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老年人应有“老主意”
 
 
修改时间:[2016/11/28 21:07]    阅读次数:[451]    发表者:[起缘]
 

  一个人当进入老年后,应当对自己的“余生”作个通盘的考虑和规划,以便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安度晚年。

  这个“通盘的考虑和规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老主意”。何谓“老主意”?简言之,就是指一些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老底”、“老窝”、“老本”等。

  先说说“老底”。 “老底”是老年人赖以生活的经济基础。一般地说,老年人经过多年的打拼,在步入老年之后多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积蓄,以备年老无力后作“养老”之用。这些积蓄自然是“老底”之一。现在,社会进步了,工薪阶层年老退休后,有退休金作“老底”,自然没有了后顾之忧;就是咱农村人,年老之后国家也按月发给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有了这些“老底”,为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老底”的钱,每个老年人在自己行动尚可、神智还清醒的情况下,一定要自己掌管,千万不要失了“主意”,轻易交于他人或是让他人代管。要知道,只有经济独立的老年人生活的才能更自由、更快乐。倘若是有富余钱的老年人,还可尽情的去赏美景、享美食。可是,老年人的“老底”一旦失去掌控,就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现实生活中,自己刚过60岁领到发养老金的存折后,转手交给子女,待自己用钱时“坐蜡”者有之;当子女或朋友需用钱时,将积蓄拱手相“借”,到头来“鸡飞蛋打”者有之…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老年人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老底”,绝不能心慈手软,丢了•“老底”,苦了自己。

  再说说“老窝”的问题。“老窝”是老年人栖息的场所,只有安居,才能乐业。老年人风风雨雨几十年,为了生存,为了生计,含辛茹苦,奔波劳碌,直到老了连一处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未得确立,居无定所,请问,这样的老人有何幸福之言?又谈何快乐?君不见,有多少老人当儿女大了之后,为给儿女提供方便,自己腾出正房进偏房,甚至搬到破败房中去遮挡风寒;也有的在年老体弱后,干脆任由儿女“轮”着照管,这家住一月,那家待半年,看人脸色,寄人篱下,被当成“包袱”甩来甩去,这样的老人其晚年又如何“安度”呢?没有自己的“老窝”,就没有安定的晚年。所以说,每个人在行将年老之时,一定要经营好自己的“老窝”,打定主意,安好家,哪里都不去,让子女围着自己转,这样才活得安心,活得坦然,活得幸福。当然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的到来,社会养老已渐成气候,“老有所居”也该没有多少问题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老年人还是要自己解决“老窝”的问题为好。

  关于“老本”的问题,是本文要说的核心问题。“老本”是本钱,是关于自己身体的问题,人年老之后有一个硬朗的身体是至关重要的。倘若身体垮了,未老先衰,无论有多少“老底”,有多么豪华的住房,也不会幸福到哪里去。因此说,健康是第一财富。那么,如何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呢?一句话:还是要有自己的“老主意”,这就是自己管住自己,要养成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全国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所说,老年人要有健康的身体,需养成“一、二、三、四”的健康生活方式,其要点是,“一”就是“一个中心”,即以健康为中心;“二”就是“两个基本点”,即糊涂一点,潇洒一点;“三”就是“三大作风”,即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四”就是“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些看起来都是些大道理,我们平常人很难做到,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管住自己,平时身体力行,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攀比,不纠结于某些小事,做一些适量的运动,参加些有益身体的活动,注重调节饮食,保证睡眠,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就一定能够享受生活,延年益寿,活出自己的精彩。

  老年人应有的“老主意”, 主要谈了“老底”、“老窝”、“老本”等几个问题,希望能对当下的老年人,或行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人,特别是对那些执迷不悟、心存幻想的人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文/窦同霆/2016?11?27)

 
 
 
上一页:那就俗吧!
下一页:蛋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