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这里到那里的距离
 
 
修改时间:[2016/08/08 22:07]    阅读次数:[467]    发表者:[起缘]
 

  小时候,很怕爷爷。

  他很严,很凶,对孙子孙女们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写个字都坐不端正!走个路脚提不起来吗?鞋子磨平了!总之,就是啥啥他都看不顺眼!

  或许是因为太怕他了,所以不管什么时候,老躲着他——他总朝那座历经风霜的老房子吼道:“只要我在厨房,她就缩在房间;我在前院,她就躲在后院。反正就是我在这里她在那里,我在那里她在这里。我身上长刺了还是怎么了——没出息!”当时不懂,现在回想起来,倒隐隐感觉:这是一个老人受到委屈之后的恼怒和遭到冷落之后的不甘。

  小时候,只觉得爷爷很凶;现在想想,倒觉得他虽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可在对孙子孙女们讲话的时候,言语之间总透着几丝哲理,有时候,甚至觉得他说的句句话都值得深思——他总会在一段话结束的时候加一句:你要是觉得我凶了,就把今天我骂你的写在外面墙上,你长大以后再看看——哪句是错的!

   记得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爷爷若有所思地问我:“现在有两碗米饭和一碗“面面饭”(用玉米打碎制成,粗糙干燥,难以下咽),有你,你奶奶,还有我三个人,你会吃哪碗?”当时还很小,只有四五岁,根本摸不清楚这话有什么深意,便脱口而出:“我要吃米饭!”当时热汤的雾气很大,我没有看清爷爷当时是什么表情,只是记得他又平静地问了一句:“那——我和你奶奶,谁该吃那碗面面饭?”听了这话,虽然当时年纪还小,可却顿时有了一种做错事的感觉,便紧张得不敢再说话了。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刨根问底,只是沉默了许久……

   后来,我到了父母身边上学,总是难得打一次电话回去,并且每次打电话回去,都是打给奶奶。和奶奶聊得差不多了,才会“礼貌地”在最后加一句:爷爷呢?在干嘛?

  这时,奶奶总会兴奋且急促地说:“他在这里,你自己问他。”接下来,电话那头便是俩人嘀嘀咕咕的声音,待那头平静下来之后,我就会先响亮地喊一声:爷爷!然后,等他应答的过程中静听2秒自己心跳,才开始问吃饭了没有?在干嘛?那边天气怎么样——有时,这些问题先前已经问过奶奶了……

  开始几次,爷爷会嘱咐我好好学*,要听话。有时还会问:这么久都没打电话回来了,是怪爷爷以前太凶了?他说这话时,那语气,总让我想起几年前他问我会吃哪碗饭的场景。

  可是渐渐地,他开始把声音放柔和,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会反驳,更不会斥责,只是认真地听着,“哦~”“呵呵”“嗯~”地答着。而且,还总“幺哥幺哥”(四川方言:宝贝)地叫着——刚开始,我是很不*惯的,回答他时的声音也是怯怯地。可后来,听到这亲昵的称呼,心里总是暖暖的。

   出来了许多年,见多了城市的灯红酒绿,正处于少女时期的我,心中的诗情开始一点一点燃起,希望回归自然,去观“重重叠叠山”,走“曲曲环环路”,听“叮叮咚咚泉”,看“高高下下树”……我开始思念家乡的绿水青山,渴望在山里修一间小木屋,屋前种一棵大树,树下架一个秋千……但这终归只是不求实现的理想。

   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那不求实现的理想,却受到了爷爷的高度重视。今年吃年酒时,亲戚朋友坐在一块儿拉家常,大姑父居然跟我说:“你爷爷现在正屋前屋后地给你种树,等你回去修小木屋呢——他现在都不想过来了,就守着那点地!”当时我听了这话,顿时心里一抽,说不清那是什么感觉,只觉得心里很暖,还隐隐有些痛……

   我开始意识到:爷爷是个老人了!在我们还小的时候,他把自己的慈祥隐藏在严厉的外表下,只为了他的孙子孙女有出息,不用一辈子跟黄土打交道,长大可以吃点轻松饭;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他开始一点一点撕下那层跟了他多年的伪装;开始用他那颗沉睡了许久的,慈爱的心去关怀他的孙子孙女——即使在对孙子孙女表达关心的时候显得有些笨手笨脚,可他依然坚持这样做着……

  爷爷伪装了多年的严厉,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长大了的我也开始用心去发现:爷爷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做着一些普通的事。

  小时候,总躲着爷爷,他在这里我就在那里,我们之间的距离是屋前屋后的距离。几年后,依旧是他在这里我在那里,我们之间却隔了上千里……

  或许,出于羞涩,我不我不好意思对爷爷说一句“谢谢”或“爱”,但我正一点一点走进他的心里——他或许不知道他的孙女仍然记得: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写了一页“1”,得到了一个勾,看到了爷爷慈祥的笑容;第二天写“2”,怎么也弯不过那一笔,是爷爷手把手教了他一个下午……

 
 
 
下一页:暗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