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一个旁观者的浅见
 
 
修改时间:[2016/02/06 23:07]    阅读次数:[514]    发表者:[起缘]
 

  今夏,闻我外甥考入美国一名校,又听一外国朋友说起孩子毕业之事。(椐说他孩子目前只想打几年工,然后再上学做打算)我一教友之子明年也行将毕业,问起今后计划, 简单明了, 寻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先安身立足,然后全力传教, 事奉上帝。东西文化的差别,导至人生轨迹的不同。惊叹之余,感慨万千。 写下寥寥数笔,与众人分享。

  中国大-同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 使得子女与家长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连体,把他们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的诞生之日,就是他们自己的再生之始,带?了他们二次生命的重造机遇,延续了家族绵绵不断的血脉。为了能让孩子圆了自己未圆的梦,了了自己未了的事, 把他们培育成为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是必需的。 因为他们的出色可以弥补自己的平凡。他们的成功可以挽回自己失败的命运。家长们会倾其所有,迅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打造孩子的庞大工程中去。 当孩儿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嗷嗷待哺的婴儿,父母便开始精心地为他们绘制了一幅幅成长的规化蓝图。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学*。学的越多越早对孩子越有益。上有名学校,跟有姓老师才能叫学。把那些五花八门的证书学历拿到手了,这学才算过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可把那些卤嗅未干的小孩折腾坏了! 他们到世未久,尚未来得及睁大自己的双眼,看清四周的景象。就被稀里糊涂地拉入了漫漫苦学之路。

  例如我外甥,从三岁起,各类名目繁多的学课就填满了他每天日程。 夏天游泳课足球课。冬天滑冰滑雪课。 平时钢琴冰球训练。读书之余,还要参加学校的竞选竞赛,抽一部分时间做义工等等,为今后的简历添色增分。期末,还得为父母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决不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鼓惑下,小小的年纪还是玩耍的岁数就成为了父母手下疲於奔命的机器,撑持起了与自己年龄不相吻的重担与高压。“这对你将来有好处”。 这是家长们惯用的说辞。不知这所谓的好处是指可以为将来的事业添砖加瓦,还是能?今后的生活开启一?幸福之门。或者兼而有之。本来中国人的事业和生活界线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他们惯有的逻辑是:获得一份体面而又令人羡慕的工作。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更远的空间来成就一凡惊心动魄的事业。一旦功成名就了,美好的爱情,?a?m的家庭自然会随之而来。 而好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垂手可得的,要想在找工作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势,就必需经过名校的熏陶,名师的的锤练。大公司名单位的门才有可能向你打开,这是中国父母所深信不疑的。子女们虽然并没有悟到进好学校为他们自己所带来的真正的深层次的意义,这并不妨碍他们要千方百计拼命地挤向名校。 似乎这一进的瞬间便能完成了丑小鸭与美公主间的突变。为了得到和报答父母的钟爱你要进。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你要进,为了成为万众瞩目,光彩照人的巨星你要进,为了光宗耀祖的使命你要进……你有太多的理由要进, 恰恰把最根本的理由忽略了。

  而要进人名校的唯一的passport就是一份无以伦比的学*成绩单。 所以说,孩子的成绩好坏,在校的表现,已不再是他们纯粹的学*行为, 而是被富予更深更沉更厚的社会含意。牵动着多少父母的心。 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人聚会游玩的谈话, 茶后饭前的话茬都离不开各自’儿女’这个主题。“xxx孩子考了多少分”。“xxx 进了xxx大学”。这些,可以让父母在众朋好友前昂首挺胸,也可以让他们在亲戚朋友间颜面丧尽,刺激着全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竭力拼搏着。为了使孩子得到父母自认为最佳的教育(让孩子进最好的学校, ?他们找最好的老师买最昂贵的电脑钢琴),父母可以省吃简用,不看电视,不外出旅游。可以打几份工,加班加点干活也不显累。 子女作为父母的一个符号,生命的延续,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栽培孩子的事更比天大, 对于投资在孩儿身上的一切,他们毫无吝惜,也不奢望得到回报的。这真是中国父母的伟大可爱之处。

  家长与子女互为一体的另一面还表现在他们间的沟通

  交流上。既然自己与孩子已不分你我,没听说过有什么事情你需要同自己商讨的。更很少看到你为了取悦自己而煞费苦心。这就不难理解中国父母为什么不*惯于在儿女面前表露情感, 也不屑于同他们交流感情,嫌麻烦浪费没必要。比如:他们就很少会面对面地夸孩子,更不曾想过要对孩子说一些感激的话。长此以往 他们心里虽深藏着孩子,却不知如何用情感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关爱。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事无巨细地对待孩子的每件事,细心照顾和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都是他们传递爱意的途?健 为了报答父母的这份关切, 孩子没日没夜地苦读着, 也弄不清是为自己,还是为父母而学。稚嫩而又弱小的年轻的心, 本该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 对知识的向往,对学*的渴望,却被这重重沉沉的责任感,感恩情压得支离破碎,面目皆非。 既便残存了一些,最后也被中国人所固有的功利性,适用性及目的性抹杀得荡然无存。

  例如:美妙的琴声让你听得如痴如醉,你不禁会对自己说:“什么时侯我也能弹出这么美的声音该有多好!” 多么单纯而又美好的愿望! 所以,父母要求你学琴,你欣然答应了。 渐渐地, 你发现父母及周围的亲戚朋友对你的琴声根本不关心, 他们更在乎的是你考了几级。有了这个硬性指数为比较, 孩子孰强孰弱便能一目了然。悦耳的琴声只偶尔在party上为父母长脸派上了用场。学琴的更大的意义在于铸造自己与父母的社会形象罢了。自己学琴的初衷是有多么幼稚可笑。感叹的同时,你那刚刚滋生起的一些对学琴的兴趣也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剩下的,你是为了完成一项使命而学,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为了让家长以自己为荣而学……你单单不是为了你的心而学。 或许,你能够掌握一些精湛的琴技, 但你永远成为不了一个琴师。

  父母与孩子间的疏导不顺畅还体现在家长总是以主宰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 他们从来都是用 ‘让’ 或 ‘要’,而很少用 ‘想’ 或 ‘愿’ 等字眼来使唤孩子去做他们认为必须做的事。容不得有丝毫的商量余地。 他们从未想过,也不愿去问问孩子是否愿意顺着他们画出的道道走下去。他们心安理得地迫使子女去做有违自己心愿的事,想当然地认为:小一辈的心思与自己是相通的。他们或早或晚都会认可接纳自己的想法,并能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儿女们将来会知道的”。 这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最好的令辞。孩子早以*惯了父母的这种强势。他们的心情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对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感激不尽,不忍心因为自己而使父母伤心失望。但又不甘心做父母手下的木偶任他们?意摆布。更无奈于由于自己经济上的不独立,思想上的不成熟而必需依附于家长的状况。在同父母与自己的抗争和妥协中找到一些平衡点以应付错中复杂的矛盾。 这是他们的过人之处,智慧所在。

  中国教育的另一个奇特现象是: 尽管父母的背景阶层迥然不同,但他们管束孩子的理念是何其相似!只要顺乎潮流,应和需求,都被认为是利己利家利国的事, 让孩子去学去做总不至于边缘化,是万无一失的正确选择。(尽管他们并没有悟出这其中的道道,也没考虑到孩子的自身条件,顾及到他们的喜好和感受)。 有一段是“大学热”, 高考班复*资料纷纷而至。有一阵是 “出国热”, ‘英语角’,托福班随处可见。 有一时是 it热, 化学博士转学计算计也不足为奇。现如今是“经商热”,大大小小的公司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步调何等的一致,让人叹为观止。 这股思潮袭卷而来,得利得弊,各有人在。对于我来说,应该说是这追潮流的最大的受害者。

  我从小酷爱写作,自认为在这方面也有几分天赋。若施予培植,是有所发展的。虽成不了名垂千史的大作家, 至少可以以写字为生。随我所好而度日,岂不乐哉? 可父母却让我去学我最不善长的数理化。因为那是一个“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写东西这玩意是很虚很空的,既抓不到利,又摸不着钱,更成不了名。甚至是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职业, 远不如考个大学,求得一份稳定而又高收的工作来得实在。我是纽不过爸妈的意愿。到头来,我的数理化没整明白,自己的作家梦也早就丢到了爪洼岛。

  与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命运息息相关,共为一体的情形 不同,西方的家长至始至终把孩子看着是外来的,独立与自己的自由的个体, 是上帝赐与他们的礼物。 为他们的生活增色加彩。 take care 这天外之物,使他们免遭伤害,并能幸福健康的成长发育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职,子女未成年之前,他们有义务训练孩子的基本生存技能。 以便将来成形之后可立足于世。他们把十多岁的孩子送到有着严密组织结构的macdonald打工,让他们在高强度及紧凑有序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他们还鼓励自己小孩参与door-to-door fundraising 活动。 增长他们与社会频繁接触的机会,提高他们待人接物的技巧。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个人性格素质的塑造,道德修养的扶持也极为重视。并在此做出了巨大努力。

  有一件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我曾经去过的-个中国教堂,有一位长老, 在这个会众服务了将近十多年。有一天,他突然宣布要转人英文会众去了,令众人瞠目结舌。探究其因,完全是为了那个既将成为teenage的儿子。他虽然从小就因为父母的关系,几十年如一日,同中国人一起学圣经,做礼拜。但始终未能溶入到这个群体中去。中国人在他眼里仍陌生如初。没有朋友的日子煎熬着他,加之学中文的艰难留下的恐惧症,使他开始厌恶教会的一切,逐渐失去了对bible的兴趣。心急如焚的父母,为了让他重新捡起对宗教事务的衷热,不惜舍弃了多年苦心经营的中国会众,来到了一个让孩子非常comfortable的,如鱼得水的英文会众,以拴住孩子心中的信仰。 这一片苦心天地可见,着实让人感慨不已。这不由地使我想起了孟子母亲为孟子三度搬迁住所的故事。多么惊人的相象!让我对西方的父母寡目相看了。

  最后要指出的是,让儿女懂得如何enjoy life更是西方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孩子们deserve 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自由自在的少年时代, 尽情尽兴享受世上一草一木,轻轻快快认识人间一山一水, 学*本身是一件既轻松又愉快并有趣的事。 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更好地生活。一旦变得枯燥乏味,成了沉重的包袱,使人痛苦不堪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何必再学下去呢?学生随时随地会终断学业去做工,打厌了工又重返学校续读在西方是非常普遍的。着实让中国人看不懂。在中国人眼里,似乎西方的家长只顾自己享乐,对孩子学*的事不管不闻。上什么学校?找什么老师?学什么东西?完全由孩子自行定夺。自己到落得个轻闲自在。他们只关心孩子在学校是否快乐?是否喜欢老师的讲课?是否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 至于他们成绩如何?表现如何? 这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读书总归是孩子自己的事。对儿女的未来别无他求,能尊纪守法,开开心心就足了。父母们也不会因为孩子而少看一场电影,少度一次假。 当小孩有某方面兴趣和才华,他们也会送孩子学这学那。但要在不影想自己生活质量的前题下,于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归根结底,子女的教育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永远成为不了他们的全部。父母的这一番身教如影随形地影响了孩子的一生,让他们意识到了快快乐乐比什么都重要。

  西方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渠道也是畅通无阻的。家长并不因为自己在经济上握有生杀大权,阅历和知识又高过于子女而凌驾于他们子上。相反,他们会尊重孩子的任何看法和决定。站在同一高度与孩子对话。 既便孩子有不妥的行为需要纠正, 自己的合理化的建议也很想让他们采纳,家长也会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循循善诱的引导着孩子向着他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或来一番开诚布公的面谈,或以自己的行动来表白鲜明的态度,或寻找出-把能敲开孩子兴趣之门的钥匙等等。总而言之,使晚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

  西方父母也教会了孩子情感的表露。他们用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传送着对子女的那份疼爱。他们可能不会给孩子一分多余的零花钱,不愿为孩子买一件价格不菲的东西,更无暇管孩子的闲事,却能慷慨地,时不时地给孩子送上一些温暖的拥抱,亲切的抚摸。节日生日之际,也会用心准备礼物,奉上他们真诚的祝福。这就是西方的父母!

  外国学生涌跃报考名校的也大有人在, 所不同的是:他们是揣着各自的梦想跨入名校的,目的纯一不杂,一目了然,就是为了圆梦。调查显示, 让你在名校与专业二者间选一。多数中国学生会挑使自己风光的前者,而大半西方学生则取利于抱负实现的后者。各得所好,皆大欢喜。

  待孩子羽翼丰满之际, 西方的家长会对他们说:“孩子, 你该走了。海阔天空,任你自由遨翔。飞到天崖海角也别忘了回来看看。飞累了, 跌倒了, 迷路了, 记住回家的路。这儿永远是你的家!”。孩儿一旦走出这家门,这家长的的职位就此自动解除。父母也完成了上帝赋与他们的神圣使命。护送孩子上路,独自闯荡人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迷惑。 虽然不乏有头脑清晰,深知自己之要之需之人,凭着他们的执著与才智,走近了自己所思所想之地,目睹了父母不曾看到的世象。开劈一片属于自己的, 比前辈更广更深的天地。但对大多数人来说, 纷乱而又充满诱惑了的世界使得他们个个都成为了迷失的羔羊。他们换了无数个工作,拿了众多的学位,跑遍了整个地球,同自己纠结交真了大半辈子,到头来也弄不清自己要什么。

  在寻寻觅觅中,消耗殆尽了他们整个人生。弥留之际,连一寸栖息安憩之地也未能获到。

  而中国父母的可敬之处就在于:他们对已长大成人的孩子仍不弃不离。为他们既将的旅行把关掌舵,保驾护航。孩子们迎着长辈们为他们悉心设计的行程路线行驶,虽注定绕不出那片由祖辈们开垦出来的袖珍之地,进不了自己亲手筑起的理想王国,但可确保他们不迷失方向,把时间荒费在这没完没了的探路之上。借此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踏踏实实耕耘播种。相信总能等来或大或小的收获的。

  两种文化引发了两类教育带来了两拨人才。 西方培养的是创造性的奇才,东方栽培的则是建设性的精英。 二者缺一不可。 就象一个房子的建造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设计师。他的别具一格的创意来之于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视野,满怀的激情及理念的突破。 当然,光纸上谈屋是不行的,要把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房子,需要有知识渊博技术精通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来统筹全局 更要有各类高级别技工,用他们各自的特殊技能来具体实施设计的理念。

  好的idea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但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来源于深入扎实的研究,勤勤垦垦的实践。循行渐进地开发。

  迥异的生长环境, 哺育出千姿百态的万世万物。造就了一个无彩缤纷的地球。每事每物都各进其才, 各行其职,为改进地球的面貌而发光发热。世界就这么奇妙!造物主就这么神奇!

 
 
 
上一页:I MISS YOU
下一页:葬礼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