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盲人与手机
 
 
修改时间:[2016/01/31 23:07]    阅读次数:[470]    发表者:[起缘]
 

  儿子从外地回来想要一个智能手机。从我内心来说,很不想给他买。手机能接听、发短信就行了吧,可他说上班回来后什么也看不到,很无聊,就想买个智能的上网看看新闻,聊聊天什么的。现在的年青人实在是缺少寂寞与耐劳的磨练!经不住他软磨硬泡,只好和他到手机商店看看。

  转了几处,没有相中的,又来到一个小店,我累了,就在店里的沙发坐下,让儿子自己去看。玻璃门外的风景很不上眼,虽说春天来了,可街道两旁的树还没染上绿,惹得我心里也很枯燥。来来往往的人大都是逛商店的,一切都很无聊!就在这时,两个乡下男人搀扶着走了进来,我还是没在意,心里很烦,顺手拿起一张广告看了起来,以此躲避那挑挑拣拣和烦人的讨价还价的声音。

  一会儿,一个老人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照顾照顾残疾人吧,家里就我和这个儿子,儿子还小也老实,我们没有多少钱。”“没有给你多要钱,但也不能让我们赔呀”,女老板不愠不火地解释着。我这时才抬起头看这说话的老人:老人有六七十岁,双目失明,两眼的眼珠是灰白色的,几乎和他的脸是同一个颜色;一支手握着个一米多高的细竹竿,他的身旁站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孩子穿着一件已掉了漆的皮革上衣,下面是一条迷彩裤,脚上穿的是一双手工布鞋,整个人看起来木讷,老实,和我经常见的年青人完全是两个世界出来的人。女老板一直向这对父子介绍一款过时的手机,并一再声称这是最低价,就是为了照顾这个残疾人,老人也一再强调自己是残疾人要个最低价。双方个自按照自己的利益搞价,老人说:“我买手机是我和儿子伙用的,我只是听听时间,儿子是和他在外地打工的叔叔通通话,别的没什么用”。最后女老板以300元再加50元的卡共350元卖给了这位残疾人。我儿子还是没有找到相中的手机,我们就合计着回家上网去查一查。路上,儿子对我说:”那老板给那老人要300元,也不少赚人家的,农村人不懂“。回家后,儿子终于在网上找到了比较满意的手机,我们又去了手机店把它买了下来。

  回家的路上,我们又遇到了那对残疾父子,他们在一个卖凉皮的小地摊儿前坐着,儿子手里抱着刚买的手机,看着,笑着。他的父亲脸上也充满了幸福的笑容。两人买了一碗凉皮,互相让着,最后是两人都拿起筷子一起吃了起来。

  这对残疾父子看起来很让人同情,可仔细看他们的神色又是那样的幸福。再看看我和我的儿子,从生理上和经济上要比他们好得多,但是精神上和心里状态上及感情上远不如这对残疾父子!

  我开始为自己感到不公,为什么我的孩子的心理和我的心理反差那么大?为什么他和那穷人家的孩子相比差距会那么远?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不是,应该是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就是缺少过穷日子。儿子已经走向社会了,他的路才刚刚开始,我最担心的是他的心理准备不足,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不可预测,他幼稚也易于冲动,再加上他的意志不够坚韧,我真想在电话里给他再读一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他再好好地领会其中的含义,最好是让他亲自去实践那种生活。幸福生活过惯了,人哪,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更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他今后的路会走好吗?儿子,妈妈希望你身体健壮,但心里不要残缺,做一个生活上满足,事业上有所追求的人!

 
 
 
上一页:琴音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