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平顶山已经五天,如果临走前不登上平顶山会是个遗憾,因为平顶山就是平顶山这座城市的标志。昨天我和两个朋友说好明天早晨去登山,可是天不作美,下午下起了小雨,直到今天上午。午觉睡醒后雨停了,我们带上喝的水、照相机开始走向登山路。 平顶山正面对着新华大道,我们没有走大路,出了单位的北大门,走过矿工路,就开始穿小巷、走边道,再向一条崎岖不平的小路进发。我原以为路很平,可是脚下几乎没走平路,不是坑坑洼洼的淤泥粘鞋,就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硌脚。每走一步都要看着脚下。这样的一段路过后就又沿着铁道继续前行。铁道的西边是正在建设中的的一座座高楼,铁道的东面大鱼塘已被填平,或是盖上了临时住房,或是种上了一些庄稼,但崎岖小路还在其间穿行。来到了山脚下,这里长满了各种灌木、野草,但有一片片顶着小白花瓣、长有一米多高的野草最显眼,朋友告诉我这就是“防风”,是一种中药材。我们走进山间小树林开始上山。 刚下过雨,林间很潮湿,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但也称得上“荫天蔽日”。虽然林中没有“鸣声上下”的悦耳,但细枝拂袖,坡坳翠绿就已让人目不暇接。我们三人前后紧跟,男同志始终拿着东西,还不时的招呼着我们两个女生。在林间小路上又过了几个岔路口,终于来到了平顶山“一线通天”的山脚下。 从这里到山顶全是由石条砌成的石阶,共有666级,一眼望上去,像是天公一斧将山劈开,然后铲出一条通天大道。我们拾级而上,走走停停,既欣赏这里“浓墨淡妆总相宜”的美丽山景,也把我们与自然美景的结合留下了下来。刚刚踏过“一线通天”的一段台阶,就已是气喘吁吁,腿脚酸软,往上看,石阶更陡、更窄;往后看,已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激励。此时再累也要往山顶攀登!这不仅是为了检验自身的体力,也是为了领略“一眼尽收眼底”的壮观。经过艰苦的攀爬,我们终于来到了山底大平台。从这里向上,是更加陡峭350级台阶,一般人到这儿就不敢再向上攀登了。而我由于是初次攀登,总有一种不愿服输的征服欲,就不顾朋友的劝阻,鼓足勇气继续攀爬。我扶着石阶旁的护栏,坚持一步步向山顶攀登。一线通天的350级台阶终于被我踩在脚下。站在山顶往下望去,整个平顶山市一览无余,尽管是一个飘渺的世界,我还是没有埋怨老天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此时的澎湃已不是明晰的影像,只要“心旷神怡”就足矣! 山顶上就像是坦荡如砥的平原,这里是一个游乐的极好去处。由于太累,我在一个小摊位前坐下,这摆摊的像是一对小姐弟,姐姐拿着彩笔正在给白石膏雕像描绘色彩。不远处有供游客游玩的几匹骆驼和马,它们悠闲的神态,与那热烈的游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远处有一个游乐场,游人似乎还不少。总之,这已没有了山的感觉,倒像是广漠的平原向我们敞开了胸怀。在这里,我终于看到了晚霞,她那殷殷血红的光芒已成为暗红的大银幕,不用说,其实从登山开始,我们就一直与晚霞同行! 饱览了山顶之境,我们就开始下山。下山很轻松,眼睛可以再读一读高山流水、俯仰千姿、人工夺天的奇景,心灵可以再珍藏一些人、景和谐的乐章。 下了“一线天”,我们稍事休息即开始了返程。下山没有走原路,尽管还是林间小路,路却比较平坦。走进灌木丛,朋友向我介绍了小路两边长满的各种草木,特别是那种叫益母草的中药,我不仅记住了它的形状,更记住了它的药效。再往前走,又是一片片的艾草,它们和刚见到的防风、益母草一样,都是中药材,“物以稀为贵”,可在这里,中药材却很多。百花盛开的美艳在这里没有领地,这里是一个绿草丛中都是宝的红女地。 朋友说他平常独自登山往返只需百十分钟,而我们这次登山却用了三个多小时。在这三个多小时中,我们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同体验人间的纯真之情。此行除了领略了上山、下山的秀丽风景,晚霞的深沉与柔美也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