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华亭洋芋
 
 
修改时间:[2016/06/14 23:07]    阅读次数:[463]    发表者:[起缘]
 

  甘肃平凉民间早有把土生土长的华亭人称作“华亭洋芋”的,也有把来平凉生活的不灵光、不开窍的外地人比作“把华亭洋芋?a多了”的说法,似乎其中很有内容,也有渊源。然考证典籍,终无发现,想必就是一句俚语。君子遇此理当清风拂目、唾面自干,由它去罢,实不足反复揣摩,罔论妄议。然每见言出此语者眼神之轻蔑,表情之不屑,神色之得意,气势之张狂,作为华亭土著,实如鲠在喉,一直有执言亮剑的冲动。

  华亭的确出产洋芋,但本土的洋芋其实并没有什么名气,倒是日益声隆的华亭人不断提振了华亭洋芋的名号,民间反倒人、物不分,人、物相融,到现在已经人、物一体了。洋芋熟后绵、软、散,却缺骨、钢、劲,这大抵就是外人轻蔑“华亭洋芋”的潜台词。

  洋芋其貌不扬,不饰外表,不论种在贫瘠干旱的山坡陡地,还是长在肥沃膏腴的川地良田,只要农人不偷懒,不耍奸,产量一样高,品质一样好,从不哄人。洋芋作为食品的确是个好东西:营养全面,荤素包容,当菜当粮,能文能武,百吃不厌。可切丝、削片、剁块、捣泥、磨粉,可煎、炸、烹、烧、烤、氽、炖、熬、煮、蒸,可与四季菜蔬为伍细言清淡高远、冰清玉洁的佳话,可和大鱼海珍作伴阔论肥腴润泽、深沉厚重的传奇,可入陋巷家厨小酌慢饮,可登大雅之堂佐证大是大非,可谓不分南北,不论国界,人见人爱,老幼咸宜,差不多已是餐桌上的“全球通”了。洋芋有马铃薯、土豆等名,是外来物种,这也许就是洋芋名字中带“洋”的原因。洋芋最早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其后才慢慢扩散,遍地种植,遂成燎原之势。数百年来风风雨雨,天竞物择,数百年来生生不息,光大发扬,洋芋不知滋养了多少辈芸芸众生,成就了多少个志士仁人,足见其生命力之强悍,功勋之卓著。不久前,农业部刚刚把洋芋确定为我国继小麦、玉米、水稻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这无疑给名不见经传的洋芋起到了正名的神话效应。

  细细想来,华亭人的性格的确与洋芋有相通之处。华亭地处甘肃东部,陇(关)山东麓,自古就是中原历代汉政权对峙吐蕃、凉、金、西夏等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边关,属高山沟壑地形、阴湿气候,土地稀缺,物产艰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严酷的自然环境,经年的边关战乱,锻造出华亭人机敏过人、宽容厚重、隐忍耐劳的独特性格,这种性格与其它地域西北人粗犷、彪悍、张扬、斗狠的个性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也是遭人鄙视的深层原因。华亭人表面绵、软、散,虽不善言谈,不事粉饰,但决不木讷、迟钝、懦弱,内心里骨、钢、劲齐全,精、气、神十足。华亭人深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深谙中庸之道、上善若水的人生真谛,深知钢强则折、玉硬易碎的自然法则,于是他们把铁骨裹进了柔肠,把剑胆融入了琴心,把英雄气概掺和了儿女情长,不改初衷,一路走过,给世人留下了儒雅、内敛、敦厚、练达的孤独背影。到了当代,华亭人的性格特质恰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深度契合,于是,华亭人的这种独特印象愈发凸显放大了,无论是祖祖辈辈一直劳作生活在本地的土著,还是在外地打拼、海外创业的华亭人,都用他们风生水起的事业、书香传世的家风、惹人艳羡的收获,不断优化了个体形象,也更好地诠释了“华亭人”这个特殊地域群体的当代魅力。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真该感谢最初那位有识珠慧眼的高人,敢用洋芋来比喻华亭人,今天看来也算神来之笔。

  或许有人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洋洋罔论者,岂不辱“华亭洋芋”之高洁?笔者必应答,若能给不善言词的华亭人长一长精气神,鼓一鼓前行帆,作为一名华亭土著,“偶也是醉了”。

  不作君子也罢。

 
 
 
上一页:互不亏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