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读书的*惯已经保持很多年了,大概开始于上大学的时候。家和学校所在地相隔甚远,每次往返都要座十余小时的车。旅途慢慢,开始时同学三五邀约成行,一路也不觉得孤寂;后来各走各的,有时会听听音乐,但是时间终究太长,音乐依旧不足以打发。 旅途中可以买几份报纸、杂志,但是发现报纸、杂志属消遣娱乐类,分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阅读欲望,于是整本的书就被带入旅行。旅途中端本书,往往会引来很多赞许的目光,很享受这种另类的感觉,年轻的心总有几分爱慕虚荣。 渐渐居然养成一种*惯,旅途只要超过三个小时,书是必带的。有时会随便翻翻,有时则读得很认真,快乐、悲伤反映在脸上,简直就像一套完整的表情包。感觉自己就像个演员,而且演技很好,但是如果不持续、仔细关注我的面部表情,是察觉不到这幕变脸川剧的。 让我去掉虚荣、丢掉表演,开始完完全全专注到阅读的转变发生在上海地铁上。曾今一度在苏州工作,常常往返上海、杭州、嘉兴、苏州四地之间。上海是我到过的最繁华的都市,可是对于小民而言它的繁华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厌恶上海地面交通的拥堵不堪,讨厌上海人的小气吝啬,难以接受上海离谱的物价,但我深深喜欢着上海的地铁,四通八达,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准时准点,票价实惠。更喜欢地铁里的氛围,乃至深深迷恋。 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扰乱秩序,每个人都步履匆忙而又彬彬有礼,这是一座城市的素养。也许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没遇到过,至少这座城市在此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最让我痴迷的是,地铁上居然有很多人在旁若无人的看书。 这其中有白发苍苍架着老花镜的老人、有席地而坐的小孩,甚至有背着背包的外国人,怀抱两三本书,一上车就开始阅读非常普遍。这让我深深的震撼着,他们的阅读没有作秀、没有表演,为读书而读书。这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食粮。 据说,在北京有人利用上下班搭公交、乘地铁的时间一年可以读完数百本书。我的虚荣表演从此被彻底打掉,从上海到昆明,从昆明返上海,无论飞机火车,总会带点书以供旅途给养。不再把旅途读书看作是消遣,而是严肃、认真的对待。 有次从上海乘火车回昆明,上车前我特意买了五本书以避免数十小时、数千公里的荒芜,可是没想到火车发车晚点,还在车站就读完一本,剩余几本不到长沙就全部读完。剩余的大段旅程只好数着隧道、反刍着书的内容。 一个人洗尽铅华、除去伪饰,活得真真实实,还是蛮难的。至少,我差不多耗尽半个青春,年近三十的时候才渐渐明白和领悟。年纪不到,有太多东西是无法有深切感悟和体会的,即便听闻百遍,也仅仅是知道而已,并没有和自身生命发生牵连。 前不久去大理,一上车我就*惯性的戴上耳机,翻开书。车上非常嘈杂,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大声讲电话。耳机里随便放点音乐,次噪音是对噪音的干扰和隔绝,效果还是挺理想的,这样我就可以沉浸在书的世界。 对面坐着一位身材高窕的年轻美女,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可能是在处理什么事务。坐在她旁边的大哥一直在打电话,谈一些工程、项目承包方面的事情,声音并不是很大,可她依旧一脸的厌烦。 我刚打开书不久,她就看过我好几次。看过我几次的远不止她一个,有位大哥一脸好奇,他似乎很想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书。这对于我早已见怪不怪了,在车上端着本书,与打电话、聊天、玩手机的人显得格格不入,从而吸引来各种各样的目光。不在意了,亦无显耀。 美女的一个举动倒是着实让我吃惊,她收起电脑,要求和我邻座的大妈调换座位。大妈没说什么,她们调换了座位。她坐下后,戴上耳机,不时划动着手机屏幕,应该是在查找什么。车上更多的眼光投向我们的位置,大家看的应该是她,长得确实很漂亮。 太多的目光投过来,让我觉得很不自在,无形中成了挡箭牌。有些目光可以感受到火辣辣的欲望,有些可以感受到猜忌:一个是美女,一个是在车上看书的奇葩,凑到一起,不引起注意似乎都说不过去。 我没有留意她,也不在意各种目光,有场迫在眉睫的考试使得我即便休息三十分钟都觉得浪费。她调换座位,可能是不堪忍受旁边喋喋不休、一直在讲电话的大哥,也可能是有意无意的躲避那些赤裸裸的目光,从衣饰判断,从头黑到脚,中规中矩,不是张扬、招摇的人。 我在看书,不会用直勾勾的眼光看她;其次,我始终保持安静;再次,一个在车上都掉书袋的人,从常识判断不应该会很坏。这些可能正是她想要的。自己看书的同时,也给他人提供了小小的便捷,何乐不为呢? 听声音,她应该是江浙一带人;听内容,好像是到这边开完会,顺便旅游着回去。她打电话预定酒店,原本可以帮忙,有朋友在大理做客栈。但觉得非常不妥,热心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保持缄默就好。 高速通车后,行车不颠簸,看书非常适合,美中不足的是滇西公路隧道太多,眼睛不停在黑白之间切换,很容易疲惫。行车至休息区的时候,我已经换第二本书了;待到大理下车时,我差不多看完了两本。 人在旅途,心在路上,一路同行,心与身才同步。丢几本在背包里,塞几册在旅行箱,脚行千里手持万卷,肉与灵才不会相隔甚远…… 丙申腊月二十二 写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