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一个初三学生的心声
 
 
修改时间:[2015/11/07 23:07]    阅读次数:[509]    发表者:[起缘]
 

  现在普及一种可以代替教科书,代替传统课堂的平板电脑,叫学*机。里面不仅仅有教科书的材料解析,还有名师的教学视频,一些学*技巧的软件和益智游戏。

  这种可以代替课堂的学*方法似乎可以把只是更加规范化了,一条一条,一块一块。但我觉得,这和传统课堂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学*时间罢了。我曾在心中暗暗比喻过语文老师的讲课,她就像一个老道的法医,津津乐道地在课堂上解剖的“尸体”,时不时把杂志上一些别人的东西搬来课堂,添油加醋地向我们。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她怎么怎么说国外教育如何比国内教育好,其实那段时间网络上,杂志上也挺流行这个,这一段时间又说国外教育和国内教育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呵呵,这些,明明都是别人的观点啊。说她善于接受也就罢了,她就不能在课堂上真实一点吗?既然都敢美其名曰课外拓展,就不能像我们展示展示你作为语文老师的内心看法吗?这样孔雀式的课堂,让一些学生似懂非懂地附和,也让一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大为失望:好像我们的语文老师并没有什么本事啊!

  我们总是讨厌中年人或是老人的劝告,我自己更是反感一些高考状元之类的对广大学生的建议。我们也总是容易给这些人打上一个“倚老卖老”的标签,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总是有种叛逆:“我自己的路我自己走去,是一马平川还是一路忐忑,关你什么事呀。”可见,人还是不要随意劝告别人,别人不一定会真正地感激。

  言归正传,听说现在一些大城市都有了“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自己学*,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对我而言,我真是再喜欢不过了,这也许是更趋向于“自然”的一种方式吧!

  中国需要人才,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普遍素质,不错,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太追求速度了?学*也并不是非要在年少时就把所有的知识框架都学了个便,却没有真正地深入,我并不是说年轻时候不需要读书,而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读书呀,何必把自己的学*兴趣早早地耗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