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村处处可见的...,幽默笑话_PHP教程_情感文章_编程笔记_起缘中文网|免费在线阅读" />
一 我喜欢诗歌。 不论唐诗,宋词,或是现代诗。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不论出于专业的原因还是个人爱好,我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都是熟悉的。我喜欢诗歌带给我的激动,喜欢融化在诗句里,也着迷于那些诗人与尘世的每段牵绊。 尤其是海子。 我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执拗的认为,在他之后,诗歌就死了。 他是诗歌的代表,却也备受争议。他始终活在自己的精神家园,被世界放逐,也放逐了世界。 真正的诗人,都是流浪者。 海子的流浪,从安徽一个小小的村庄开始。1964年,?撕I?鍪溃?馐鞘?说谋久?:W拥?a href="http://www.duwenzhang.com/huati/jiating/index1.html">家庭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村处处可见的普通人家,贫穷、单纯,又渴望往山外走走。海子自小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刻苦而早熟。1979年,15岁的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他把流浪真正的迈出了第一步,也把自己的诗歌生命开始了孕育。 或许他那时还不曾想到,自己将与诗歌,乃至整个世界开始一段浪漫、凄苦又悱恻的恋情。 《亚洲铜》是海子的成名作,我初读时便被那奇幻诡异又蓬勃大气的风格所吸引。很难想象那是海子20岁时的作品。那样深沉,那样浓烈。《亚洲铜》为海子带来了很多赞誉——这在他生前是难得的。我有时同情海子作为诗人的痛苦,但这是诗人所必须承受的。一个活的纯粹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诗人,而活的纯粹,有时意味着你是个异类。 海子就这么一直纯粹着,直到生命最后。 25岁的海子在1989年的春天选择了在山海关卧轨,他留下了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他随着他诗歌里的炽热的疯狂去了,他做到了如同他希望的轰轰烈烈的生命。他对诗歌的珍视,对死亡的执着,让他坚毅地躺在冰凉的铁轨上,呼啸而来的火车,碾碎了天才的身躯,但没有碾碎天才的灵魂。 不过可惜,绝尘过后,也碾碎了一个时代。 海子的死亡,标志着先锋性的诗歌就此终结。 海子曾说:“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流浪与生存是纠缠的,诗歌和太阳亦是不可分割。海子从生至死都在用一种狂热的状态去享受生命,他感谢诗歌给了他激情,也执迷于追问生命的本源;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做着国王,但却得不到世俗的崇敬。他是矛盾的,热爱着生命,又饱受生存的拷问,他纯真,敏感,孤独。于是他执拗的从这挣扎中抽身,头也不回,去到另一个世界找寻自己遗落在人间的幸福。 不论生死,都在流浪。 二 像海子这样的天才,似乎在生前总难得到世人的认可。海子崇拜梵高,这两个有着相似命运的天才,都是艺术家。 而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往往是魔性的。 海子希望构建一个诗歌王国,但他希冀中的王国是开放的,是属于所有人的。他要创造一种非凡,“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 海子为此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能量。他用自己的双脚走了很远,在诗歌的精神领域走得更远。 海子去过两次西藏——这是一个诗人最该去的地方。海子想要通过西藏找寻生命的源头,找寻圣洁的启示,以此来为自己的诗歌注入新鲜的血液。 西藏是净土,海子亦是干净的。 海子短暂的一生总给人一种看不清的感觉。他似乎总想要躲着众人,蜷缩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海子就像是一个新时代的田园诗人,用自己的诗歌热情缅怀尘世最简单的美好。 很难把海子的诗歌风格具体归类,他不属于朦胧派,他是独立的,是自我的。他的诗歌思想具有执着的乡土气息和流浪的精神内核。 海子狂热的崇拜着自己的家乡,他厌倦大城市的勾心斗角和名利纷争。纯粹的诗人都是远离喧嚣的,从古至今皆是如此。做一个诗人,往往要牺牲掉自己的“生存能力”。 海子因着这颗赤诚的心,因此多少和现代化的一切有些隔阂。海子的诗歌充满着对农耕文明的赞颂,他平日里的生活简单的离奇。几乎没什么应酬,天天熬夜写作,唯一使用的现代化设备是一部小录音机。他怀念养育了他的土地、麦子;他依恋乡村和煦的风。他做足了一个流浪者的身形,在通往现代文明的路上总是要不断回头,他对于现代文明似乎怀着莫名而顽固的惶恐——在80年代末,经济浪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但海子是清醒的,他抱着怀疑不安的态度去审视这个时代,一直也没有融入。 海子的死甚至都像是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火车碾过“乡村的天才”,一个纯净的时代悲情落幕…… 我们注定要走进“文明”时代。 但我们付出了惨痛的精神代价,我们得到的只有彷徨和孤独。 而那个他,在另一个世界变得不孤独,麦田围绕,青山碧水。 他走到了他认为的幸福的尽头,用他的诗歌,用他义无反顾的为过去的殉葬。 而如今,剩下我们,念着“春暖花开”,继续着他的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