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品读传统文化,体悟“耕读传家”
 
 
修改时间:[2016/10/06 23:07]    阅读次数:[536]    发表者:[起缘]
 

   “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寥寥十个字,字里行间渗透着中华民族农耕社会的特色和儒家文化的身影。

   “读”要读圣贤书,做不做官暂当别论,从中学*“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才是本意。故此,读圣贤书,能够教化人伦,恩泽后世,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理解、包容,保持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共赢。通过社会教化,引导人们自发读书学*、耕读结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能讲得《中庸》、《大学》、《论语》的,当是有一定学问的人,绝不是一般的私塾先生能够胜任的。据《论语?微子》中记述,“春秋时期,孔子带他的学生子路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队,遇到一位老农,就问其见到他的老师没有?老农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就立即道歉。老农将他领回家。第二天,孔子听到子路转述的经过,认为老农是位有修养的隐士,想跟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可他已经不在家,没法找到他了。”由此可见,古代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是为了做官的。

   人们常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又有几人肯在书籍的阶梯上攀登呢?如今“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有相当一部分人上学读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一张文凭,已然成为了一群急功近利的“动物”。背着这么一个沉重的功利包袱去读书,又能进步到那里去呢?

   《围炉夜话》中说,“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农忙时耕田种地,获取生活资料;农闲时浏览书籍,获取精神养料。这确实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家庭生活方式,现在基本上已经被人遗忘了,估计这个说法都不会再有人提及了。或许,只有在“耕读社会”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才能给人以安乐、宁静、和谐、自然的人生化境。

 
 
 
下一页:《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