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高处
 
 
修改时间:[2016/02/24 22:07]    阅读次数:[564]    发表者:[起缘]
 

   看到“高处”这个词语首先想到的是地理上的高低,意即隆起于地面的位置。它的引伸词义很多,如社会综合地位高(官职高、荣誉多、物质财富多);精神境界高(高姿态、品德高尚、高风亮节);要求高(高规格、高标准);眼光高远(高明、高见、高谋、高屋建瓴);成就大影响大(高徒、高足、高才生、高校)等等。

  常说“高处不胜寒”,因为从地理上说越往高处气温越低。比喻一个人在技能或修为上达到极高境界,能相伴的人甚少。可又更多地用来比喻一些位高权重的人,没有知心的朋友,经常感觉有被别人从高高的位置上推下来的危险,犹如独在高处难受风寒。

   某些位高权重者为什么会没有知心朋友?是因为人们从心底里远离了他,或者说是他渐渐脱离了群众。地位高了,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权力大了,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了。把为人民服务改成为自己服务,把密切联系群众变成眼里没有群众。他私欲膨胀、飘飘欲仙,苟且之为一把,违法之事一堆。善良正直者不敢接近或不屑接近,唯有想利用他的人才别有用心地接近,把他高捧得如天神。终有一天“啪”从天上掉到地上惨不忍睹,应了另一句话:“站得高跌得重!”所以人稳在高处必须靠踏实!

   又有人说“情在高处”。位高权重者,如果心里装着人民,关心民众疾苦,始终为百姓办实事谋幸福,与普通人打成一片,丝毫不搞特殊,对平民有浓浓真情,人们自然对他无限拥护。这份情感来源于他不图私利,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品德高尚,高风亮节。这样的人眼光高远,胸襟宽广,为官一任必造福一方。人在高处必须有情,莫道高处不胜寒,一片心抛九天暖。

   其实“情在高处”也应验于其它普通人群普通行业。老师热爱学生爱生如子,这样的情怀越至善至真,他的形象越是高大;医生把病人的病痛犹痛于已身而悉心治疗,患者必报以真诚感激而倍加敬重爱戴;父母的爱浸透骨髓,在儿女心目中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丰碑!单位里有一打扫卫生的阿姨,每天早上见到人后总是停下手里的活儿露出真诚友好的微笑,年终竟然全票被推选为优秀职工!人在高处忌无情,有情便在高处行!

   老师们谆谆教导孩子:要做一个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的人,要爱祖国、爱社会、爱他人、孝敬父母、助人为乐,长大后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在孩子们心里堆起的一座“心灵山丘”,孩子们对任何事情都会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心中渐渐树起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可谓“心比天高”!长大后发现太多的东西不是那样,美好崇高圣洁值得我们歌颂的与自私低俗卑鄙让我们气愤的东西交织在一起,常常是后者暂时“占上风”。从此,“心灵山丘”开始渐渐削落。这种现象,让许多人后来跌落于“人心的高度”。也迫使我们去思考现行教育的真实性、实用性、连贯性……又想起了如今的“高等学府”,在那里本来有更多的“高徒、高足、高才生”可以被培养出来,可事实上不少大学生理想渺茫虚度光阴甚至道德沦丧……

   怎么样才能让我国的“高等学府”做到名至实归的“高”?从小的教育必须真!真到形成优质社会秩序、真到产生生活实用能力!而追求高分却造成低能的“应试教育”以及用“精品教育”“国际化教育”包装起来实质追求经济效益的“贵族化”教育,要么让“考上大学”成为目标终点,要么因没有经济承受能力而望而止步。人心的高度必须靠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堆叠起来,教育如果功利,育人必将流于庸俗;教育如果“流泪”,先打湿的必是人心;教育如果不真,必然良莠不齐,造成社会秩序淆乱风气败坏。

   高处一望无际、风景秀丽。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体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也直接表达了他对“高处”的向往和身在“高处”的自豪。可现今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那么“高”,其实却很下贱?是因为他们有一层不易看穿看透的伪装,巧妙自然地掩盖了外表与心灵深处巨大的高低落差!时下落马贪官们的故事便是鲜活例证。人都会向往高处,但让人敬仰的高处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是要对社会对他人有高情厚谊而决不自私自利的、是要靠许多真实的东西积累起来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伟大的信仰与优秀的精神品质的!

 
 
 
上一页:重识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