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吾心归处是苏轼
 
 
修改时间:[2016/09/07 23:07]    阅读次数:[581]    发表者:[起缘]
 

  吾心归处是苏轼

  李白长歌行鹰城,吾心归处是故乡。环顾鹰城大地,不独李白对此一往情深,更有苏轼对此情深意浓。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情深几许,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的手足情怀,以至于相约归葬郏县小峨眉山,成就三苏坟的古往今来,犹如悠悠流过的汝河水诉说着——吾心归处是苏轼。

  四川与河南关山几重,却因为一个人而紧密相连,前者是生养他的故乡,后者是他魂归的故里。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因生养苏轼而光彩夺目,今日河南郏县因苏轼坟墓而愈发光彩。一个人,因地跨东西,精神链接,成为两地共同拥有的骄傲。而这骄傲中,鹰城大地不光郏县有份,汝州、舞钢、叶县、鲁山、宝丰等地,都或多或少地跟苏轼有关,在行走鹰城的时候,我采撷遗韵,捡拾起来,把苏轼在平顶山创作的诗歌第一次系统整理起来,以飨读者。

  众所周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称苏东坡,但对其又字和仲,世称苏仙却知之甚少。1037年1月8日,苏轼初生到1101年8月24日去世,这位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以其名声显赫,比肩李白。2年前,我阅读了林语堂《苏东坡传》,其中记述,嘉?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但因才之人,必经坎坷。从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到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可谓颠簸流离,之后在迁汝州路途中,因路途遥远,他只得请求暂居常州。一直到宋哲宗即位后,苏轼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然而好景不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虽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但不幸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北宋四家”;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他还是著名的美食家,东坡肘子就是他的美食符号。继欧阳修之后,苏轼做为北宋文坛领袖。苏轼与弟苏辙,父苏洵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内。郏县三苏坟也因埋葬其父子三人而得名。苏轼著述丰富,留存于世的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其中,《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传承至今。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我到杭州西湖,亲眼所见,至今留有苏堤。

  而苏轼不仅仅是死后归葬郏县,1056年(嘉?元年),虚岁21的苏轼父子三人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中州古今》1984年第五期《苏轼为何葬在郏县峨眉山》记载,沿渑池东至河南府(今河南洛阳)150公里,进入许洛古道,苏轼穿汝州的郏城、襄城、许州,五月到达汴京开封,馆于兴国寺浴室老僧德香之院。当他骑驴顺着许洛古道行走到郏县之时,苏轼抬头看到莲花山时,也许是思念家乡之故,也许是此山类似家乡的峨眉山,他亲切地称之为小峨眉山。并欣然上山,温岚风景,流连忘返。接下来,他进京赶考。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在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苏轼围绕儒家经典中的一“疑”字,论证忠厚之至不全在于刑与赏,而在于用“君子长者之道”治理天下。此文以详切的说理,使经典之旨与作者之论相得益彰,深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尽管如此,张方平《文安先生墓志》“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但苏轼在求得功名后的心里隐然已有郏县之思。

  次年正月初五,苏轼由荆州开拔,乘船过汉水,沿着襄汴古道进入中原,具体线路是沿着邓州、唐州、叶县、襄城、许州、尉氏一路行来,并于二月十五日到达汴京。此次,苏轼路过叶县时,专程凭吊了“昆阳之战”古战场,感志士之咏慨,写下了《昆阳城赋》。他写道:“淡平野之霭霭,忽孤城之如块。风吹沙以苍莽,怅楼橹之安在。横门豁以四达,故道宛其未改。彼野人之何知,方伛偻而畦菜。嗟夫,昆阳之战,屠百万于斯须,旷千古而一快。想寻邑之来阵,兀若驱云而拥海。猛士扶轮以蒙茸,虎豹杂沓而横溃。罄天下于一战,谓此举之不再。方其乞降而未获,固已变色而惊悔。忽千骑之独出,犯初锋于未艾。始凭轼而大笑,旋弃鼓而投械。纷纷籍籍死于沟壑者,不知其几何人,或金章而玉佩。彼狂童之僭窃,盖已旋踵而将败。岂豪杰之能得,尽市井之无赖。贡符献瑞一朝而成群兮,纷就死之何怪。独悲伤于严生,怀长才而自浼。岂不知其必丧,独徘徊其安待。过故城而一吊,增志士之永慨。”多年以后,苏轼对《昆阳城赋》仍念念有怀,并时常向人提及。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十二日,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应友人张梦得相请,亲书《昆阳城赋》相赠。

  在距昆阳城东南15公里处,今仙台镇,是汉时县令王乔升仙之地。据《叶县县志》记载,王乔,河东(今山西)人,汉明帝时尚书郎,出任叶县令,每月初一、十五进京朝帝,从不见其车骑。帝命太史秘察,知其每次来朝,有双凫飞落,遂命人张网捕之,乃明帝所赐之鞋。后来,自天降一玉棺,乔言天帝召我,沐浴入棺,葬于此地,土自成坟。后人建观祀之,名曰“双凫”。苏轼赋诗一首:“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苏辙紧跟其后,题诗一首。他们也都是在见了墙壁上梅尧臣游双凫观诗后欣然提笔。对苏轼的诗,清人王文诰有“用示变化之迹语,解说得好”之评。

  苏轼父子离叶县至今日平郏路口,访“汉初三杰”的留侯张良故里(今郏县城东南的李口乡张店村),谒留侯祠。据《后汉书》记载,张良,字子房,韩国城父人(今河南郏县)。留侯是张良的封号,留侯祠又称张良庙、子房庙。张良去世后,其后裔一支迁返故里居住,并建起留侯祠,四时祭祀。去年的秋日,走进张店村,有牌坊正中门额题“留侯祠”三字。进村以后。见到东西各有一亭,东亭为授书亭,有张良下邳接受黄石公赠《太公兵法》之意;西亭为赤松亭,有张良晚年从赤松子学道之意。主体建筑是前殿。前殿内立张良塑像,后殿供张良的祖、父牌位。《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苏轼》记载,苏轼对张良“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而深感钦佩,作《留侯论》,苏轼写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苏轼别郏城至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初识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范纯仁,字尧夫,在其父卒后出仕,时以著作佐郎知襄城县,据《东都事略》载:“纯仁为政宽大平易,为人忠厚笃实。”在纯仁陪同下,苏轼查考了颖考叔庙。据左传载:“颖考叔,纯孝也,爱及母,施及庄公”。苏轼实地查看郑庄公置其母“姜氏于城颖”的莲花寨(今河南许昌市颖桥镇北)和庄公母子“黄泉相见”的古道残坎,苏轼写下《颖大夫庙》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大夫言柯柔。暴主竟自惨。荒祠傍荒冢,古隧有残坎。千年惟茅焦,世也贵其胆。不解此惟言,脱衣图勇敢。”著名学者纪昀评价这首诗曰:“纯用谏王从讽之意,语特明透,直抒仁政治国的政治主张。”之后,苏轼过襄城,行经许州(今河南许昌市),到达汴京。

  西方政治家曾说,政治不是吃西餐,不仅有悠雅的动作,而且会有宦海沉浮。苏轼的三起三落在先,邓小平的三起三落在后,历史常常有惊人相似的地方。一落:大难临头。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03天。二起:东山再起。1085年4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祜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苏东坡青云直上。二落:知难而退。太后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苏东坡坚持原则,反对全盘否定。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苏东坡觉得不开心,一再主动请辞外放。三起:再回朝廷。苏东坡1091年3月回朝,当了7个月的吏部尚书,然后出任颍州、扬州太守,再任兵部尚书1个月、礼部尚书9个月。三落:一贬再贬。1093年9月,太后驾崩,18岁的哲宗亲政。哲宗的心灵已经有些扭曲,太后摄政时,他基本上是个局外人,大事小事与他无关,他很郁闷,刚一亲政,就变本加厉地进行政治反扑,无情打击元祜党人。先把苏东坡降为定州太守,赶出京城。

  绍圣元年(1094)四月,苏辙由尚书右丞兼门下侍郎贬知汝州军州事。而苏轼落端明殿、翰林侍读二学士;闰四月三日,以左朝奉郎责知英州(今广东英德)。 苏轼在《赴英州乞舟行状》自述,“素来不善治生,禄赐所得,随手耗尽,道路之费,囊橐已空”。于是,他绕道汝州,据说算起来,苏轼一生曾经5次到过汝州。据元脱脱等修《宋史》卷85《地理志》第三十八记载:宋代汝州辖梁县(今汝州西南)、襄城、叶县、郏县(崇宁四年改隶颍昌府)、鲁山、龙兴(熙宁五年省为镇,入鲁山,元?元年复,宣和二年改为宝丰县)六县,基本上相当于今鹰城所辖区域。苏轼其目的:一来看望胞弟苏辙,二来筹借上任盘费。苏轼在观赏了修葺一新的龙兴寺吴道子画壁后,有感于李白在此作诗,又挥毫写下了《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丹青久衰工不艺,人物尤难到今世。每摹市井作公卿,画手悬知是徒隶。吴生已与不传死,那复典刑留近岁。人间几处变西方,尽作波涛翻海势。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似闻遗墨留汝海,古壁蜗涎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栋宇,错落浮云卷新霁。使君坐啸清梦馀,几叠衣纹数衿袂,他年吊古知有人。”

  苏辙为尽地主之谊,陪同苏轼参观了诸多汝州名胜。郏城县自古就有龙凤宝地之美称,黄帝钧天台更是有名。兄弟二人同登临皇帝时期遗留下来的钧天台,北望莲花山,再见莲花山余脉下延,愈加状若列眉,更加酷似家乡峨眉山,因而赞赏此处“形胜类其乡”, 继而想到:生前壮志难酬,死后就埋在这里关注国家安危,以尽忠贞之志!苏东坡专嘱其弟苏辙:无论我日后死于何处,也要设法运到此地安葬,并由你为我写墓志。于是,两人合计以此作为他们的归宿地。而当时宋朝也有规定,朝廷大臣坟墓一般葬在汴京附近方圆300里地以内,便于皇家祭扫。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诗人王建对汝州丝绸般飘逸的天青色山水赞美有加。而比之苏轼的“下雨初晴,水风清;烟敛云收,数峰青”又稍逊风骚。苏轼的诗现存在两千七百多首,其诗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在《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生于鲁山县,苏轼对早于自己300多年的元结非常敬佩,多次写诗作赋表达景仰之情。其中一篇诗作,竟引起文坛诸家的纷纷唱和,书写出北宋文坛集体追念中唐文坛俊杰元结的千古佳话。元结品格高洁,心胸豁达,处世端严,智勇双全,文韬武略兼备。三十岁作《丐论》,称“古人,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与松竹为友;坐无君子,则与琴酒为友”。出则为国为民,尽职尽责;处则与山水相融,尊亲慎友。顺境不骄不躁,无欺无妄;逆境无怨无悔,不卑不亢。文能亲民理政,武可平乱安邦。因之,深受三百年后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景仰。

  宋哲宗元?元年(1086)十一月二十九日,苏轼与翰林学士承旨吏部尚书邓圣求同在玉堂值夜班,二人偶话当年游武昌谒元结胜迹旧事。邓圣求早年曾任职武昌,触发共同语言,苏轼遂赋诗《武昌西山》。其《序》曰:“嘉?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元?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圣求尝作《元次山?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间。”其诗云:“春江渌涨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g饮无樽?。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当时相望不相见,玉堂正对金銮开。岂知白昼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此诗一出,犹如王羲之之《兰亭序》,群贤毕至,有苏辙、黄庭坚、张耒等多达30余人纷纷次韵酬唱,极一时之盛,书写出北宋文坛集体追念中唐文坛俊杰元结的千古佳话。苏轼又专门写了一首《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并将这些诗作收集起来,寄给武昌的王文甫,嘱托:“西山诗一册,当今能文之士多在内,并拙诗亲写,与邓圣求诗同纳上。”建议刻石勒碑,安放在寒溪元结遗址,或者写于壁上,以作永久纪念。此外在苏轼诗中含有鲁山字眼的还有两句,一是《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恨我不识元鲁山”;二是《吕与叔学士挽词》中“未识鲁山空此生”。

  建中靖国元年6月,苏轼病倒常州,在给其弟苏辙的信中,他写道:“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7月28日,66岁的苏轼卒于常州。次年闰6月25日,苏轼魂归中原,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今河南郏县茨芭乡苏坟村。苏辙难忘与兄长苏轼手足之情,不忍心让兄长独眠他乡,便嘱其妻子待自己死后,也葬此地与兄作伴。政和二年(公元1112)10月3日,苏辙卒于颍昌(今许昌),其妻按照遗嘱也将其葬于郏县,始称“二苏坟”。 其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廿十五日卒于京师(开封)安葬于四川*山县安镇乡。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郏县尹杨允渭:“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茔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和陟降左右盖未始相远。遂置老泉衣冠瘗诸两公之间。”遂称“三苏坟”。作为郏县八景,“苏坟夜雨”影响至今。如今,对苏轼来讲,何处是故乡?那就是他归葬之处的鹰城。

 
 
 
下一页: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