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我眼里,已经十多岁的女儿实在太浪费了。酸奶喝了几口,里面没有吃干净又拿一瓶;一只苹果或梨头吃了几口,果核外面还剩很多果肉就不吃了;一碗饭菜,更是经常不能吃干净,拔拉拔拉碗里绝对还有一调羹……很多时候,我都要或严肃或温和的跟丫头说上几句。丫头是不怕大人的,说多了便顶嘴你这个老爸实在太唠叨了。 丫头没有老爸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当然是不能理解老爸的生活态度和感受。对于丫头的抱怨,我很多时候会感到很无奈。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乡下人,是老大。在我之后,十年间,父母陆续生育有四个孩子。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我离开乡下读大学之前的那段时光,农民还少有机会到工厂企业里工作。一家六口人,全靠母亲一个人种田,父亲则在各处建筑工地上辗转奔波。后来孩子多了,母亲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八十年代初父亲就在家贷款买了拖拉机搞个体运输。生活温饱是没问题,但谋生是非常艰辛的。印象中,除了父母亲起早摸黑的干活,除了日晒雨淋的帮父母干些地里活,还有就是餐桌经常缺菜,更谈不上水果了。吃饭时,母亲总让着父亲和孩子先吃,她总是最后一个拌着盘里剩下的一点菜汁过饭的。现在每每回想起来,我都觉得鼻子隐隐有点发酸。 家里父母亲实在太忙了,特别是夏天农忙的时候,更顾不上侍弄菜地了。没菜的时候,父亲会带上家里老大,也就是我,教我辨识野菜。吃得最多的野菜是一种乡下常见的假笕菜,马路边、田埂旁、水渠边、河滩地,总能觅到它们的踪影。仔细摘下叶子,洗干净,烧水放汤,水开后再加上一两个鸡蛋,要是有肉丝就更甜美了。就着汤水,米饭也变得有滋有味。这便是我们小时候夏天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菜肴,此外有的也经常只是一盘煮空心菜。这便是我小时候很深的一个印象。 至于水果,那更是少有机会吃。那时候的大人,对饥荒仍怀有深深的恐惧感,旱田和菜地可舍不得拿出来种果树,挣钱很艰难,也舍不得花钱买水果享受。小时候,除了过年家里有买橘子,其他时候真没买过。但小孩嘴馋,我也不例外。村里仅有的两棵龙眼树、一棵枣树成熟的时候,我也会和几个小孩用小石子偷偷的射下几颗解馋,被人发现时便没命地逃。好在有时候,不要钱的野菜在广东乡下还是有的。小时候,有好几个年份,村里有大队养蚕,河滩地里种了很多桑树,桑果可任意采摘,除了解馋还能拿去收购站换钱买棒冰,那滋味甭提有多美了。还有,村里后背山上,八月份,桃金娘属的姑捻熟了,一只只紫黑紫黑的,个头有大人拇指头大小,比蓝莓大多了,味道和蓝莓差不多。此外,还有开口笑、覆盆子等野果。可是,除了放牛,一般我们也没有时间去山上采摘,现在想想,那时候我们也算是守着金山银山当乞丐了。 于是,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想种菜种果树。上小学时,只要在路边发现有发芽的龙眼核,我就会欣喜若狂的把它栽到屋后水渠旁的旮旯地里,但直到我上高中时,也没有成功种出过龙眼树。我还在屋顶堆土种过假笕菜,但土薄高温没时间浇水,移栽的假笕菜长势一直不好,也就从来没有收获过。 由于读书时成绩还过得去,于是上高中、读大学也就较为顺利。大学毕业后我在宁波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小时候就有的果菜情结却没有丝毫冲淡。在小时候,果菜情结是幼时的我希望能尽早为父母、为兄弟姐妹出一份力,希望给贫穷的家庭带来一些果菜,带来一份喜悦。现在,物质生活应该不算匮乏了,家里需要果菜,也尽可能从容的到超市里采购。但我的果菜情结依旧,在阳台、屋顶的角落,我尽可能的种上了葡萄,枇杷,还有广东乡下带来的西洋菜、枸杞菜,当然还少不了那假笕菜。我根子上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果菜情结,那是对远在老家的亲人的一份思念,那是对小时候同甘共苦的生活的记忆,还有酸酸甜甜的一些和父母家人一起生活过的印象。 某天吃饭时,不知讨论什么,丫头说过,“哎,人们的生活怎么总是好像都一样的呢?你们看,你们小时候读小学,读完小学读中学、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也就是我。我现在也要读小学,读完小学还要读中学,你们看,我以后是不是也要像你们一样呢?”当时,我们是怎么回答丫头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但现在,我很希望跟丫头说:“生活的确好像一样的,就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一样。但是,每一天,你醒来的时候,有父母充满爱意的唠叨叮嘱,那你的每一天生活都是幸福,爸爸妈妈都希望能陪你幸福的过一辈子。 八月夏暑酷热的傍晚,写好一段文字,点燃一根香烟,就着散射的灯光,我看见一串串葡萄的影子。我又想到了远方的那山,那水,那家人。这个时候,老家的龙眼也该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