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读《单独中的洞见》的诸多感悟(贺征苏)
 
 
修改时间:[2016/08/20 21:07]    阅读次数:[457]    发表者:[起缘]
 

  如果只是浮于表面地阅读《单独中的洞见》,?]有用沉静的灵魂去细腻地体会,很难捕捉到文字中的那种睿智与幽默。我经常被某个词语,或表述法所微微震动或紧紧吸引,唏嘘赞叹。跟着文字的起伏而起伏。真不知光是语言玩味这一个层面,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了洞见的独特魅力。灵魂与思想层面暂且不说。浮光掠影,根本领会不到其语言之美。洞见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发挥自己的空间,召唤读者去架设通向自己内在的桥梁。

  第一,这是一种灵魂的书写。是在入静的状态下写的,带着彼岸的芬芳与气息。把文学性与宗教性结合起来,彰显了神性。喊出了普世的大音。二、灵魂的纯正,自然形成了对平庸之恶的批判力度。歌颂神性,向往神性的同时,批判了社会、制度、人性等等卑污的部分。常被读者指责为偏激与悲观。三、具一种宏大、高远的叛逆精神。在整体上否定了人类制度中压迫人压抑人的部分,否定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所遮蔽的虚情假意,质疑了人类整个价值取向,文化走向中扭曲的部分。四、没有吸引人的情节,没有刺激人的意欲,在喧嚣的大众文化中遭遇了冷遇。五、全书语言简洁清晰,机智幽默。采用格言体,形式上显得碎片化,但思想上,灵魂上是统一的,圆融的,直捣本质,去除冗杂。

  《单独中的洞见》对我来说,是引我思考的一个契机,是指我方向的一面旗帜。不要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胡乱揣测我,这与个人崇拜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倒是很感激那些质疑我的人。正是他们的质疑,让我一步步走向坚定,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让我的思考有了点眉目,成了点体系。尽管《单独中的洞见》在形式上是格言体,看上去碎片。但它在思想上,在灵魂上,它是整一的,是圆融的。正是这种形式,去除了冗余累赘,直捣事物本质。正是它,为一直在文学中沉醉的我,引入了神性一维,把文学性与宗教性整合起来,让人学有了神性。也更清晰地看到很多不追求神性作品之浮浅,之喧嚣一时。正是它,打破了那些猥琐阴暗自私的质疑精神,似乎想打倒这个人,立起另一个人,摧毁这股力量,又推出另一股力量。《单》所树立的质疑精神是宏大的,是高远的,从整体上否定了人类制度中的压迫性,否定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所遮蔽的虚情假意。也正是这些,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让他们按捺不住地想掐灭这朵火苗。正是这些渺小而狭隘的质疑,也让我一次次想去书写,作出我的统一回答。

  看《单独中的洞见》二书,反反复复也看了很久了。但每看,我心里仍会暗暗吃惊与欣喜,如果没这份感动,我是不可能支持着看这么久的。我如此珍惜时间的人,是不可能也没必要为这两本书浪费太多的时间。看这么久,只能证明,它们太值得了。这两本书,不是用来求得新奇与新鲜感的,确实它们就是一面镜子,是用来纠正自己的认识与行为的,而这才是需要花费很久时间去做的一件事,而不止是语言上的欣赏。最近,看到欲望与死亡两章时,我的感动更深更频繁。也有人说,此书很容易理解,并不深刻。我不以为然。从一个人的心里,从不同的角度,用繁复的语言,对同一主题,进行丰富的审视与批驳,作为自己也写作的人,我深知,这绝非易事。如果有人不服,他可以去试试。单就“欲望”二字,你去写,看你自己能写出多少感悟。如果你写不出那么多,你就会知道别人的高深与艰难。睁着眼睛,张着口随意评论,那是件很轻易,也很容易错误的判断。我记得叶嘉莹曾经说过,很多人批评中国的古典诗词,无非是伤时悼世这些主题,不值得看。叶说,正因为主题单一,而写法多变,才值得看,才更了不起,我觉得在这方面,《单独中的洞见》二书也是如此。最近,看《单独中的洞见》,看张方宇对欲望,对死亡写得那么摇曳多姿,斑驳陆离,姿态万千,很多词语,很多说法,都会深深地触动到我,我还是感叹他的了不起。如果说,深刻就是意味着晦涩,就是看不懂,我是强烈反对的。朴素,清晰,不装腔作势,应该才是写作中最高的美,这种美,很多人已经不知道欣赏了。他们一味追求玩味语言,而忘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生命的真相。如果抱着这样方向性的错误去阅读,只会耽搁了自己。对这两本书的认识,我从来没狂热过。我反而发现自己,越来越冷静,越来越坚持自己,我决意要去除夹杂着夸大的主观认识。我觉得唯有如此,我的认识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两本书,不可能完美无缺,它与作者本人的境界是成正比相吻合的。但这恰好反映了作家诚实与对生命的真实探求。也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视,独特的角度,独特的言说,独特的姿态和独特的启迪。作为文学专业的我,其实从一开始,我也看出,这两本书,在文学手法与功底上,确实也单薄了一些,也失去了一部分魅力与读者。这也与作者非文学专业的经历与实际情况是相吻合的。但我对这两书如此的喜爱,我又反思出了,其实文学本身也有它的不足,过于丰富的情感而思想单薄甚至混乱,过于追求艺术形式的翻新,却少了很多内核性的东西。这反而又是很多文学作品,过于追求形式,而思想苍白的原因。也是文学慢慢走向衰弱的原因。而《单独中的洞见》,在哲思与灵修上的思考,又增添了文学的精神与力量,恰恰又成了对文学的一种弥补与挽救。这也让我,从文学对文学的痴迷中,慢慢走了出来。而要把文学精美的表达形式,与哲学灵修深刻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探究,完美地结合起来,张方宇的写作方式只是一个开始,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单独中的洞见》随着阅读的放慢与深入,更随着对人群与世界的深入体验,很多看似平淡朴实的句子,具有了幽默与含蓄中的深意。几乎每一句,都引起我深切的共鸣与会意。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两本书,是值得永久流传下去的好书,除非人类疯狂得偏执得取缔精神与思想的追求。

  《单独中的洞见》这样的书,如果你没有想纯净自己的灵魂,只是把它当成语言的消遣与玩味,你看它就几乎没多大意义。如果你没有配备与现实不同流合污的生活体验,你只会停留在浅层的字面意义。如果你只是站在庸俗的现实立场,你很有可能会贬抑它的价值和嘲笑它的纯净。它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刻,只有清晰的神性视角。书如其人,人如其书,书人如一,文字无不打上作者人品的烙印,那种未与现实一起沉沦的老实与纯净,与之天然形成的与现实不可调和的对立与批判,不止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生命姿态。

  看《单独中的洞见》必具的几个条件:一,喜欢文学哲学灵修等阅读;二,要心地善良宽广深刻;三,要有对自己够狠的反审精神;四,要有对人类的反叛意识,对社会不认同的精神,要有对世俗厌恶的灵魂。五,要有务虚的意识,要有形而上的思维,要有追求灵魂纯净的生命意识。六,要有正确的宇宙观,对肉眼看不见的时空,有接纳的态度。当然,还有很多。不然,你永远也认识不了这位清纯的“绝世佳人”。你听到的永远只是俗乐飘飘。

  《单独中的洞见》是极具现实性的。这就是我要辨析现实性的缘由。不断地听到有人在说它不现实,不实用。而在我眼里,它非常实用,且有大用。当然,要读出它的现实性,是要有非常深厚的功底的,必须是“灵魂奢侈”的人。它的现实性,是得通过读者的灵魂的改善才能发生的。我看到一些好友,因此书,灵性在疯才,我为他们开心。我自己也是受益者。我看到的,是更多的人,在抵触它,打击它,其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依然故我。当然,一个人不可能纯粹到如书中所提倡的,完全没有“自我”而达到“无我”,完全消灭“欲望”,那是你们把语言理解太片面,太死板,太极端。我自己当然也做不到无我。但我清楚地知道,一切提倡,都是一个方向。从此,我心里有了另一个声音!当我焦虑时,我规劝不要被欲望燃烧;当我紧张时,我规劝自己放下那个自我等等。于是,我平衡了,中和了,安宁了。矫枉过正。对于我们这个欲望过炽的时代,这本书,就是一本极具现实性的“心灵地图”。也是一剂清凉药,让我们不要心火太旺,不然内伤太大。

  《单独中的洞见》书本身没有问题,特别是作者的创作动机非常纯粹,更没问题。问题出在阅读环节。这是一本不能用常规方法来阅读的书,说重点,这是一本需要导读的书。它对很多人来说,阅读它,不仅会生气,还会痛苦。因为,它把你引向了深入,而不停留在表皮。一个人认识自我,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更别说去改造自我了。有人说,是作者高高在上,在贬损他人。但在我认为,作者只是在静寂中,捕捉到了宇宙的信息,窥探到了一些生命的真相,他只是如实地记录下来,传递给人们,他是如尼采所说的“播撒着金言的人”,且“他所行常多于他的所言”。

  《单独中的洞见》再也不用急着读完。当我慢下来品味时,就如信马由缰,在草地上毫无目的地独行。我看到了彩虹般的色彩,我看到了露珠般的晶莹,我看到了一种长河落日圆的开阔,我听到了一种天地初开时的寂静,我听到了仙乐飘飘从内心深处升腾。我忘怀了一切甚至自己,我从一切凡俗中归属于它。我几乎把每一句都划成了红色,添上了着重号。每一句都吸入了我的灵魂。越读越静,越静越读,越读越多,越读越美,越读越新。

  翻开张方宇老师寄来的《单独中的洞见2》,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每一句是那么新颖。都如初见时的激荡心灵。似真似幻,我问自己,我见过吗?这对我是一种不可能的奇迹!很少有书,我会读第二次还不感厌倦的。这书已经不知第几次了。这书,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人,在静心的状态下,几年里,在几乎没有外界具体事情的刺激下。一句又一句,写出了这么多,牵涉范围这么广。在这个充满复制的时代,这种现象是不可复制的了。这就叫奇迹!如果有人觉得我夸大其词,那他可以去试试。以其数量,以其质量,都是不可再现的奇迹!

  《单独中的洞见》更多引起我的,是关于我们当下阅读市场,与阅读心理的反思。为什么一本书,引起那么多人的反感。在我看来,如此正常,如此纯洁的一本书。我们已经被这个平庸的市场彻底“培养”出来了,市场养人!培养出来一代,只合适“糖”,只渴望“正能量”,只看到“阳光”的思维。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彻底被洗脑了。哪有一丁点对人类,对世界,对制度,对关系,对生命的一点反思态度。他们的灵魂是那么脆弱,不敢面对阴暗,不敢提及死亡,不敢叛逆社会,生怕被这世界抛弃。一味地用希望,用梦想来麻痹自己。看不到真相!用乐观来构筑自我欺骗的海市蜃楼。一点悲观都承受不起。对此,我又生悲悯之心。

  如果把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就当成一本文学读物来品尝,就大大减低了它的价值。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只是玩味语言,只是觉得哪句幽默俏皮,或写得绝妙,还是远远不够的。里面的语言,形成了一条清澈的溪流,可以照见我们的污浊,可以洗涤我们的灵魂。它会带你去一个新的境地,让你窥见生命的本来面貌,甚至听到仙乐飘飘,让人心驰神往心魂荡漾。很多人,在语言层面上很欣赏此书。但一牵涉到思想层面,对灵魂的反思时,就难以接受。当然,把阅读当成消遣的人,是无法达到这个地步的。我是*惯用灵魂去阅读的了。不触及我灵魂的文字,不能提升我灵魂的一切文字,对我来说都是垃圾。当然,我只是道出我个人的体验。

  洞见两本书,直捣灵魂。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是照妖镜。照出许多人内心的妖性或鬼气。很多人不敢直面的。就算一个修养相对高的人,有些文字看了都会惭愧。那些低劣的人只剩下攻击了。也照出这个时代的妖邪。好象你的书更重要的在关系,与读者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作品。觉得最有魅力的,还是在批判性。也是我们最相同的,也是最让很多人气恼的地方。

  因一些网友对《单独中的洞见》的反响,引起了我一系列对阅读与文学的思考。但愿我的思考能将我引入更深的境地。触及灵魂的文字,遭到很多人的抵抗与围攻,这让我知道,很多人的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对内的享乐,对外的炫示。他们的享乐与当下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同步同构的。其实他们的阅读,就是他们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日常生活在文学方面的搬移,他们的阅读与欣赏,无不体现着他们打量他们的财富,和处理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同等性质。他们对浮华文字的欣赏与写作,无不想借文字来表现自己是文化人,或有精神追求,但一旦触及到灵魂,与他们的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就变得游移而生气。对他们来说,停留于表层的阅读,就如一件高档的服饰一样,是一种装点。而内在的灵魂,是纹丝也不能动的。读一本书,把其中精华都舍弃了,只是证明我读了精神最高的作品,而那个渺小的自我仍然旧我。这就和吃什么拉什么又有何异,只是满足了味蕾的欲望。当然,很多人也看不惯我成天提倡灵魂的追求,认为这是我的不宽容。其实,这恰恰是社会和他们的低劣产生的不宽容。你放目一望,现在除了娱乐的大众文化外,还有什么高质的精神产品存在吗?他们在享乐的同时,不希望更高的现象来提示和打扰他们,以显出他们的低劣与空洞。庸俗的享乐主义的阅读,及实利主义的阅读,其实质,就是市场经济思想的附庸风雅。而文学的最本质作用,是在对人的灵魂发生净化作用,来改善人类的困境与悲剧。但这一目的,愈行愈远。人类任何高超的思想,都为人类的欲望所压倒。最后,人类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