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沁河,母亲河
 
 
修改时间:[2016/02/04 00:07]    阅读次数:[491]    发表者:[起缘]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名字叫沁河。宽约三四里,河水自西向东蜿蜒流淌。据说发源于山西省二郎神沟,自北而南,切穿太行,从五龙口奔泻而下,途径济源、沁阳、博爱、温县,于武陟入黄河。全长485公里,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

  就是在这广袤的沙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作了很多年。我记得上滩地主要种小麦、玉米,下滩地主要种高粱、花生,中间有块洼地,可以种些绿豆、豇豆,长得也不错。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滩地挖野菜、打猪草,累了就在河水里洗个澡。夏季的沁河水,温温的,清清的,甜甜的,流动着犹如母亲的手轻轻从身上抚过,舒服极了。最有趣的是比赛扎猛子,我们小时候叫“气没影”,意思就是憋着气钻到河水里,比赛看谁在水下呆的时间长。还有比赛跳水,从河岸上纵身一跳,看谁跳得高,看谁落花小。然后就是比赛游泳,看谁花样多,看谁游得远。有时为争个比赛结果,很晚了忘了回家,让大人们满河里找,为此没有少挨打。想想那个时候,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精神生活还是蛮惬意的!

  土地承包后,不少人开始在沁河滩大面积种植山药。山药销往大江南北,也给家乡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富裕和幸福,不少农民靠种植和销售山药盖起了小洋楼、买起了小汽车,有的还在港澳地区立足,将山药生意做到了外国,据说有的资产已超千万元。

  沁河的沙土比黄河要细一些,更适合建筑垒墙。一开始,人们盖房子都是用混沙,后来有人开了沙场,用小船带着抽沙机沿着河道采沙,采出的沙很干净,不需要再筛,就可以直接和水泥搅拌使用。我们这里盖房、修路、修渠用的都是沁河滩的沙。

  温柔的沁河水,也有发威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河水里玩,突然河水加速了。我们赶紧上岸,拔腿就跑。那天河水真的涨了,村里不少西瓜都塌方到河水里。记得二队有个孩子去河水里捞西瓜,被河水冲走了,大人去救他,他虽得救了,大人却被大水冲走了。当时,村里动员很多人去打捞,也没有结果。河水退去后,在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才发现了遗体。

  河水涨势最大的一次,我记忆深刻的当属一九八二年七月末八月初。当时山西、河南等地连降十多天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洪水如猛兽般奔腾而下,浪高三尺,河水达两岸平。当时,全村老少都在大堤上搭帐篷过夜,后来又组织村民转移到太行山脚下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险。那时候,凡是有河的地方都是河满沟满,地上也都是水,庄稼也都泡在水里。据说解放军已在北鲁村村西无影山一带备好炸药,随时准备炸堤。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沁河水退却了,转移出去的村民又安然回到了家乡。

  参加工作后,我有十多年都是骑着自行车过沁河。过河有两种方法,一是小木桥,二是小木船。乘坐小木船有时要等好长时间,时间宽裕时还可以跟船公学撑船。举家到城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我很少再过小木桥,也很少再坐小木船。沁河水随着当地乡镇化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再没有往日那般清澈、甘甜……

  沁河,我的母亲河,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