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道与德,谁在前?
 
 
修改时间:[2015/09/23 22:07]    阅读次数:[540]    发表者:[起缘]
 

  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人把《道德经》改成《德道经》,而且理由很简单,就是出土的先后。还有的说是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重大等等理由,支持《德道经》之说。

  先不说这个理由是否真实,是否经得起推敲。先说说道与德:

  道是宇宙真理,是规律法则。德是合于道的思想和言行。道为体,德为用。从尊重客观,尊重事实的角度说,道在先,德在后。

   从尊重经典的角度来说,道在先,德在后。

  《道德经》第十四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无道之生,何来德之畜,德之用?

  从求道修行的顺序上来说,道是根、是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修行的路线。旨在说明:修行开始要效仿天地,遵循规律法则,合道而行,这样才能入道、体道、用道,直到得道。即使是求道证道的过程也需要蕴于德中的“道”来指引,最后要的还是“道”。

  从主次关系上来说,道在先,德在后。

  父母-子女,道-万物,真理-行为等等,都说明道在先,德在后,如果倒反天刚,主次不分,长幼无序,尊卑不分等等,这是圣人的智慧吗? 重德轻道,注重行为等表面之学,日久德则名存实亡,因为德无道之育,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经典是什么?经典是圣人内在智慧和境界,经过思想的翻译,用语言表述和记录的文字形式。所以经典在命名时一定会体现作者的基本思想,不会轻易命名。如果一部著作的命名不能体现作者思想,这不是作者的本意。有人以出土先后来定论,未免有重形式,而轻实质内涵之嫌。

  历史是人创造的,也是由人来记录书写,是否真实在于人。不能否定有人为标榜个人而弄虚作假,或者篡改经典之嫌。做为后世学人是否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尊重事实的态度,来学*古圣先贤的经典思想呢。

 
 
 
下一页:如梦若幻