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生病的味道
 
 
修改时间:[2016/05/26 23:07]    阅读次数:[491]    发表者:[起缘]
 

  禅门有云:“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物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生病也算是人之常情了。话虽如此,人一旦真正生病,在空荡荡的病房里,闻着药水刺鼻的味道,身体的痛楚再加上内心的压抑,这大概是人最脆弱的时候,生病的滋味恐怖也好不到哪里去。

  年轻的人们,身体机能都处在最佳的的人生阶段,一般来说很难体会到生病的滋味。一般的风寒感冒小病痛早已不是世俗眼中的生病了,故而,生病这个名词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毕竟不是那么亲切。

  我是很少生病的,平常小感冒风寒之类也很少,记忆中我小时候是生过病的,当时年龄尚幼,对于生病概念懵懂不知。只记得父亲带我去看了医生,然后拎回来了一大包中药,这个中药竟然吃了整整两个月,真是与药为伍了。药的苦味是忘记了,只记得母亲每天熬中药,单独给我开小灶,年幼的我早已忘记生病滋味,料想父亲母亲那个时候大概既忙碌又忧心。不仅要操持家务,养家顾家,还要担心我的身体,幸而两个月后身体痊愈,父母才松了一口气。

  无独有偶,高中时期在学校住宿,被一只毒蚊子在腿上咬了一口,当时不知道蚊子毒的厉害,两天后长包灌脓,包越来越大,脓液越来越多,我凭直觉一个人把脓液挤掉了,然而包还是没有消肿。那个时候我已经18岁成年了,但是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些我还是害怕得要命,第一时间给家人打了电话,电话里的我带着哭音,父亲也被我的情绪吓到了,很快的,两个小时后父亲赶到了学校,给我请了假,把我带回家了。回家看医生后,腿上的包由于我自己先前处理了,其实并不严重,然而父母还是让医生细细检查一遍,然后就是常规的吃药了。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幼稚,又有点可笑,觉得自己那个时候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自己去医院看看不就行了嘛,为什么非得像个吃奶的孩子,非得找父母呢?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好几年了,自己也进入了当家作主的时代,不再依赖父母,我想这个时候我应该是足够大了,足够成熟了,不再是没断奶的孩子了。不幸的是上个星期,大概是过敏的原因,全身都长了包,并且浮肿起来,第一天吃了药后我还在朋友圈调侃毁容时代来临,第二天情况更严重,肿成包子的我终于还是被自己的样子吓到了,第一时间给母亲打了电话,还鬼使神差的发了一张生病的照片。我当时怕父母担心,是很轻松的笑着和母亲打的电话,一分钟后母亲的电话打过来说赶紧请假回来,他们带我去看中医。其实我的住处旁边就是一家医院,但是那一刻,说不上是生病难受的原因或是其它,我立马就点头说,好,我今天就回来。还记得去请假回家时,领导说回家呀,怎么要哭着找妈妈呀,我说没有是眼睛睁不开。其实那一刻我是真的想哭的,声音已经隐约有点嘶哑了,想起父母内心涌动着一团说不明的情绪,最终我还是整理了情绪。我就这样拖着乏力的身体转了几个小时的火车,跨越两个省,回到了自己的家。路程并不轻松,身体毕竟不舒服,然而那个时候我就像撑着一口气一般,只有一个信念——回家,回到父母的身边。果不其然父亲早早回来等我,看到了我类似被人打了一顿的样子,立马带我去了医院,像小时候一样,他就在旁边看着我打点滴,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其实我的病已经好了一半。第二日一大早,母亲带我去看了一个比较偏远地区的有名的中医,其实那个时候身体已经开始恢复了,在他们眼里我似乎需要彻底恢复估计才算恢复,我无须想任何问题,我似乎只是一个孩子,只是他们的孩子。

  几天后我身体已经彻底恢复了,可是却开始无法挪动回去上班的脚步,我回忆起我的每一次生病,不管是感冒还是过敏,我都像个寻求温暖的孩子,第一时间回归父母的怀抱,而他们的怀抱是那么温暖,温暖到我生出了深深的眷恋,不舍离去。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父母自然是老了,他们走过了大大小小的桥和路,脚步也不像年轻时健步如飞,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在他们身边,然而再远的距离也割舍不断中间的血肉联系。

  记得曾经看过林清玄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讲到他朋友听到母亲去世消息后悲痛大哭,当时他的朋友已是50多岁了,而他朋友的母亲80高龄,算是寿终正寝。这个似乎对一个走过人生大半岁月,看过风风雨雨的人是人生常态了,可是,只要他的母亲还在,他就是一个有母亲的孩子,在他母亲的眼里他也只是一个孩子,不是任何一种社会角色,如今这个孩子的母亲去世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悲痛的呢?

  如果说生病有滋味,那么孤孤单单的一个人生病治病大概是最冰冷、最忧伤的,而若是和亲人在一起,尤其是和父母在一起,那么这个生病也许就有了最温暖的的味道,感谢我的父亲母亲,给了我生命中最温暖的感动和回忆,我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

 
 
 
下一页:致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