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伊本才女诗歌 乌衣巷 三
 
 
修改时间:[2015/09/26 14:07]    阅读次数:[503]    发表者:[起缘]
 

  细细读来。

  莞尔微笑。

  原来,这就是乌衣巷核心,王导谢安的故居,也就是现在的乌衣巷王谢纪念馆。但见,寻常褐灰的长方石阶,衬着发乌且高挺的沉香木门槛和对柱。

  向上。

  木门顶恍若重达千斤。

  嵌着题匾,微微下倾俯视;离大门一步之遥,一大块方匾刚好挡住外人窥视的目光,顶上写着“魏晋风骨”四个大字,其下恍惚是“兰亭序”摹书什么的。

  暖色光在方匾后强烈迸发。

  透过方匾有意的遮挡,迸成泛黄的光波。

  照得大门口隐隐约约,形成一种令人晕眩的奇怪效果……我和所有的游人一样,仿佛“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欣喜的抬腿,准备跨入。

  可是。

  我们都给一大块放在大门外正中的收费牌挡住。

  我耐住性子,匆匆读阅读一遍,即为该馆的昂贵收费吃惊,又对馆方无所不在的铜锈愤懑。当然,拿自己的老祖宗赚钱,这在当下社会甚至全世界,也不算稀罕。

  打着“魏晋风骨”旗帜。

  举着“魏晋风度”招牌。

  抬手就是收费,开口就是要找钱,这不但与该馆的宗旨脱节,更是对两魏的亵渎。对此,游客们都站在收费牌前评头论足,愤愤不平。

  一个知识份子模样的中年男,推推鼻梁上的白边眼镜。

  冲着一旁的收费小窗口质问。

  “王导谢安成了你们的工资奖金,谁同意的?真是莫明其妙,糟蹋圣贤!”脖子上戴着一根粗粗拴狗链(金链条)的壮汉,却跺脚骂人。

  “狗日的穷昏了,这么条什么也没有的破巷子,也敢拿来收费?信不信老子一把火烧了你俩?”

  二个女收费员端坐在窗里。

  见怪不怪,视若无睹。

  “不买票的让开,下一个。”我苦笑笑,痛苦的扫扫门里方匾上“魏晋风骨”一眼,悻悻转身而去……

  乌衣巷外。

  华灯初上。

  一片朦朦胧胧,闪闪烁烁。煦煦攘攘之中,有惊喜的嗓音响起:“哎呀,我看到秦淮河啦,还有秦淮河边的画舫和酒旗,大家快走啊。”

  于是。

  我的周围顿时衣裾擦扫,纷纷扬扬。

  紧接着,响起了焦急的招呼声:“哎哎大家记住啊,一个小时后在这儿准时集合,一个小时哟,谁拉下车可不等人,自行负责啊!”

  我也随着人群向秦淮河奔去。

  可没走几步,却缓缓停下。

  因为我听见,乌衣巷,在漫天的暮霭中,轻轻呼唤着我。巷中人流依旧,头上月色星辉,竹影婆娑,花香袭鼻,披着越来越浓烈的夜色,踩着朦胧小青石,我慢悠悠的重新徜进。

  虽有纪念馆收费的不快。

  胸中却越来越心潮起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那些铁血岁月,那些谈笑鸿儒,那些风云际会,竟让这短短窄窄的小巷,跨越了1700年的空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