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仰望 ——读余秋雨先生散文有感
 
 
修改时间:[2016/10/27 11:07]    阅读次数:[429]    发表者:[起缘]
 

   ??之行中,我的面前是一座大山。山下一株小草,山上一棵参天大树。小草仰望大树,正如我仰望余秋雨先生。而构成这种仰望姿势的大山,便是文学本身的绝对高度!

   文学殿堂的博大精深,构成了复杂多元的文学流派。硕果累累的余秋雨先生,已经高座殿堂之中,高立大山之上,以博大的视野俯视华夏文坛。先生的著作颇丰,其成就已达到了凡井水处皆歌的境界。他的散文更是以披荆斩棘的精神撕开了中国历史文化中或美丑、或兴衰的遮羞布。《文化苦旅》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艰难探索,教人任重道远;《千年一叹》是对中华文化的喟然一叹,彰显大师情怀;——;而《大师眼里的中国文化》又是对中国文化的再融金。此系列中,那一幅幅壮丽的图画,一篇篇优美的文字,让我这个腹内空空的江郎只能仰望,——仰望大山,仰望大树,仰望大树上空的万里云天!

   就这套系列散文集了说,无论是摄影还是文字,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尤其是文字,一直以一股不可遏止的洪流,冲击、浇灌着我如同小草一样的文笔,艰难地拔节和开阔。

   仰望大师,首先是钦佩他文章的大气。本来我根本不知道一些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大气是从何而来的,是余先生告诉了我:文学作品中的大气,是作者内蓄于胸的气度,是一种对人生、对历史、对人物、对人性的探究和求知而产生的心灵上的空阔与大气。诚如斯言,这套系列散文中,那些文章的文风大气磅礴,正是出于余先生对中华文化的热衷和挚爱。四本著作写透了中版图四方的深度和广度——在先生的笔下,吴侬软语和着金戈铁马的轰鸣,依然回荡在吴越大地上。软语中透着硬度,金戈里也充满柔情。《吴越之间》显示出了江南人(包括余先生)的傲世才情;《从都江堰到岳麓山》则是西南部历史中文化豪气的再现。都江堰的浪涛从“柳侯祠”经“三峡”一直流到了岳麓山下。这浪涛让漶漫的历史重新清晰起来,更是又激起了柳宗元与苏东坡的万丈才情,也让岳麓山里的古代文士又重新啸起了呼啦啦的古风;《从敦煌到平遥》里那贯穿长虹的气势,一如西关大漠的苍茫黄沙一泻千里。对文风的诚服,让我就如古人对阳关外世界的向往和无奈。令人遗憾的是,山西商贾那猎猎刮了几百年的商风,最终却变成了《走西口》情景时的悲吟,让余先生那蓄气的笔锋也不得不无奈地画下了一个感叹号;一个疲惫的王朝曾在流浪者的土地上建起了“脆弱的都城”,但现在已变成了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真切的废墟。这是余先生在《北方的遗迹》里的又一大手笔!细读这些文章后感到,似乎文章里那纵横升沉了几千年的大气都蓄进了余先生的心胸,又顺着笔端倾泻而出,一股一股地流向中国文坛的最高端;

   博学深思,是我对余先生最深的印象。他的学识和广见真的让人叹服!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以量为尺度,是由排列的一个个书架组成,而这些书架放在了天一阁和岳麓山的书院里,余先生漫步其间,已然是一个行走的书院;如果说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是浩瀚的大海,那余先生就是一艘遨游其间的船,或者说他是在船里写作。他笔尖流出的每一滴水都是出自大海的深广里——打眼一望,海的表面是现在,往下是元是明,是唐是宋,是三国两晋,最底下是三皇五帝的洪荒世界。这如今看似平静的大海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惊涛骇浪!大师沉思之后,便开始历数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次次动荡,以及动荡给中华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他的笔下,诸多的历史名流又重新复活了——李冰仍站在都江堰里不辞劳苦地测量水深水浅,设计抗洪排涝的宏伟计划,以期给巴蜀,给历史留一个永远的福祉;最倒霉的就是苏东坡了。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他,却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再次重演了被一群文化小人围攻而亡命黄州的悲剧。不过后来他和余秋雨这两位大师还是进行了跨越千年的握手和对话;而敦煌门外的那个看门人王圆?,在先生的文章里又给国人磕了一千多年的响头。观之中华文化的一幕幕历史,一场场动荡,一代代兴亡,无不熟谙于余先生的学腹,而今才如滔滔洪流,泼洒于中华文化的层层沃土;

  第一次看到“文化人格”这个词组也是在余先生的这套著作中。文化人格,应该说是作为文化人最起码的一种格。余先生作为文坛领袖,那坦荡荡的大家风度,让他一代宗师的人格魅力展露无遗。先生兹已临顶,却不觑众山为小。从他为几个散文作家写序的文章里,就可以看出先生的大度。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文学后辈的欣赏和喜爱,不去煞有介事地师法文坛,而是对那些作家和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以“奖掖后进”。这是一种真正的大师风范。也正因此,余先生把文化人格这一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种可视的存在。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先生不仅没有大架子,而且他也鄙视那些他眼中的文化小人,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客观而公正的批判(详见《苏东坡突围》)余先生崇高的文化人格,不仅注定了他的治学理念,也提高了他的才情,大大超过了文化本身的内涵,从而最终造就了他的参天之势,确立了文学大师的至高地位。

  一章入目,终生受用,能得读余秋雨先生的大作实为幸事。慨然之间,小草还是小草,大树仍是大树,我这才尽的江郎还是只能仰望。仰望之余,忽然想到,如今正是有了象余先生那样的,那些不遗余力深耕文化土壤的大家们,才能如此粗壮如柱的大树,撑起了中华文化的万里天蓬——

 
 
 
上一页:女儿的门牙
下一页:你若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