查呼兰河、通肯河沿岸古城遗址,黑龙江青冈县兴华镇通泉村故城方圆达十华里,是松嫩平原的最大古城遗址,曾经出土大量金代以及宋唐乃至春秋时代文物。刀形货币、铜鼎等明显早于金上京的文物,出土的铜钱也是宋辽代的居多,通泉村当时作为大辽时通肯河畔的最大都市,具有远早于金代更为悠久的历史。

   我们的车队走的是青兴路,原来是穿越古城而过了。后来红杰的舅舅又引领我们走进了村北的金代内城遗址。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我们隐约看见了四个方向独立的丘陵,据老人回忆说,多年前,村北的这几个丘陵特别的明显,岁月的更迭,金代城门的标识在渐渐模糊。然而模糊的是丘陵,记忆是抹不掉的。农耕犁垦,让金代更多的标识物件逐渐破土而出。在老人与林老师的指点下,我们走进“内城”,地表随处可见的青砖瓦片,好像在昭示着逝去的年代。采风的文友们捡拾了大量的青砖瓦片,最为珍贵的当属大金时用于宫廷太阳状的定窑釉瓷碗的残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林老师说的布纹瓦,一位文友捡拾后进行了清洗,纹路更加清晰可鉴。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残瓦凸凹错落,好型还有文字记录,若是整块布纹瓦,我想一定会寻到该瓦的出窑或年代记录。不管怎样,透过布纹瓦,放大布纹瓦,我们终于寻到了一段失落的历史。

   林老师通过大量金史资料表明,青冈县通泉村遗址,不仅是松嫩平原的最大古城遗址,也是百年来人们一直苦苦寻找的“乌古迪烈招讨司”治所。这个“统军司”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军区,负有戍边、镇压叛乱、屯垦等职责。金界壕又称金长城、兀术长城,在《金史》中,对金长城这项工程记载有界壕、壕堑、濠堑、壕垒、垣垒、垒堑、壕障、濠墙、界墙、边堡等十余种称谓。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从公元1123年开始修建,直到1198年前后才最终成形,是规模宏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

   金界壕构筑别具一格,由外壕、主墙、内壕、副墙组成,主墙墙高5米—6米,界壕宽30米—60米,主墙每60米—80米筑有马面,每5公里—10公里筑一边堡。残墙一般高1。5米—2。5米,壕墙和与之相辅的边堡旧址清晰可见。

  纵观上述文字记载,结合村里老人的讲述,眼前的内、外城的遗址,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看到的金代古城遗址,城门与城墙,也一定与当年金界壕布局一样。

   看来,金代的后人也并不曾走远,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故事里的故事永远在延续,诗人作家用文字记载、用文字讴歌。

  

   文/原利隆

   20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