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伊本才女散文 千年秦淮水悠悠 二
 
 
修改时间:[2015/10/15 23:07]    阅读次数:[562]    发表者:[起缘]
 

  兴奋中我拨开人海向前,只欲挺身而进,一目了然。然而,一块做工精美,下红漆上玻璃的收费牌,冰冷冷的迎面而立。

  伫足。

  一目十行。

  钱钱钱……怅惘抚袖,不看也罢,别了,香君姑娘!扬长而去。

  前行大约十几米,又是一喜:“乌衣巷”?就是刘禹锡《乌衣巷》中所吟的那个乌衣巷么?定眼瞧,人流潺潺,举袖齐云,进进出出,摩肩接踵。

  而且。

  好像没有收费牌?

  窃喜,待进,忽觉不对。

  刚才还是日光甲开,金缕万倾,现在却暮色徐来,霭灰笼罩。因为时差,江南夜来得早,不觉间,竟是华灯初上,星星点点。

  人们都朝前面涌去。

  我也身不由己。

  离开了乌衣巷。

  身不由己时,看得见那雕花的桥头柱,高挂的红灯笼了,一歇咣咣咣的锣鼓声传来。蜂拥的人们停下,自动散成二排,兴致勃勃,兴奋凝神。

  果然。

  八个身着衙服皂帽的差役,悠然出现。

  个个目不斜视,正襟端行。

  举着“肃静”“回避”长型号牌,仿若举着一个时代,簇拥着一个峨冠博带的英俊少年,神气十足,龙行虎步,款款而来。

  原来。

  这是秦淮河畔每日的“状元游”表演。

  差役,状元都很年轻,身材修长,敦厚壮实,走台认真,活龙活现。

  我定眼细瞧,发现那个少年状元竟然嘴上无须,秀美温婉,肤白细嫩,胸丰臀肥……啊哈,竟然是个美女。一时,游客们脸上都荡起了会心的笑靥。

  咣咣咣咣!

  锣响声声。

  笑脸盎然。

  表演者和观者,心领神会,默化潜移,仿佛一齐回到了1700年前。真个是,转轴拨弦三二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给游客们送上了秦淮河的开场礼。

  这时。

  我瞅准一个空隙,挤到了桥边。

  顿时,眼前一亮,醍醐灌顶。

  一泓碧水,清澈照人,不过百米宽的河面,直直的伸向东西。两岸垂柳夹涌,茂树摇曳,酒肆林立,酒旗斜耸,灯笼高挑,整齐划一……

  我的眼光,远眺过东西两端间隔百米的拱桥,

  见那河水,一直伸进闪白光的现代水泥森林……

  导游介绍,秦淮河分内,外河。

  包括我在内的游客们目光所及处,是内秦淮河,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六朝金粉处了……此时,天未黑尽,灯盏渐亮,一大抹渐趋渐淡的火烧云,穿过淡黑袭来。

  云泽闪烁。

  短短长长。

  笼罩着停泊在岸畔的几十只画舫,反射着琉璃瓦特有的光泽;而在天边,火烧云正渐渐变成最后的层次分明。

  最下面幽暗。

  越往上越亮。

  越长越单薄。

  光泽横跨天宇,气象万千,与迟滞不动,温婉淑静,宛若处子的秦淮河,遥相呼应,鲜明对比,演绎着深夏初秋轮回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