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别让你的人生被偷走
 
 
修改时间:[2016/11/24 19:07]    阅读次数:[427]    发表者:[起缘]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对一个人的生活是真正重要的,那就是尽可能多的可能性。而这,需要时间打底。如果给予无限的时间,每个人都能有无限的可能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但问题在于,时间不仅不是无限的,而且还很有限。不仅有限,生活还是很狡猾的,它会在日常琐碎中,用一点点蝇头小利就骗你把最值钱的资产轻易浪费在一些意义不大的事情上。

  日积月累,每天偷一点,最终你最宝贵的资产就几乎不剩什么了,就像提着一个渗水的袋子走三站路那样,你的愿景和宏图,永远追不上水溜走的速度。

  如果说有什么是真正值得你花时间的,那就是学*“如何不要浪费时间”。

  学*如何不浪费时间,是最值得年轻人投入时间的地方(听着似乎有点讽刺)。

  1、能用钱解决的绝不花时间

  学会外包思维是今天特别需要着重培养,却被很多人严重低估的一个思维*惯。

  我们的上一辈,在这方面做的很不怎么样。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成长于物质贫乏年代,社会化分工不发达,大家养成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学着做的*惯,而这种思维*惯显然已经不属于今天这个时代了,至少是不具有经济性和效率的。

  你花再多时间钻研做菜,你也不可能达到你楼下小馆子一半的水平——人家成批量购买食材,灶头的火力你把你家灶台烧了也达不到。

  出去吃又花不了几个钱,那为什么非要自己做呢?让更专业的人来帮你做他们比你擅长的事情不好吗?

  遇到困难宁可花钱请教人,不要自己瞎琢磨。瞎琢磨浪费了大量时间,这个时代已经有足够的人和经验来解决你所有需要耗费时间的麻烦事,只要你花一点点钱即可。

  告诉自己这些在未来都是小钱,不要为节省几个小钱浪费时间。解放出来的时间,用在你最擅长的事情上,整个社会才能更高效的运转。

  2、要“博”更要“专”

  “复合型人才”是一个亟需破除的迷信。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那种要让自己变得“博学”的心理需求,是另一个偷走你时间的高手。

  这种心理是怎么出现的?主要是因为,在学生时代,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的人,更容易受到正面的鼓励。我们的初等教育,对全面掌握的考核远远高于对某一方面特长和天才的奖励。

  换言之,对于一个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劳动力”的流水线,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期待性高于其他要求。

  但老师和学校从来没有告诉你,这世上已经有样样都粗通的太多的空谈家了。

  这个世界稀缺的,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匠人,那种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后一门心思扎下去的匠人。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让自己沉浸在某一个特别的领域,面对今天的信息咨询,人很容易浮躁起来。觉得自己这个也能干,那个也想学,连想干嘛都没想清楚就先考一堆证。知乎上天天有人问考了abcde八个证书的我适合做什么?言辞之中掩盖不住的洋洋自得。

  考了八个证的最适合去考证培训领域。因为这是你唯一证明了的能力。

  3、对太多无意义的社交say no

  刚出校园的人往往特别热衷各种社交的局。在所谓的“培养人脉”的名义之下,许多人乐此不疲地参加大量的social event。

  但和投入的时间相比,大部分人所获得的收益却非常有限,把时间成本也一并算进去成本,还是亏本生意。

  这里面尤其是同学聚会最没意思。如果你混的好,那在这种聚会中你会很直观地感受到不断被人索取价值。

  每个套近乎的脸上都写明了“大家朋友一场,让我占点便宜”。

  而如果你混的差,那参加更是一种折磨,每次聚会都是一次排名的宣示。但和读书时候在分数榜下被羞辱不同的是,现在你可以选择不参加这类比拼,让胜利者的优越一拳打在空气里。

  大量时间被浪费在些产生不了效益却能产生负面比较的活动上了。而和社会人士的聚会也好不到哪里去,觥筹交错间很多年轻人仅仅是在玩一种叫“扮大人”的游戏罢了。

  有价值的人脉是需要长期维护的,无法长期高度投入的人脉都是伪人脉和废人脉。除了微信上多出几百号名字变来变去的陌生人,以及被添加到无数刷屏的群里一无所获。损失的机会成本不可估量。

  而在另一方面,你很快就会发现,随着你越来越忙碌,你和老人见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少,甚至逐渐下降到一年一次。

  而等到你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你会突然惊醒,余下见到老人的次数,可能两只手就能数过来了。尤其是那些离家千里的游子,每一次相聚都是一次倒数。

  老人们多活一天,便是少活一天。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人身上,时间要怎么投资更有价值,是不是应该好好估量一下?

  4、远离不靠谱的“创业”和“好工作”

  不靠谱的“创业”和一份“好工作”可以烧干净你的最宝贵的十年。

  想创业,平台和护城河一定要高,而不是在狗斗的红海中瞎折腾。而这个浮躁的社会,鼓励的却不是靠谱而审慎的创业,多的是什么余佳文,马佳佳之流。一年成功,两年融资,三年上市,四年暴富。

  那些被媒体包装出来的青年创业家们,几年过去了,几乎全部销声匿迹或是身败名裂。从来就没见过从校园里直接杀出来的成功者。

  在没有任何行业经验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视野是非常狭窄的,把10个大学生关在屋子里想一个礼拜,最后能写下来的点子也无非就是那些什么奶茶礼品送外卖、漫吧桌游代金券,花店书店咖啡馆一类的东西。

  一上来起点就不高,再加上学生的执行力和资金有限,很容易把格局越做越小。

  而一份表面光鲜的工作也是偷取你时间的个中好手。资本家们灌输着,年轻就要狼性,年轻就要996之类的鸡血口号,几乎将80后90后的青春榨取一空。

  老板忽悠员工的基本路数是“缺啥补啥”。你之所以觉得谈钱的才是好老板,是因为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在缺钱的状态,无心也无力去关注基本需求之上的东西。

  等到你已经站在当年你自己想象中的“未来”了,才发现自己幻想中那“未来”的鲜花大道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而青春,却是扎扎实实的流走了。

  这么一想,我们都贱卖了自己。你以为老板付你工资,你给老板加班,比同龄人多个几千、万把块钱就能justify你加班到深夜的那些时光。但殊不知你出卖的是你最宝贵的时间,当你把这些时间卖给了老板,基本就终结了你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你没有时间自我提高,因为你永远在加班,最后沦落到以老板的肯定、客户的肯定为食。卖的,却是自己的时间,自己无数的“可能性”就在那些日日夜夜里打包卖了。

  这么一想,当卖时间的人真亏,当买时间的人,可真是占了大便宜呢。我似乎悟出了点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