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龙泉寺的泉
 
 
修改时间:[2016/08/11 23:07]    阅读次数:[565]    发表者:[起缘]
 

  北方的山,缺水的滋润,大抵雄浑、遒劲、粗糙,像北方的汉子。北方小城崇信的龙泉寺风景区倒是个例外,她温润、秀美、细腻,更像南方水乡的妙龄女子。

  龙泉寺坐落在崇信城北?i河北岸、?i谷之中。前有?i水环绕,长河东流,波光粼粼。隔河远眺崇信新城,高楼林立,蔚为大观。背偎?i谷怀抱,山幽谷寂,林海浩淼,云蒸霞蔚。龙泉寺景区不大,方圆不到两平方公里,山也不高,就三两百米。然此处一草一木,皆得造化垂青,风物咸宜,相得益彰;一石一瓦,自有匠心独运,机巧随缘,天人合一。那些楼台亭阁是被精心点缀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要紧处的,古刹森森,碑林默默,小桥流水,曲径蜿蜒,很是出彩。极像工笔大家的山水小品:一笔一划,不曾因繁就简,一枝一叶,却使秋毫毕现。这作品就气韵灵动、笔墨传神,读之则温故有新、百读不厌,很是耐看。也像采制于江南园林的一尊山水盆景,被粗心的主人遗忘在了黄土高原,遗忘在了遥远的北方。她多想回到故乡、回到母亲的身旁啊,她的思念一定像千年的?i水,蜿蜒迂回,绵绵悠长,她的梦也如?i谷的烟霞,袅袅娜娜,缕缕飘香。她等待的时间太久了,她担心故乡认不出自己,她就努力保持自己的样貌,坚持自己的心性,与北方的风沙交融,与高原的霜雪贯通。千百年来,虽蒙尘而不淹秀色,虽失落而不遗初心,终于站出了北方独特的风情。

  其实,龙泉寺的妙处还在她的泉。民间虽闻“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的说法,一直没有亲眼目睹。龙泉寺的泉确是这样,而且泉快高到山巅了。龙泉寺的泉又叫贯珠泉,名字很形象。那泉就发于高山西崖,四季不竭,是从崖壁上滚落而下的,犹如成串成排的玉珠,于黑暗的岩缝中刚探出头来,晶晶亮亮,细细碎碎,还没有完全看清外面的世界,突然就被眼前的明亮和鲜活所吸引,所蛊惑,就那样亟不可待,那样义无反顾,鱼贯而出,跌落玉盘。那细小的珠子,弄出的声音可不小,????,滴滴答答,带了她们好奇、欢快的心情,任性而调皮。“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惹得风也停了,整个山林也静了,都屏了气、凝了神在听这笑声。“瀑珠听雨”是龙泉寺极好的景致,必是要走远一点方可体味把玩。走远了,那贯珠的声音就更细、更碎了,忽隐忽现,飘飘渺渺,像江南细雨,如烟如雾,似有似无,笼罩在如盖的树荫中。“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这样来聆听,就有了哀怨的情绪和莫名的乡愁,就多了怀古伤今的惆怅和落寞,那才是雨的味道。晴雨楼就在贯珠泉旁,两层,上亭下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四面轩窗,内有茶社。店家说上楼品茗听雨是好享受。但其中茶客寥寥。自觉楼台阔绰,为人围观,太显、太闹、太俗,不具观泉听雨的气氛。在外看看就好。

  龙泉寺的“龙”就卧于贯珠泉顶的崖壁,是一棵千年古柏。树不大,但龙爪虬曲坚利,直插岩隙,龙髯遒劲郁勃,苍翠飘逸,形神兼备,超凡脱俗,倒有蟠龙腾跃之势,“龙泉”因此名。窃以为不然:龙因泉而生,泉滋养了龙,有泉才有龙。怎奈民间早有龙乃祥瑞兆、王者相的认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吗,泉就成其次了。若不附庸风雅,不牵强附会,其实叫“贯珠泉”就好。

  贯珠泉的水落下来是留不住的,她自由的思想四处发育,只在崖下的湫池里打个转、留个影,就呆不住了。有的爱喧闹,就沿着陡峭起伏的沟壑,飞流直下,跌跌撞撞,一路清凉,一路欢笑。眼看把一串一串的珠子拆断线了、掉落地了、摔破碎了,亮闪闪的一片。也不恼,又聚拢起,渐渐成一泓明镜。那镜尚未齐全团圆,却又到下一级崖壁边,跌下去,又摔碎了,还是一地珠子,好像不曾破损过,转眼奔到了山脚下。有的散漫,沿了山坡草丛缓缓溢过,入了土,钻了地,不见了。像久睡不醒的隐者,一躺下,就入了梦乡,舍不得睁眼浪费一点时间。这个梦看起来很深很长,似乎再也醒不过来。但只要你抬起头,眼光再放远一点,在下一个坡坎处,一只惺忪的睡眼只露一点眸子的亮光,在盯你,似在嗔责:不要打扰人家休息,好吗?就又悄无声息了。其实还是睡着的样子。顽皮的那一伙,是随着人行步道和石阶边的小渠下山的。那渠实在太小了,不像工匠做的,倒如孩童在河湾戏水时的手工“水利工程”,不规则,歪歪扭扭,曲曲弯弯,深深浅浅,一直悄悄跟随在游人身边。小渠有的地方实在太浅,有的地方转弯又有点急,水就盛不住了,就溢出来了,湿了半面台阶,也掩了台阶上的尘土,步道和台阶就更干净清爽了。路边遇到平整开阔的地方,小渠还故意绕到远处去了,那水流也转来转去随它去了。好像跟着大人出行的调皮孩童,突然发现了新鲜好玩的目标,便撇开大人,一路追了去。出去一大截了,又不敢走远,逶迤着就又绕回来,继续跟了人,向山下踱去。

  小城人是钟爱这泉的。山下已经有许多人,提了瓶,拎了壶,挑了桶,在排队迎接泉水下山。有人是清晨锻炼,顺路捎带两瓶,回家烹茶,一天就此开始。有人是傍晚骑车遛弯,再驮一壶清泉,明早煮饭熬粥,一日就此结束。骑电动车的大嫂是个爱美的人,专程赶过来汲取泉水,她脚下的车踏板上放一个大塑料壶,打一壶水刚够她一天洗脸,舍不得喝的。拉架子车哪位汉子也太“贪心”了,车上的小水罐足能装一吨水,他装水时别人肯定要等多半个多时辰吧,他说他种了半分菜园,那些鲜嫩的西红柿、小黄瓜、豆角、辣椒……都被他惯坏了,只爱喝这泉水。他们都不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起了家常。有的叉开腿背依着树,有的抱了臂来回踱步,还有人卷起裤管,蹲在地上吸烟,都很悠闲,很自在,也很享受,似乎忘了是来打水的还是来聚会的。打水的器具也三三两两摆在地上,算作排队的标志。取到到水的人还想聊一聊,就再呆一会。还有人优哉游哉行进在前来打水的路上。去的去了,来的来了,都很散漫自由。他们知道这泉虽然小、水量少,但源源不断、绵绵不绝,也不是要花钱购买的商品,用不着去争去抢,只需准备好汲水的器具,准备好接纳的心情,等待就意味着拥有,静享就意味着生活。这是小城人不变的规律,也是小城最好的时光,何必着急呢。印度谚语云:“走慢一点,等一等身后的灵魂。”小城有泉水相伴,灵魂从未走远。

  夜深了。?i谷中的雨声是否依旧幽怨缠绵?山下打水的人可否归家平安?那些没人盛装的泉水不知流向了何方,也不知滋润了谁的梦想?那位美丽的南方女子啊,是否已经安然入睡,不再眺望遥远的南国水乡?

  小城枕着龙泉寺的泉,早已沉沉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