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魂牵梦绕的春城
 
 
修改时间:[2016/03/01 13:07]    阅读次数:[489]    发表者:[起缘]
 

  我离开春城昆明四十多年了,虽然已经*惯了豫北的生活——那大片大片的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那风土人情味重的乡村;那逐年一新的城市变化……但是,美丽的春城昆明,我生命中的第一故乡,你那美丽的影象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我出生在昆明陆军学院,那是身经百战的父亲学*、任教的地方。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身着绿军装、戴着红五星、红领章的军人和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在我懵懂的时候,就被送到了部队的幼儿园。那时正值五十年代的自然灾害,部队的粮食已锐减,可是,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还在保持原来的水平。每天我们这些孩子都要发水果,可我从来不吃,一到星期天妈妈来接我回家,我就会捧出一大堆水果给妈妈。

  那时,我们经常做“丢手巾”、“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听着“大肥猪”、“小白兔”的故事;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大白菜呀白菜”的歌,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一律穿着粉色的罩衣,就像是绿色军营中点缀的一抹朝霞。我们经常排着队到学院的北大门外游玩。每到学院的门口,那些站岗的解放军都会向我们这些小孩子敬军礼,我们也会还一个稚嫩的“军礼”。我们到过西面的白桦林中,在那享受着林间的阳光和空气;到过北面的马路边看过火车和大山,第一次认识了火车、大山……更多的是在军营里,解放军那紧张的操练、学*和军歌也把我们融合了进去。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走向了更加五彩缤纷的生活。老师带我们去爬山,兵分两队看谁先拿下山顶的那面红旗;老师带着我们去游泳,在深水区,是老师把将要溺水的我拉了出来;老师带着我们去郊游,“翻过小山岗,走过清草坪,烈士墓前来了红领巾……”一个个野花编的花环献到了烈士墓前;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解放军叔叔的射击比赛,那步枪、机枪、燃烧弹击响、灼热了我那幼小的心灵;老师带我们去参加歌咏,我第一次和解放军叔叔在一起比赛大合唱,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豪……最惬意的还是和我的家人去“官渡”踩青;去爬西山看寺庙;去翠湖公园看红嘴鸥;去大观楼看滇池……

  就这样,我幸福地度过了小学三年的生活。

  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家随着父亲来到了昆明北郊场的军医学校(现在合并到重庆,改为“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从此,我不再上学,整天的和几个小伙伴到处风跑,眼前大都是满墙的大字报,整天看到的不是批斗会就是“武斗”。一个个部队的领导,一个个军校的教员,一个个年轻的战士接二连三地被揪出来,各种惨不忍睹的各种“斗争”方式让我胆战心惊,眼前的生活成了灰色。

  年幼的我和几个小伙伴为了寻找快乐,经常作伴步行几里路去圆通山公园游玩。那时,为了逃避门票,我背着小妹妹从东面的山坡爬上去,溜进公园内。我们在公园里面饱了眼福后,就从正门到大街上,花一毛钱买一碗凉米线把妹妹喂饱,然后自己才喝完剩下的汤。虽然很累、很饿,但是游玩的乐趣已经把这些“冲跑”。

  我们还经常去云南大学,去云南名族学院寻找乐趣(这些大学离军医学校都不太远)。在大学的校园里,一些老师还在经常的练*声乐、练*舞蹈。在这里,我们又找到了另外一种快乐——跟着这些叔叔阿姨们学会了一些舞蹈:“忠字舞”、藏族舞、新疆舞、傣族舞,还学了一点儿芭蕾。大学里虽然不再有人学*读书,但那还是一方净土。我在这里学会的舞蹈也派上了用场,回到军医学校后,那些军人们整天拽着我们教她们跳舞,还和他们一起进行文艺演出。这时,我才仿佛又回到了我以前那段那幸福的生活之中。

  学校复课了,我要步行到几里外的“莲花池”小学继续上学。“莲花池”在圆通山的西北面,西面是商山,那里林木参天,池中碧波荡漾,一池的莲花在开花时节可以说是“红花碧叶”,不能说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浩大之美,但也绝不亚于“映日荷花别样红”景象。这里曾是“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滇中胜景,还有陈圆圆的墓迹,它记载了那个历史时代的美丽与兴衰。“池边走,折枝柳;池边看,人心憾。”由于是“文革”期间,湖面上蒙上了一层“瘴气”,一些有名和无名的人也成了这里的冤死鬼。美丽的“莲花池”也成了那个时代的见证!

  “莲花池”的东面是一条柏油马路,路的东面是一排望不见边的桉树。每棵桉树要两、三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才能楼过来,树有几丈高,树皮每年都要剥落,这些剥落的树皮就成了我们引火做饭的好材料。扒树皮,?]树皮就成了我们课下的日常劳动。

  在“莲花池”小学读书无非也是个样子,课堂上老师教我们下象棋,课下我们练就了跳皮筋高手。偶尔一次数学考试,交的几乎是白卷。听老师讲课无聊,就在老师的眼皮地下看小人书,看得多了,就想看文字书。那时,军医学校的书扔的到处都有,医学书、文学书已成垃圾,它们成了“封、资、修”的东西,大人们没人敢看。我当时除了喜欢画人物和自行车的画以外,再就是经常在废书堆里面刨书了。《红岩》、《青春之歌》、《项链》、《战斗的青春》、《苦菜花》等等装满了我的军用挎包。当时,这些书对我来说还是一知半解的,但它们开始启迪了我那年幼的心智。

  1969年的“五一”劳动节,那是最让我难忘的日子。昆明市要举行“五一”游行庆典,我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又经过一个夜晚街头的等待,在太阳初升的时候,我们少先队方阵终于走向了检阅台。高音喇叭里响着:“祖国的花朵向我们走来了!”纵横都是四十八人的少先队员们,穿着白衬衫,带着红领巾,花裙子、蓝裤子,手里举着鲜花,高喊着:“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了昆明最大的广场检阅台。之后,工、农、兵等各个方阵及几十辆彩车陆续经过。当时的昆明成了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节日海洋!

  昆明——春城,你四季如春,绿满城市,绿满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感到永远年轻!

  就在那一年,我们一家随父亲回到了老家河南,我从昆明带来的唯一宝贝就是装满军用挎包的书。从此,我的命运被改变了。

   几十年来,我在豫北的黄土地上努力的“破茧”:用原始的农具耕作了贫瘠的土地四年,

  用勤奋的汗水迈进了高考的殿堂并学*了五年,用努力的工作在讲台上耕耘了三十多年并取得了现实中最高的职称与各种荣誉……。我知足了!

  只是那魂牵梦绕的昆明啊,梦绕魂牵的春城,我成长的摇篮!何时才能再回到你的怀抱?

 
 
 
上一页:睡眠浅说
下一页:最纯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