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冷山影评
 
 
修改时间:[2016/04/07 22:07]    阅读次数:[462]    发表者:[起缘]
 

  现在的电影很少有值得我花心思去写一篇影评的,其概率不亚于买彩票中千万大奖。国产电影尤为垃圾,我已彻底绝望。最近听说宝宝也当导演去了,演员出了名就去当导演俨然成为了近年中国电影界的流行趋势,很多人到最后确实实至名归——捣眼!

  演员除了需要一流的表演技术以外,还得靠运气碰上合乎自身特点的角色,只有演员气质和角色形象高度近似时,才能塑造出完美形象。在其演绎生涯中,一个演员能够演好一个经典角色最常见,能演好二至三个经典角色的已经很少。

  演戏成名之后能向导演华丽转身,拍摄出经典作品的及其罕见。演员变导演,无非是靠演戏混出的那点名气,容易筹措资金,然后赚上一票。或者厌烦了被导演成天指手画脚,也想坐坐头把轿椅,呼斥呼斥那些像极了自己曾今的年轻人,当媳妇熬成婆就可以作威作福了。

  cold mountain直译做《冷山》,结合电影视觉效果,我觉得非常贴切。《乱世情天》听起来文绉绉、缠绵绵,反而没有真实感觉,实属画蛇添足。翻译除非有高超技巧,熟韵两种文字及其背后的文化,否则尽量不要意译,音译或直译效果往往会更好。

  《冷山》原本是部美国畅销小说,由查尔斯·弗雷泽所写,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将其改编、拍摄成电影。拍摄畅销小说成电影是件极具挑战的事,很容易因情节的出入和情境的不符而惹恼读过原著、先入为主的读者。

  电影删改了大量小说情节,让故事变得更冲突、更直观、对立更明显,小说的描述相对而言更微风细雨、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短短一百五十四分钟的电影显然无法囊括小说的全部情节和内容,而且以视觉、声音的形式呈现,想象空间受限,必须具备视音冲击。

  先前的读者接受并喜欢这部电影,非常了不起!我不止一次的重温这部电影,每隔一些时日,总会调出来重看,当看到第七八遍时打算为此写点文字,看到第十遍时觉得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如今第十一遍,边看边写。之所以如此痴迷,为画面、为情节、为视角、为音乐。

  组成一部优秀电影作品的要素很多,除了上述,还有演员的颜值、拍摄技巧、效果制作、后期加工等等。但我最看重的,还是画面、情节、视角、音乐。通常不会因为一个演员而去看他的作品,演员和角色必须高度一致才有看点,更不会因为效果或特技垂青一部作品。

  裘德·洛、妮可·基德曼、芮妮·齐薇格或许都是明星大腕,这毕竟是部耗资七千九百万美元的商业大片,是当时米拉迈克斯公司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是冲着好莱坞去的,还轮不到小角色。但我对他们毫不知情,也毫无兴趣,这些都是写文字时查资料找到的。

  我记住的只是inman、ada、ruby、sara这些角色及其他们的故事。电影开篇就是个极具震撼的大场面:内战即将结束,北方军在南方军的工事里埋放炸药,南方军则在做发动攻击前的准备和休息。那么大的工事范围,那么多的人,战争场面非常逼真。

  据说单是这场战役及其场景的拍摄就耗时三周,在国内恐怕已经可以拍摄一整部电影了,共使用了四千升汽油、一百公斤高爆炸药,还征用了一千多名罗马尼亚士兵,还聘请了南北战争史专家根据历史细抠作战细节。大场面是这样拍出来的,不完全是靠特技。

  就在战争场面铺陈开来的时候,alison·krauss演唱的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前奏响起。这首曲子对我具有某种魔力,才听到前奏就喜欢上了。非常简单的乐器背景,纯粹的民谣风格,投入感情的演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民族、乡村音乐,像柯以敏的藏语版《空船》、萨顶顶的梵文版《万物生》都特别有感觉,除了声音好听还暗合了各民族众多哲学思考。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所领悟,越是民族、民间原生就越能被举世公认。

  对于美国的乡村音乐,我一度也是非常痴迷的,而alison·krauss简直就是其中的一粒明珠。摇曳、舒缓的木吉他,伴之与小提琴、斑鸠琴、曼陀铃;温柔、清纯、透彻、精致的女声,浓郁、纯粹、简单的乡村语调如倾如诉,宛若天籁,动人心魂。

  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查资料得知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获奥斯卡提名,在十二届格莱美获奖二十五次。对于音乐,我是个彻底的门外汉,但是好多次的经验证明至少还是能够准确识别出哪些是好音乐,居然也可以非常粗糙的进行欣赏。

  一部好的电影没有好的音乐绝对是种莫大的遗憾。以前的好电影,单是音乐就可以成为经典,就可以传唱好多年,甚至是几代人。scarborough fair,casablanca,my heart will go on,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好的音乐可以为电影锦上添花,相形意彰。

  you will be my ain true love完全吻合剧情,感觉就是为《冷山》量身定制,互彰得天衣无缝。《冷山》是部有音乐的电影,主题曲、插曲都非常精美。优美的音乐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层次刻画,从听觉上加深、强化观众对故事的感知和认可。

  jack white的great high mountain,wayfaring stranger都非常好听。wayfaring stranger我最早听到的版本是齐豫的the wayfaring stranger,也是一听就喜欢上的那种。可是我很不理解,齐豫为何能把一首英文歌唱得如此完美。jack white的版本更具美洲乡土味。

  结合画面里冷山的优美四季,春夏苍翠山野、秋冬皑皑白雪,行走在雪域归途的inman是如此渺小。战争把人带到陌生的异乡进行杀戮或被杀戮,多少生灵临死前都叨念着回家,只要一息尚存即便身心残废,也要回去。几多战争,几多杀戮,几多这样人?

  i wish my baby was born,听起来彻底叫人心碎,特别是结合战争背景。听着这些音乐,带来的是不尽感伤,为影片中主角,为那些小角色,为所有遭受战争杀戮、摧毁、蹂躏、撕碎的身躯和灵魂。而人类总是有着数不尽的战争。

  罗马尼亚的风景实在太美了,加之精心拍摄和用心剪辑,营造出的冷山风光秀丽,风景美伦美幻,画面无可挑剔。风景优美,画面简约、干净,视野辽阔、悠远,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观众留下赏心悦目的印象。开篇那场战争的恢弘、逼真,吊足了观众胃口。

  故事的某些地方、某些情节受表达方式限制或本身缺陷不够有吸引力对于每一部电影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流的导演或制作人会在这个时候精心安排画面,以此来转移和吸引观众注意力,而不至于冷场或断片。《冷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穿插叙述的表达方法,让不同时段、不同场景的故事同时铺陈开来,对比鲜明的同时又相互呼应,整个表现手法特别文艺。但是插叙太碎片化,两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又太过单一,有些脱节。这对于线性思维的观众而言,观赏起来有些费解和吃力,需要时间衔接剧情。

  《冷山》的拍摄视角特别有意思,涉及到美国内战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个众所周知的大背景,但它偏偏着眼于及其细微的视角,讲述一个历经战火洗礼、创伤的士兵于战前、战中、战后,及其和一位情侣于乱世的爱情。

  从一场大事件中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再通过小人物的经历、感受来反映历史大事件中小角色的遭遇,及其对大历史的反观。影片里,北方军和南方军一样混蛋,一样无人性、无道义,用炸药偷袭、抢夺百姓粮食、家禽、强奸妇女。

  北方军的强奸是在拍摄影片时加进去的,小说里只是抢夺粮食和家禽,增加这一情节的目的是加剧冲突,敲击情感,深入刻画。南方军就更不用说,把青壮年男人赶上沙场,然后极少数人成为民兵,在后方为非作歹,鱼肉百姓。

  战争原本就是一种罪恶,内战尤盛,不存在主义、信仰的是非对错,更没有正义和不正义之说,南北皆是一丘之貉。为了少数人、少数阶层的利益,蛊惑大多数毫无相干的平民拿起武器进行厮杀,血染山河,这不是罪恶是什么?

  影片的视角是黎民的、苍生的,客观的、公正的,如实呈现这场糟糕的战争带给平民的恶果。它并没有因为北方军的战胜、执政而成王败寇论英雄,进而粉饰、篡改历史,始终站在大众、小民、苍生的角度诅咒这场战争及其双方。不难回顾和理解我们缺少了什么。

  南方的男青年在战前就被政府和当局的教育、文宣所蛊惑,蠢蠢欲动,期盼着与北方军开战。期盼战争,渴望大显身手,或许是每代青年人都渴望的冒险游戏,尽管他们完全不知道战争及其战争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国家、民族只是些针对外来入侵时才变得有意义,至于和平时期更多的是政府、政客宣讲、竞选的说辞。废不废奴,只有在政治家、大资本家那里才会成为严肃话题和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普通平民是没有太大影响和阻碍的,而政治家和大资本家为数少之又少。

  可是这些极少数人却可以操控绝大多数的社会资产和自然资源,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操控若干平民的生死。他们可以因为政见不和或利益纷争,组织、发动战争,草菅人命。作为为数众多的平民非但不能掌控资产资源,甚至连自身命运都主宰不了,任由他人摆弄、蹂躏。

  inman和那些热衷于战争的青年不同,对于战争他很木纳,乃至有些冷淡,他是个木工,业余打猎,这是一个普通人最为普通的活法。可是他还是别无选择的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放下手里的木工工具,拿起武器,远征异乡,去参与这场罪恶的杀戮!

  这让我想起国共内战中杀人、被人杀的千千万万生命,他们原本应该从事自己从事的职业,拿着镰刀、握着锤子,本本分分、安安静静的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生活、老死。可是罪恶的极少数野心家、政治家强加予他们仇恨,煽动、蛊惑他们拿起武器去杀人。

  inman即是幸运的,同时又非常不幸。在这场和他本该毫无关联的罪恶的战争中,他充当了极少数人的杀人机器,杀了无数人,幸运的活了下来,拖着残缺的身躯不远千里回归故乡、再见情人。他又是多么不幸,为一场和自己毫无关联的战争出生入死,耗尽生命。

  这使我想到爷爷,他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小小年纪先被国军抓丁入伍打日本。日本战败,复原回家种田。不几年又是国共内战,共军胜利后再次被征兵入伍剿匪。其中一部分的确是土匪流寇,另一部分则是被打散、依然坚持三民主义信仰的兄弟,调转枪口对着自己人。

  他有选择吗?他没有,被历史和局势压迫着。打了那么多仗,他既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后来有人举荐,说他应该是老党员,他坚决否认。他说自己什么都参加过,不想加入任何党派。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都是被迫的,他只想做个平平静静的农民,不管政党。

  拖着残缺的身心,回到故里,却终究没逃脱民兵的冷枪。不禁使我联想,那些在抗战中杀敌无数的民族英雄却在打败敌人后,于内战中糟了自己人黑枪,即便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幸存下来,等待他们的还有致命的文革,总之在劫难逃。我爷爷能活到寿终正寝是幸运的。

  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故乡是最大牵盼,是一定要回去的,即便是死也尽量朝向家的方向。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要活着回到家乡。家乡仿佛可以安抚所有的战争创伤,即使也被狼烟浸染,至少可以死在它的怀抱。为此,inman不惜一切。

  硝烟里的爱情可以变得如此简单又如此的有耐性。inman和ada只是简简单单见过几面,甚至没有确切表达,都可以苦苦等待、苦苦牵盼很多年,挨过整场战争。小说里,两人只是远远见过一面,电影里还有吻戏。和很多抗战老兵的故事如出一辙。

  炮火硝烟里,生死、前途未卜,每个人都迷茫,每个人都需要意念和信仰,总需要有一些期盼在远方,只有这样才不迷茫,才有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ada写了一百多封信,从未收到回信还继续写,不是因为她坚信inman还活着,而是她需要这样信仰支撑自己不绝望。

  小说里,inman抵达时ada已经离开,并且已经翻过了好几座山。影片的结局做了改动,inman找到了ada,并有了爱的结晶,ada和他们的孩子过得很幸福。大概导演也觉得太悲惨了,于心不忍,虽不能大团圆,至少有点小庆兴,毕竟生命还的得延续。

  丙申二月二十九

  写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