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念世,如初
 
 
修改时间:[2015/11/02 16:07]    阅读次数:[472]    发表者:[起缘]
 

   不知不觉日历又翻到霜降了,这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多情绚丽的秋影又将随风飘散,大部分树木凋零,寒凉会随之而来,静美的落叶也将在寒风的呜咽声中翻飞起落,终是愈来愈趋近萧瑟。身体亦会在瑟瑟发抖中祈盼冬日阳光会多些,少些阴冷和北风肆虐。晚报提醒广大市民最近的雾霾会持续几天,虽然政府已经因此关停了很多重大污染源企业,可这位“霾神”并没有要走的意思,甚至势头有增无减。

  曾几何时,会在早上醒来看到一场薄雾犹如身临仙境般兴奋。在去上学的路上又蹦又跳,踩着霜花儿,撷几滴露珠儿都是那样的新奇。如今,人亦长大,却再不现旧年景致与心生欢喜。一场飘渺如幻的雾,也已赫然变作“雾霾”。不知几时便多了一个字,却成了十几亿人挂在心间的病魇。防霾、治霾、如临大敌。

  那日闲谈间问及冰儿, 喜欢去中国哪个城市居住?正当我满心猜测这天南海北--或是繁华如香港、上海,或是温婉如江浙、海南?还是彩云之南的葱郁,抑或是知性典雅她一直喜欢的台湾?总归会在这几处吧?!孩子的心里,总归是纯净无瑕的。她不会考虑我们所想像的哪里风景优美?是该选择繁华都市的快捷还是山林幽居的雅致?她们所看到的,往往就是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却又被我们常常忽略掉的现实。果然,她的答案出乎我的所料--她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是选择国外。”平静自如又不假思索。我讶异:“为何?”她说,“因为国内雾霾太重。我不想生活在一个空气里到处都是细菌的地方。”是啊!雾霾严重,江水污染这都是事实。想来,大概遥远如香港、台湾的空气会好些?

  又想起,去年因为贪图好玩,父亲自己制作了简陋的渔网,与母亲一起学人到离家不远位于市北中心的沭河捞鱼。听人说不知是何原因,沭河水底的鱼儿最近都浮在水面游,抓起来特别容易。于是那段时间,很多附近的居民会在闲暇时来沭河抓鱼找乐子。爸妈用简陋的渔网,不多时便抓了十几斤。这些草鱼大都在一二两重,不太大。但用香料腌制些许时间,再炸出来就特别好吃。吃不完的还可以回锅加以辣椒、葱姜等佐料淋上山西老陈醋出锅,一盘酸辣鱼便做成了。我从小便最爱吃父亲做的酸辣草鱼,酸辣刺鼻,刺多但肉质鲜嫩。这次父亲重操旧业,洗净入锅要再为我做一回酸辣鱼,怎奈出锅后冒出来的却不是盼望已久的香气。尝之一股浓烈的淤泥味道,吐之又久久不去其腥臭,委实难以下咽。好好一锅酸辣鱼更是弃之不顾,白白耗费了一场气力。

  再回顾,沭河乃是沂河支流。而沂河正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这座城市的名字也是因位临此河而生成。巍巍沂河水,数百年来养育了多少沂蒙儿女,成就了多少英雄神话?怎么今天却容不下几尾小鱼儿?“沭河上游被污染了,死了无数鱼。因此它们才游到下游来生存。”大家都在传言,我们便也知道了,为什么大量的鱼儿不顾被人类抓着的危险飘在水面游。也知道了鱼肉乃至鱼的血液里都是淤泥的味道,是何原因。以为多在清水中泡一会就能去其臭味的人们,也打消了念头不再抓鱼,任其自生自灭。--或者对于鱼儿们来说,死在污染的水源里,也好过进油锅煎炸烹煮,被人们当做美味端上桌更舒服一些吧!谁知道呢?

  看过太多新闻,哪里出了石蜡大米、哪里出了橡胶鸡蛋,哪里的水果蔬菜又是经药物催熟长壮。小孩不敢喝奶粉饮料,大人不敢喝珍珠奶茶……更有甚者,我们不得不拿出来当听笑话--有果农会将催熟的果子摘给自己的孩子吃;有菜农会将催熟的菜品搬到自家餐桌上吃。你若贸然评论他人是否愚鲁蠢笨,他定会说你:“我们自家种的尚且放心敢吃,你又比我们尊贵几分么?”

  再细想想,“冰冻非一日之寒”绝非无病呻吟。再恶劣的后果,起因都会是一件件小事累积成堆不断变化的过程。由量产生质的变化会将诸多小事堆积一起直至一发而不可收拾。正像政府竭尽全力的关停所有污染源头,甚至一处焚烧的秸秆和一个养殖场的排污问题都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可惜,有些晚了。晚了些动员制止的时间。也迟了些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养成的*惯性自私心理。好在,沭河之水渐变清澈,那些漂游在水面的鱼儿亦沉入水底不必忍受污秽之苦。我们也总会抱以乐观的精神,相信政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决心。

  我转过身去对那个懵懂的孩子说:我们只是泱泱华夏中一名普通的公民,没有权利和能力多为国家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尽量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因个人利益而欺骗、伤害别人的中国人。并有义务感染和传播这些正能量于身边的每个人。 如果将来有条件,我不干涉你的选择。但要记得,无论到哪儿,你都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希望你只是去寻觅,带回更好的。而不是去逃避,做一个没有良心的中国人。

 
 
 
上一页:别了
下一页:明月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