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第二故乡
 
 
修改时间:[2017/03/08 00:07]    阅读次数:[416]    发表者:[起缘]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时间长了,就难免会产生感情,对那里的风土人情就会产生很深的印记,时间久了,就变为一种情感,而这种情感是挥之不去的,有时是支离破碎的,有时是较为长远的,我对河源情感就是这样的,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中涌动。

   9年前,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工作的期许,我与同校的20多名同学一同来到粤赣高速。9年后,我走遍了这里大大小小的街道,吃遍了这里各式样的小吃、特产,连充满河源味的客家话,我也能说的像模像样。“啊可以便滴磨?”在街边的小贬前,我甚至可以顺溜儿地“冒充”起本地人以防被欺价!

   来到这许久之后,我才知道这里原是恐龙之乡也是客家文化古邑。听说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有至少一个恐龙蛋作为摆设或珍藏,也听说某村民在开荒种地时“一不小心”就挖出了一窝恐龙蛋,在河源同事的家里,就曾有幸“观赏”过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的恐龙蛋,感觉甚为神奇,足足有近棒球大小,历经了亿年风霜之后,依然保持了它原有的模样。河源恐龙蛋发掘地之多到数不胜数,想必亿万年前,这里定是片恐龙乐园。

   长期在他乡生活,对这里的街头巷尾有了一定了解的同时,渐渐地开始这里的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这里的大多数人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对外乡人都不太包容,在高速公路里我们就常能遇到。在收费窗口,常有同事被本地牌司乘指骂:你们这些外地人,知不知道我在这里的势力?要是在街上遇到你,你就倒霉了!当然,外乡人也是常常不屑与本地人有太多的牵扯的,有时适龄女同事被同事牵绳引线,说本地某家有个小伙子人好,条件也不错,女同事则会以我才不要嫁给本地人推脱,许是羞涩也或是真情流露,但这种对立状态却是真实存在。

   然而,不管何时,我们口中所熟知的更多的却是内心曾抵触的“他乡”。收费站出口往左是温泉之都,进入高速往左2公里就有服务区,这里特产是富含维生素的猕猴桃……不知何时起,走在熟悉的街道无论向着哪个方向都知道下个路口是哪里,扬手微笑时遇上常走的司乘都让人有种心安的感觉,有了这些,这个城市便似乎渐渐不再感觉陌生了。反到是对家乡有了几分疏远感。因工作原因,常年少回家的我们,对家乡的印象更多的停留在了离家之时,同乡的人家,不知何时多了张新的面孔,细问之下才知,原来是大伯父家二儿子新娶的媳妇,村里祠堂虽也一如我们儿时的那般热闹欢腾,但在里面撒欢的孩童却叫不上名来。每次返回自己家乡时,却总会有一丝生疏感,一次次累积下来,对那个曾经生活过了十几年的家乡竟慢慢形成了一股陌生感……

   家乡的变化太快,快得我每回一次都要重新接受他的新变化,一切似乎都在应衬着贺加章《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落寞,唯得一句“乡音未改”了以安慰。宋代诗人苏轼曾在黄州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之名句,大抵也很符合我及许多高速人目前的状态。在交通命脉里的高速公路网络里,又有多少异乡人,把广袤无垠的真实空间当成了自己第二故乡,赏着他乡的月光,过着他乡的年俗,适应他乡的民俗与文化。在岁月的长河里,原本飘渺的心也因此渐渐变得安分、安宁了起来。

  孔子曾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也许,人本就不能太粘着乡土,这个世界只有来来去去,我们才能活起来,那些关于我们的地方也才能活起来。

 
 
 
下一页:故乡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