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大家都走了,他们该何去何从
 
 
修改时间:[2016/08/10 22:07]    阅读次数:[427]    发表者:[起缘]
 

   学校的“十佳歌手大赛”结束后,已经很晚了。

   比赛很精彩,可大家也都有点累,所以最后一位选手唱完之后,就都匆匆离场了——没有谁觉得有什么不妥,也没有谁再傻乎乎地坐着不走。

   第二天,一上课,班主任就冷着一张脸进来了,进来之后就把教材砸在讲台上,但没有说一句话。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班主任怎么了。晚自修扣分了?有人带手机被年段长发现了?还是……

   “昨天,我们班做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比赛结束之后,主持人在上面还没讲完,你们就都起来走了……怎么了,就最后一会儿坐不住了!”

   这……

   “不要说别的班也怎样怎样!在我这个班,基本的做人,你们要给我学会!连人都不会做,还读什么书!”

   良久,班里一片寂静——班主任就在这片寂静中,开始了当天的课程……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被触动,但我清晰地记得,那节课,我没有认真听——别笑我矫情,当时我真的被震撼了,被感动了,被折服了!说实话,班主任说的那个问题,我之前是注意到了的!那又怎样呢?大家都走了,我还一个人坐在那儿?我怎样跟和自己一路好友解释?几次下来,我也开始从容地跟着大家一起走……

   班主任的话,唤醒了我曾经的意识,也把我的思绪引到了村里的广场上……

   每逢过节,村里的广场上总是格外热闹。因为这时总有一些文工团来演出,而且是免费的,谁都可以去看。我也是喜欢看表演的人,所以只要有演出,都会乐呵呵地跑去。

   几次下来,我观察到了几个细节:

   很多节目其实是很精彩的,可鼓掌的人却寥寥无几,有时候主持人会热情洋溢地说:“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某某!”——可掌声依旧稀稀拉拉的!这时候,主持人的笑容往往有一点僵,只得硬着头皮报出下一个节目。

   还有就是,当表演接近尾声的时候,往往是最后一个节目还没表演完,就已经有人开始走了;最后一个节目结束时,人已经走了一半了;主持人上台时,面对的往往是“涌动的人群”。刚开始,他们还会强装镇定,抑扬顿挫地念结束词,可面对越来越少的人,他们总会不由地加快语速——没有用的,通常来说他们还没下台呢,广场上的人就已经屈指可数了。

   让我们试想一下:在结束语还剩下三四句的时候,抬眼望去,广场上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那主持人该怎么办?是继续“热情饱满”“抑扬顿挫”地念下去,还是不念了,就这样走下去?最后那句“谢谢”还要说吗?还要不要再鞠哪个躬?

   我们都知道,那些村里的观众大多是农民或上班族,他们已经在地里或厂里劳累了一天。来看表演,只是为了放松一下,看完回家就洗洗睡觉,或者和家人呆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这并没有什么不妥!

   可是,让我们设身处地地为那台上的主持人和演员想一想——主持人在下台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尴尬?演员在表演的时候,会不会感到心寒?

   当我们在和家人一起看节目的时候,他们还在后台紧张地做最后一次排练;当我们在节日里和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他们还在回家的路上;在我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说不定才刚刚踏入家门……

   在演员的表演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在主持人还在年结束词的时候,我们就走了——“这是真的一件很丢人的事!”这样做,除了会让演员心寒,让支持人尴尬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连对人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学会,不恰恰说明我们不会做人吗?

   落幕了,不要着急走,再等一等,不要让这些带给我们欢笑的人带着挫败感回家……

 
 
 
上一页:秋夜情愫
下一页:老家吴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